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602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钳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杆部和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钳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杆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杆部的端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杆部的端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在第一接头外壁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在第二接头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设置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通过第一杆体和第二钳体的杠杆作用,更加方便的将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进行分离,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A drainage bag drainage tube auxiliary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胃肠术后有很多的引流管,而术后当天的引流袋往往是一次性的,需要一天更换一次。因此,术后第二天护士会把一次性引流袋换成抗反流引流袋(抗反流尿袋),这样就不用每天更换引流袋;避免增加工作量的同时,降低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但在更换抗反流引流袋(抗反流尿袋)时,如图1和图2所示,护士徒手分离引流袋上的第二接头200与连接患者身体的引流管端部的第一接头100时,由于插接较紧,难以将第一接头100与第二接头200分离,护士要花更多的时间跟精力去分离,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其具有辅助护士完成引流袋上的接头的分离,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其中,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钳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杆部和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钳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杆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杆部的端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杆部的端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在第一接头外壁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在第二接头外壁上。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一握持部位于同侧,所述第二杆部和第二握持部位于另一同侧,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的端部相互远离。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包括夹持座和活动抵顶块,所述夹持座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夹持座侧部形成有供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进入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夹持座侧壁上还形成有滑槽;所述活动抵顶块上形成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穿过所述滑槽并与所述第一杆部或第二杆部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槽两侧形成有第一抵顶斜面,所述活动抵顶块上形成有第二抵顶斜面,所述第一抵顶斜面与第二抵顶斜面相互贴合,所述活动抵顶块将容纳腔内的第一接头或者第二接头抵紧在夹持座内。
[0009]进一步,所述夹持座内还设置有弹性活动片,所述弹性活动片一端与夹持座一体连接,所述弹性活动片位于活动抵顶块与第一接头或者第二接头之间,所述弹性活动片与第一接头或者第二接头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防滑条纹。
[0010]进一步,所述活动抵顶块背离第二抵顶斜面的一面为弧形面。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上套设有防滑胶套。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一杆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与第二杆部可拆卸连接。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一、在需要将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分离时,将第一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在第一接头的外壁,将第二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在第二接头的外壁,通过对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施力,利用杠杆原理能够轻松地将第一接头与接头分离。由于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转动连接,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互转动时,不容易对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折弯,减少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损坏的风险。
[0017]二、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分别位于两侧,可以通过单手握持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实现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离,使得操作更加简单。
[0018]三、使用时,所述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容纳在所述夹持座的容纳腔内,通过驱动活动抵顶块上的第一抵顶斜面和第二抵顶斜面相对滑动,使得活动抵顶块抵向所述第一接头或者第二接头,从而实现夹紧。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与所述活动抵顶块上的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进行驱动时,能够使得活动抵顶块保持向抵紧的方向,保证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对第一接头和第二夹头具有足够的夹持力。
[0019]四、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可拆卸连接,这样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上能够更换不同的夹持组件,适应不同的接头,拓展辅助分离装置的使用范围。而且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损坏后方便进行更换。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设置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通过第一杆体和第二钳体的杠杆作用,更加方便的将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进行分离,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4]图4和图5为活动抵顶块未抵紧时的辅助分离装置不同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和图7为活动抵顶块抵紧时的辅助分离装置不同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8和图9为第一夹持组件不同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第一接头100;第二接头200;
[0029]第一钳体1;第一杆部11;第一握持部12;第二钳体2;第二杆部21;第二握持部22;
[0030]第一夹持组件3;第二夹持组件4;夹持座31;容纳腔311;开口312;滑槽313;第一抵顶斜面314;弹性活动片315;防滑条纹316;活动抵顶块32;连接块321;连接孔322;第二抵顶斜面323;弧形面324。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2]如图3至图9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包括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第一夹持组件3和第二夹持组件4;所述第一钳体1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杆部11和第一握持部12,所述第二钳体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杆部21和第二握持部22;所述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杆部11的端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4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杆部21的端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夹持固定在第一接头100外壁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4夹持固定在第二接头200外壁上。
[0033]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在需要将第一接头100与第二接头200分离时,将第一夹持组件3夹持固定在第一接头100的外壁,将第二夹持组件4夹持固定在第二接头200的外壁,通过对第一握持部12和第二握持部22施力,利用杠杆原理能够轻松地将第一接头100与接头分离。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钳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杆部和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钳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杆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杆部的端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杆部的端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在第一接头外壁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在第二接头外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一握持部位于同侧,所述第二杆部和第二握持部位于另一同侧,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的端部相互远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袋引流管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包括夹持座和活动抵顶块,所述夹持座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夹持座侧部形成有供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进入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夹持座侧壁上还形成有滑槽;所述活动抵顶块上形成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穿过所述滑槽并与所述第一杆部或第二杆部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槽两侧形成有第一抵顶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