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以及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656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了电梯平时运行时的重复负载以外还提高相对于地震水平负载等的异常时的剪切负载的耐久性的托架的固定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壁面(1A)侧的壁侧导轨托架(11A)、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设置于导轨(7、8)侧的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1A)和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第一螺栓(15A)、安装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之间的第二螺栓(19A)。第二螺栓(19A)以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紧固力比由第一螺栓(15A)产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

Guide rail fixing device and elevator device fo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已知国际公开第2015/029182号场刊(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
[0003]专利文献1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一端部固定于升降路径壁的壁用托架、与该壁用托架的另一端部的一面抵接并固定轿厢导轨的轿厢导轨用托架、与壁用托架的另一端部的另一面抵接且固定配重导轨的配重导轨用托架、夹着壁用托架接合轿厢用托架以及配重用托架的贯通螺栓(参照说明书摘要)。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了在贯通螺栓的附近设置弹簧销、铆钉等的支压材料。该支压材料在轿厢用托架、壁用托架以及配重用托架中不进行贯通孔加工,压入该贯通孔而被固定(参照第0024段)。通过设置支压材料,在贯通螺栓的剪切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加强贯通螺栓7,相对于轿厢质量变大、地震水平负载增加的情况也能够避免轿厢用托架、壁用托架以及配重用托架的再设计(参照第0025段)。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29182号场刊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中,在托架上不进行贯通孔加工,在该贯通孔中压入支压材料。因此,支压材料总是接触于轿厢导轨用托架、壁用托架以及配重导轨用托架,在电梯的平时运行时会从轿厢导轨用托架、壁用托架以及配重导轨用托架中承受负载(重复负载)。支压材料由于承受重复负载而疲劳,其耐久性成为课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了电梯的平时运行时的重复负载以外还提高相对于地震水平负载等的异常时的剪切负载的耐久性的托架的固定结构。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0012]在具备固定于升降路径的壁面侧的壁侧导轨托架、相对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设置于导轨侧的导轨侧导轨托架、固定上述壁侧导轨托架和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第一螺栓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中,
[0013]具备安装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与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之间的第二螺栓,
[0014]上述第二螺栓以相对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以及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紧固力比由上述第一螺栓产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
[0015]专利技术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除了电梯平时运行时的重复负载以外还提高相对于地震水平负载等的异常时的剪切负载的耐久性的托架的固定结构。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剖视图)。
[0018]图2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0019]图3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共用导轨托架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0020]图4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使用于共用导轨托架的壁侧托架的俯视图。
[0021]图5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使用于共用导轨托架的导轨侧托架的俯视图。
[0022]图6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剪切用螺栓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0023]图7是用于说明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共用导轨托架中的壁侧导轨托架与导轨侧导轨托架的固定方法的概略图。
[0024]图8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轿厢用导轨托架以及配重用导轨托架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0025]图9涉及作为剪切用螺栓使用自钻螺钉的本专利技术的变更例,是表示自钻螺钉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0026]图10是表示在共用导轨托架中不能进行用于安装剪切用螺栓的钻孔的区域的俯视图。
[0027]图11是与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比较例,是表示用焊接加强的共用导轨托架的固定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关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的方式参照图1~图10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参照图11进行说明。并且,在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与轿厢4的升降方向一致。
[0029]参照图1以及图2,关于电梯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结构的侧视图(剖视图)。图2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0030]电梯装置100具备在升降路径1内进行升降的轿厢4以及配重5、卷绕未图示的主绳索的卷扬机3、竖直设置于升降路径1内并引导轿厢4的升降的轿厢用导轨6、7、竖直设置于升降路径1内并引导配重5的升降的配重用导轨8、9。
[0031]轿厢4以及配重5设置于建筑物所设置的升降路径1的内部,通过未图示的主绳索吊挂式地悬挂。在本实施例中,表示卷扬机3配置于升降路径1的顶部的示例,但卷扬机3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升降路径1的顶部。轿厢用导轨6、7以及配重用导轨8、9沿升降路径1的内壁1A在上下方向上竖直设置。
[0032]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是牵引方式的装置,利用卷扬机3摩擦驱动主绳索,使轿厢4沿轿厢用导轨6、7在上下方向上升降且使配重5沿配重用导轨8、9在上下方向上升降。
[0033]升降路径1形成于建筑物,是轿厢4以及配重5升降的升降空间。轿厢4在前面4A设置有乘客的乘降用的开闭门。因此,在升降路径1的前侧的壁面1Aa上形成开口。另外,在升
降路径1内配置控制包括轿厢4的升降的电梯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盘2。
[0034]轿厢用导轨6被轿厢用导轨托架12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内壁1A。轿厢用导轨7以及配重用导轨8通过共用导轨托架11被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内壁1A。配重用导轨9通过配重用导轨托架10被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内壁1A。
[0035]轿厢用导轨托架12是专门使用于轿厢用导轨6的导轨托架,具备壁侧轿厢用导轨托架12A与导轨侧轿厢用导轨托架12B而构成。共用导轨托架11是轿厢用导轨7以及配重用导轨8两者共用的导轨托架,具备壁侧共用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共用导轨托架11B而构成。配重用导轨托架10是专门使用于配重用导轨9的导轨托架,具备壁侧配重用导轨托架10A与导轨侧配重用导轨托架10B而构成。
[0036]在本实施例中,配重用导轨托架10以及共用导轨托架11相对于轿厢4配置于升降路径1的一侧壁面1Ab侧,轿厢用导轨托架12配置于升降路径1的另一侧壁面1Ac侧。另外,共用导轨托架11以及轿厢用导轨托架12配置于升降路径1前侧的壁面1Aa侧,配重用导轨托架10配置于升降路径1后侧的壁面1Ad。
[0037]配重用导轨托架10将配重用导轨9固定于升降路径1后侧的壁面1Ad。共用导轨托架11将轿厢用导轨7以及配重用导轨8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侧壁面1Ab。轿厢用导轨托架12将轿厢用导轨6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侧壁面1Ac。
[0038]以下,在壁侧轿厢用托架12A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具备固定于升降路径的壁面侧的壁侧导轨托架、相对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设置于导轨侧的导轨侧导轨托架以及固定上述壁侧导轨托架和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第一螺栓,该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安装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与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之间的第二螺栓,上述第二螺栓以相对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以及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紧固力比由上述第一螺栓产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以及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具有上述第二螺栓贯通的螺栓贯通孔,上述第二螺栓以在与设置于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螺栓以上述间隙形成于上述第二螺栓的整周的方式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螺栓以头部配置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侧且在上述头部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螺纹结合于上述第二螺栓的螺母,上述螺母配置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侧,上述第二螺栓以及上述螺母以在上述螺母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螺栓由具有刀尖的自钻螺钉构成,上述壁侧导轨托架的上述螺栓贯通孔是螺纹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自钻螺钉以头部配置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部且在上述头部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安装。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具有上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山泰裕渡边友康中山彻也西野克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