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11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组成第一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通过轮轨力检测装置,获取待检测车辆的各个车轮行驶通过任一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一轮轨垂向力;确定待检测车辆在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状态评分;基于待检测车辆在各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状态评分确定待检测车辆在第一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曲线通过性能。通过执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曲线轨道上服役车辆的连续轮轨力测量,对车辆实时通过曲线轨道的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提前预警问题车辆,提高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减少经济损失。失。失。

A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medium for determining vehicle curve pass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轮轨力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车辆直线动力学性能(包括稳定性及平稳性)与曲线动力学性能(曲线通过性能)是保证轨道交通运输安全,减少服役期车辆及轨道部件磨损、提高维修经济性的基础。
[0003]曲线通过性能差的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加剧车辆通过曲线轨道时轮对、钢轨的磨耗、轨道扣件等的疲劳,增加养护维修成本、降低旅客乘坐舒适性;同时增加车辆曲线脱轨风险。国内在服役期车辆曲线动力学性能检测监测方面缺少检测监测技术及手段,相关技术中服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在线检测方法,测到的轮轨力是间断的,通过离散的轮轨力对车辆的曲线动力学性能的评价缺少说服力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可以实现对曲线轨道上服役车辆的连续轮轨力测量,可以实现对车辆实时通过曲线轨道的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提前预警问题车辆,提高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组成第一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通过轮轨力检测装置,获取待检测车辆的各个车轮行驶通过任一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一轮轨垂向力;其中,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内包含至少三个测量点,所述轮轨力检测装置分别分布于各个测量点,相邻两测量点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待检测车辆的轴距与钢轨高度之差;根据所述各个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一轮轨垂向力,确定所述待检测车辆在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状态评分;基于所述待检测车辆在各个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状态评分确定所述待检测车辆在所述第一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曲线通过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个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一轮轨垂向力,确定所述待检测车辆在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状态评分之前,还包括:获取待检测车辆的各个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二轮轨垂向力和轮轨水平力;相应的,根据所述各个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一轮轨垂向力,确定所述待检测车辆在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状态评分,包括:根据所述各个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一轮轨垂向力、第二轮轨垂向力以及轮轨水平力,确定所述待检测车辆在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状态评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个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一轮轨垂向力、第二轮轨垂向力以及轮轨水平力,确定所述待检测车辆在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状态评分,包括:针对所述各个车轮,根据当前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一轮轨垂向力、第二轮轨垂向力以及轮轨水平力,确定所述当前车轮的动力学参数;根据所述当前车轮的动力学参数,确定所述当前车轮的车轮状态评分;根据所述各个车轮的车轮状态评分,确定所述待检测车辆在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状态评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学参数包括减载率、脱轨系数和最大轮轨水平力;根据当前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一轮轨垂向力、第二轮轨垂向力以及轮轨水平力,确定所述当前车轮的动力学参数,包括:根据当前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第一轮轨垂向力和第二轮轨垂向力,确定所述当前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平均轮轨垂向力和最小轮轨垂向力;根据当前车轮行驶通过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过程中的轮轨水平力,确定所述当前车轮在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平均轮轨水平力和最大轮轨水平力;确定所述平均轮轨垂向力与所述最小轮轨垂向力的差值,并将所述差值与所述平均轮轨垂向力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当前车轮在该第二目标曲线检测区域的减载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伟柴雪松张格明凌烈鹏田德柱李甫永谭佳丰陈天柱金花薛峰袁逸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