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包装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58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状包装罐,包括管状体,管状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第一塞头封住,管状体外周面的中间部分设有一段沿周向分布的第一导槽,一个管套套在管状体外面,管套的内周面设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可沿所述第一导槽移动,管套的一端大体设置成斜口状,管状体与管套配合的外周面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通管状体内部空间,转动管套可封住该出料口或打开该出料口。进一步,所述出料口通过第二塞头塞住;所述管状体带有第一塞头一端插入一个桶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携带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携带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包装罐


[0001]本技术涉及制造
,尤其是一种管状包装罐。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包装颗粒状食品或保健或药品的包装罐,这种包装罐通常包括一个罐体和一个盖体,盖体旋接在罐体的开口处。需要取出罐体内的颗粒物料时,需要较用力旋开盖体,然后从罐体中倒出物料,取完物料后还要把盖体旋到罐体上,打开或关闭罐体的开口较为麻烦,操作比较不便。另外,这种包装罐外径通常也较大,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状包装罐,其方便携带和使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状包装罐,包括管状体,其特征在于:管状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第一塞头封住,管状体外周面的中间部分设有一段沿周向分布的第一导槽,一个管套套在管状体外面,管套的内周面设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可沿所述第一导槽移动,管套的一端大体设置成斜口状,管状体与管套配合的外周面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通管状体内部空间,转动管套可封住该出料口或打开该出料口。
[0005]优选所述管状体封闭一端设有与管套斜口状一端相适应的端面。使得形状更协调。该端面可为弧形面。
[0006]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状体在靠近所述第一导槽两端的外周面上各设有一定位槽,每个定位槽与第一导槽的一端通过一个过渡凸部相衔接;转动所述管套,所述第一凸部可跨过所述过渡凸部与一个定位槽相配合或与所述第一导槽相配合。这种操作手感更好,还能防止管套的自由转动。
[0007]再进一步,所述管状体外周面还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二导槽,第二导槽连通其中一个定位槽及管状体封闭一端,管套套入管状体时,第一凸部沿第二导槽移动进入所述定位槽。这样便于管套的装配。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口通过第二塞头塞住,管状体在所述出料口周边设有一圈凹陷表面,该凹陷表面与第二塞头相靠紧;管状体外周面还设有一个连通该凹陷表面的凹槽。这样可以提升管状体内部空间的密封性,通过该凹槽可以方便撬开第二塞头。
[0009]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状体带有第一塞头一端插入一个桶状体。使得整体形状更为协调。
[0010]再进一步,所述管状体外周面的中间部分还设有一圈沿周向分布的肩台,管套的另一端与肩台一侧端面相靠近,桶状体开口一端与肩台另一侧端面相靠近。
[0011]所述管状体外周面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三导槽,桶状体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管状体带有第一塞头一端插入所述桶状体过程中,第二凸部沿所述第三导槽移动。这样可以防止桶状体与所述管状体相互转动。
[0012]所述管状体靠近所述肩台另一侧端面处设有一段配合外周面,该段配合外周面与
桶状体内表面相配合,管状体的其它外周面与桶状体内表面不接触。这样可以减少配合时的摩擦力,方便所述桶状体与所述管状体的相互装配。
[0013]所述管状体由透明塑料制成,所述管套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桶状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桶状体上设有观察窗。这样可以方便观察所述管状体内物料的存储状态,通过铝合金制成的管套和所述桶状体既能较好保护管状体,也能提升本技术的档次。
[0014]本技术通过转动管套就可封住所述出料口或打开所述出料口,打开该出料口就能方便取出装在所述管状体内的物料。取出物料后又能方便封住所述出料口。因此本技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另一方面,本实现新型呈管状,外径较小,携带起来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出料口被管套封住状态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出料口被管套封住状态主视图;
[0017]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出料口打开状态立体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立体分解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另一个角度立体分解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管状体的立体图;
[0022]图8是本技术管状体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23]图9是本技术管套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图1至图9所示,一种管状包装罐,包括管状体1,管状体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一个第一塞头2塞住;管状体1封闭一端可以有两种结构,一种与管状体连成一体,如本实施例,一种可以通过盖体封住管状体1的一端形成封闭状;
[0026]管状体1外周面的中间部分设有一段沿周向分布的第一导槽11,一个管套3套在管状体1外面,管套3的内周面设有第一凸部31,第一凸部31可沿所述第一导槽11移动,管套3的一端31大体设置成斜口状,管状体1与管套3配合的外周面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连通管状体1内部空间,转动管套3可封住该出料口12或打开该出料口12。
[0027]所述管状体1封闭一端设有与管套3斜口状一端相适应的端面1a,该端面1a大体为弧面。
[0028]所述管状体1在靠近所述第一导槽11两端的外周面上各设有一定位槽13,每个定位槽13与第一导槽11的一端通过一个过渡凸部14相衔接,转动所述管套3,所述第一凸部31可跨过所述过渡凸部14与一个定位槽13相配合或与所述第一导槽11相配合。这种可提升操作手感,防止管套3的自由转动。
[0029]所述管状体1外周面还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二导槽15,第二导槽15连通其中一个定位槽13及管状体1封闭一端,管套3套入管状体1时,第一凸部31沿第二导槽15移动进入所述定位槽13。这样可方便管套3的装配。从图5和图7可以进一步看出,第二导槽15为喇叭状,便于第一凸部31的导入。
[0030]所述出料口12通过第二塞头4塞住,管状体1在所述出料口12周边设有一圈凹陷表面121,该凹陷表面121与第二塞头4相靠紧;管状体1外周面还设有一个连通该凹陷表面121的凹槽122。这样第二塞头4塞住出料口12时与管状体1配合就更贴合,不会妨碍管套3的转动,通过该凹槽122可以方便撬开第二塞头4。
[0031]所述管状体1带有第一塞头2一端插入一个桶状体5。
[0032]所述管状体1外周面的中间部分还设有一圈沿周向分布的肩台16,管套3的另一端与肩台16一侧端面相靠近,桶状体5开口一端与肩台16另一侧端面相靠近。
[0033]所述管状体1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三导槽17,桶状体5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凸部51,所述管状体1带有第一塞头2一端插入桶状体5过程中,第二凸部51沿所述第三导槽17移动。第二导槽15与第三导槽17位置相互对应。这样既方便装配,也能防止桶状体5的转动。从图5和图7可以进一步看出,第二导槽15为喇叭状,便于第二凸部51的导入。
[0034]所述管状体1靠近所述肩台16另一侧端面处设有一段配合外周面18,该段配合外周面18与桶状体5内表面相配合,管状体1的其它外周面与桶状体5内表面不接触。这样可以减少所述管状体1插入桶状体5的摩擦力,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包装罐,包括管状体,其特征在于:管状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第一塞头封住,管状体外周面的中间部分设有一段沿周向分布的第一导槽,一个管套套在管状体外面,管套的内周面设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可沿所述第一导槽移动,管套的一端大体设置成斜口状,管状体与管套配合的外周面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通管状体内部空间,转动管套可封住该出料口或打开该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包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封闭一端设有与管套斜口状一端相适应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包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在靠近所述第一导槽两端的外周面上各设有一定位槽,每个定位槽与第一导槽的一端通过一个过渡凸部相衔接;转动所述管套,所述第一凸部可跨过所述过渡凸部与一个定位槽相配合或与所述第一导槽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状包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外周面还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二导槽,第二导槽连通其中一个定位槽及管状体封闭一端,管套套入管状体时,第一凸部沿第二导槽移动进入所述定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包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捷黄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万宝龙漳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