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分布式电子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36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分布式电子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缓冲机构对锂离子电池本体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从而可实现对锂离子电池本体进行防护,有效防止锂离子电池本体在运输时因受到较大地震动而发生损毁,当锂离子电池本体在使用时,将锂离子电池本体安装在指定位置,通过定位机构对锂离子电池本体进行定位,从而可防止锂离子电池本体发生晃动,便于将锂离子电池本体安装在指定位置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本体可在运输时对锂离子电池本体进行防护,可在使用时稳定安置,从而整体创造性较高。从而整体创造性较高。从而整体创造性较高。

A distributed electronic storage structure and storage medium based on lithium i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分布式电子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分布式电子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0003]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000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锂离子电池作为电能的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现有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大多无配备防护装置,在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运输时,锂离子电池会受到不同幅度的震动,当锂离子电池受到较大的震动时,很容易发生损坏,从而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分布式电子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腔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锂离子电池本体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连接在锂离子电池本体与放置槽内腔底部之间,所述放置槽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锂离子电池本体定位的定位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放置槽内腔的活动条、设置在活动条与放置槽内腔底部之间的连接杆、连接在连接杆顶部以及底部的转销、连接在放置槽内腔底部的固定块、以及连接在固定块与活动条之间的弹性件,所述连接杆通过转轴与锂离子电池本体以及活动条均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放置槽一端的丝杆、螺纹连接在丝杆外部的方形管、以及设置在放置槽内腔底部的限制块。
[0008]优选的,所述限制块横截面呈椭圆形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连接在限制块顶部的齿轮、以及连接在方形管靠近齿轮一侧的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活动条相对侧的卡槽、以及连接在放置槽内腔底部两侧的挡块,所述挡块均与对应位置的活动条相贴合。
[0011]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腔底部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支柱,所述限制块连接在支柱顶部。
[0012]优选的,所述放置槽顶部四角位置处均连接有限制套,所述放置槽底部四角位置处均连接有支腿,所述限制套与支腿呈相匹配式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活动条底部均连接有燕尾键,所述放置槽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键分别活动安插在对应位置的燕尾槽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当锂离子电池本体受到震动向下时,锂离子电池本体会通过连接杆带动两个活动条同时向中部移动,同时带动两侧的弹性件拉伸,当锂离子电池本体向下移动至最底部后向上移动时,拉伸的弹性件复位从而带动锂离子电池本体向上移动,通过弹性件对锂离子电池本体的震动做缓冲处理,可有效地防止锂离子电池本体受到较大的震动发生损坏;
[0016]2、当锂离子电池本体被运输至指定位置使用时,通过旋钮转动丝杆,使丝杆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驱动方形管以及齿条移动,由于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随着齿条的移动,齿轮将带动限制块发生转动,将限制块长轴端分别卡在两侧的卡槽内,从而通过限制块以及挡块可实现对两侧的活动条做定位处理,进而可实现对锂离子电池本体做定位处理,将锂离子电池本体定位在放置槽内,从而可防止锂离子电池本体发生晃动,便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后续使用;
[0017]3、在对锂离子电池本体进行运输时,将锂离子电池本体进行上下码垛,从而可有效地防止最底部的锂离子电池本体受到较大的挤压,有效地防止最底部的锂离子电池本体由于挤压过大而发生爆炸。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槽的剖面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槽等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限制块以及挡块对活动条定位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本体在运输时的码垛示意图。
[0023]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24]1、放置槽;2、锂离子电池本体;3、缓冲机构;31、活动条;32、连接杆;33、转销;34、固定块;35、弹性件;4、定位机构;41、丝杆;42、方形管;43、限制块;44、齿条;45、齿轮;46、卡槽;47、挡块;5、支柱;6、限制套;7、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6]请参略说明书附图1至图5所示,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分布式电子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2,锂离子电池本体2底部设置有放置槽1,放置槽1内腔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锂离子电池本体2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连接在锂离子电池本体2与放置槽1内腔底部之间,放置槽1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锂离子电池本体2定位的定位机
构4;
[0027]锂离子电池本体2在运输时,通过缓冲机构3对锂离子电池本体2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从而可实现对锂离子电池本体2进行防护,有效防止锂离子电池本体2受到较大地震动而发生损毁,当锂离子电池本体2在使用时,将锂离子电池本体2安装在指定位置,通过定位机构4对锂离子电池本体2进行定位,从而可防止锂离子电池本体2发生晃动,便于将锂离子电池本体2安装在指定位置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本体2可在运输时对锂离子电池本体2进行防护,可在使用时稳定安置,从而整体创造性较高。
[0028]进一步的,缓冲机构3包括设置在放置槽1内腔的活动条31、设置在活动条31与放置槽1内腔底部之间的连接杆32、连接在连接杆32顶部以及底部的转销33、连接在放置槽1内腔底部的固定块34、以及连接在固定块34与活动条31之间的弹性件35,连接杆32通过转轴与锂离子电池本体2以及活动条31均转动连接;
[0029]当锂离子电池本体2受到震动向下时,锂离子电池本体2会通过连接杆32带动两个活动条31同时向中部移动,同时带动两侧的弹性件35拉伸,当锂离子电池本体2向下移动至最底部后向上移动时,拉伸的弹性件35复位从而带动锂离子电池本体2向上移动,通过弹性件35对锂离子电池本体2的震动做缓冲处理,可有效地防止锂离子电池本体2受到较大的震动发生损坏。
[0030]进一步的,定位机构4包括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放置槽1一端的丝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分布式电子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2)底部设置有放置槽(1),所述放置槽(1)内腔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锂离子电池本体(2)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3),所述缓冲机构(3)连接在锂离子电池本体(2)与放置槽(1)内腔底部之间,所述放置槽(1)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锂离子电池本体(2)定位的定位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分布式电子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设置在放置槽(1)内腔的活动条(31)、设置在活动条(31)与放置槽(1)内腔底部之间的连接杆(32)、连接在连接杆(32)顶部以及底部的转销(33)、连接在放置槽(1)内腔底部的固定块(34)、以及连接在固定块(34)与活动条(31)之间的弹性件(35),所述连接杆(32)通过转轴与锂离子电池本体(2)以及活动条(31)均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分布式电子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放置槽(1)一端的丝杆(41)、螺纹连接在丝杆(41)外部的方形管(42)、以及设置在放置槽(1)内腔底部的限制块(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分布式电子存储结构及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邦海袁佑诗覃耀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合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