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音消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22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爆音消除电路,用以消除主机上的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中的爆音现象,此电路具有: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以及电阻。其中,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均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电阻则具有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其中,第一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的音讯输出端上的电容的第一连接端,第一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地。第二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电容的第二连接端,第二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地。电阻的第一连接端耦接主机的待机预备电压。第三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电阻的第二连接端,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端耦接主机的电源重置电压,第三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第一与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爆音消除电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消除系统主机开关机时,音讯编码与译码(Audio code-decode,简称Audio Codec)电路所产生的爆音的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Audio Codec电路中,于开机或关机时,由于电源的迅速供给与消失,因此,在Audio Codec电路中的音讯放大器部分,会产生一突波脉冲经过其运算放大器(op amplifier),并透过其对外输出之喇叭输出,即产生一极大之噪音噪声,也就是所谓的爆音(pop)现象。此为Audio Codec电路在设计上的一扰人缺点。请先参考图1,图1为已知的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的电路方块图,此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100由音讯编码与译码器101与音讯放大器103所构成,其中,音讯放大器103更包括分别在第一声道输出端的电容105、运算放大器109与第二声道输出端上的电容107、运算放大器111。当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100在系统主机(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的一般操作时,对电容105而言,运算放大器109会送出一直流电压给电容105的+端,而在电容105的+端产生一直流电压准位,此时电容105为储存电荷的状态。而当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100在系统主机的关机操作时,因系统主机电源停止对音讯编码与译码器101供电,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100会产生一个突波脉冲,运算放大器109输出此突波脉冲后停止动作。但电容105因其接收的直流电压迅速消失,而开始有放电的动作。此时,电容105并没有接地之放电回路,且由于运算放大器109停止动作,因此电容105的+端为虚拟接地的状态,也就是电容105的+端的直流电压准位为零直流电压准位。根据电容原理Q(电荷)=C(电容值)·V(电容的跨电压),在电容105中的电荷没有被放掉,且电容值C不变之情况下(假设一般操作时的电容105的+端为正直流电压准位,容105的一端为零直流电压准位),电容105的+端却由正直流电压准位变为零直流电压准位,因此,电容105的一端立即变为负直流电压准位的状态。同理,电容105在系统主机的开机操作时,电容105的一端亦立即由负直流电压准位拉至零直流电压准位。此电容105的+一端的直流电压准位于系统主机开关机时的迅速改变,即是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100产生脉冲的原因,亦是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100中,爆音现象的来源。同样地,此情况亦会发生在电容107上。因此,当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100于开关机时,无法通过其音讯输出端上的电容,将其所产生的突波脉冲滤除。故,如何使电容105、107仅于系统主机开关机时,具有一放电回路,即为本技术设计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爆音消除电路,用以消除主机上的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中的爆音现象,此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以及电阻。其中,第一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而第一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的音讯输出端上的电容的第一连接端,第一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地。第二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而第二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电容的第二连接端,第二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地。电阻具有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而电阻的第一连接端耦接主机的待机预备电压。第三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而第三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电阻的第二连接端,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端耦接主机的电源重置电压,第三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基极端与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端。本技术另外提出一种爆音消除电路,用以消除主机上的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中的爆音现象,此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以及电阻。其中,第一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而第一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的第一音讯输出端上的第一电容的第一连接端,第一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地。第二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而第二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此第一电容的第二连接端,第二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地。第三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而第三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的第二音讯输出端上的第二电容的第一连接端,第一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地。第四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而第四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此第二电容的第二连接端,第四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地。电阻具有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而电阻的第一连接端耦接主机的一待机预备电压。第五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而第五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电阻的第二连接端,第五晶体管的基极端耦接主机的电源重置电压,第五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基极端、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端、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端以及第四晶体管的基极端。本技术另外又提出一种爆音消除电路,用以消除主机上的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中的爆音现象,此电路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以及一控制器。其中,第一电子开关具有输入端、输出端以及致能端,而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耦接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的音讯输出端上的电容的第一连接端,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耦接地。第二电子开关具有输入端、输出端以及致能端,而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耦接电容的第二连接端,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耦接地。控制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第三电子开关之第一输入端耦接主机的待机预备电压,第三电子开关之第二输入端耦接主机的电源重置电压,第三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耦接第一电子开关之致能接端与第二电子开关之致能端,且控制器当电源重置电压为一低准位电压时,致能第一电子开关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爆音消除电路,通过一控制器控制位于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的音讯输出端电容的两连接端上的一组电子开关,使其在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产生脉冲时,将脉冲导通至地,以避免爆音现象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是已知的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的电路方块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爆音消除电路的电路方块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图2绘示的是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爆音消除电路的电路方块图。在此较佳实施例中,此爆音消除电路具有NPN接面的晶体管209-215、PNP接面的晶体管217与电阻223,其中,晶体管209、211分别耦于第一声道输出端上的电容205的+一端,以作为电容205于系统主机开关机时之接地开关。晶体管213、215分别耦接于第二声道输出端上的电容207的+一端,以作为电容207于系统主机开关机时之接地开关。晶体管217的射极端E经由电阻223耦接系统主机的待机预备电压3V-SB,PNP接面的晶体管217的基极耦接系统主机的电源重置电压AC REST#,以根据电源重置电压AC REST#作为晶体管209-215于系统主机开关机时的开关控制。此爆音消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要了解的是,待机预备电压3V-SB通常为系统主机的待机电源所提供,而此待机电源通常于系统主机关机时仍存在,故待机预备电压3V-SB不论在系统主机开机或关机时均存在,且一般为3伏特。另外要了解的是,电源重置电压AC REST#为系统主机的供应电源所提供,且于系统开机时,被系统主机重置于零直流电压准位。当系统主机关机时,待机预备电压3V-SB为正直流电压准位,电源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爆音消除电路,用以消除一主机上的一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中的一爆音现象,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一第一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该第一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该音讯编码与译码电路的一音讯输出端上的一电容的第一连接端,该第一晶体管 的射极端耦接地;一第二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该第二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该电容的第二连接端,该第二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地;一电阻,具有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该电阻的第一连接端耦接该主机的一待机预备电压;以及 一第三晶体管,具有集极端、基极端以及射极端,该第三晶体管的射极端耦接该电阻的第二连接端,该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端耦接该主机的一电源重置电压,该第三晶体管的集极端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基极端与该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德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