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79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包括上容体和下容体,所述上容体的上端设有入口和出口,上容体的下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下容体的上端设有匹配嵌入开口内的固定凸环,固定凸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上容体内部设有上容腔,下容体内部设有下容腔,上容腔与下容腔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重复使用,方便丢弃排出的废物,降低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A reusabl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技术介绍

[0002]负压引流器是日常护理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材,主要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可与出入肠道内的胃管、引流管等引流装置配合使用,将沉积在肠胃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常用于肠胃穿孔修补或者部分切除术后。
[0003]现有的负压引流器大部分是一次性使用的,气体和液体在吸入负压引流器内后无法方便的取出,因此只能更换新的负压引流器来使用。导致器材的消耗量大,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护理费用。此外,在排出负压引流器内的的液体和气体时,护士容易与排出液体和气体接触,而肠胃内排出的气体与液体中可能会存在幽门螺杆菌,因此护士在处理污物时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同时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能够重复使用,方便丢弃排出的废物,降低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包括上容体和下容体,所述上容体的上端设有入口和出口,上容体的下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下容体的上端设有匹配嵌入开口内的固定凸环,固定凸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上容体内部设有上容腔,下容体内部设有下容腔,上容腔与下容腔相互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容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调节板与上容腔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板的下表面与第一隔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侧边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调节杆,所述上容腔的侧壁设有供第一调节杆穿过的第一调节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容腔的内侧壁靠近第一调节板的侧边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容体内部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隔板设在上容腔的上端,第二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第二调节板与上容腔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板的下表面与第二隔板的上表面相互贴合,第二调节板上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设置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侧边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二调节杆,所述下容腔的侧壁设有供第二调节杆穿过的第二调节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容腔于第二调节板的上端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出口内部设有过滤片,所述出口上端设有出气盖,出气盖与上容体可拆装连接,出气盖的上端套设有盖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容体的上表面与出口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出气盖的下端与安装槽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出口内部设有限位凸台。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上容体上设有挂带。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将引流管连接在入口处,转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连通,然后挤压上容体和下容体,然后盖上盖板,使上容腔和下容腔内产生负压,之后引流管将肠胃内的污物抽吸至下容腔内。当下容腔内装满时,可转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分别封堵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之后将下容体和上容体相互拆分,将装满污物的下容体丢弃后装上新的下容体,最后将盖板取下,方便再次压缩上容体和下容体,并重复抽吸步骤。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技术上容体与下容体之间通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更加便捷,并且通过更换下容体可实现重复利用的效果,便于同一个患者多次使用,可有效减少器材消耗,降低患者的护理费用。
[0019]2、上容体和下容体在分离时,可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封堵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从而密封上容腔和下容腔,避免更换下容体时,上容腔和下容腔内液体和气体泄漏,避免产生环境污染,使得本技术使用更加干净卫生。
[0020]3、上容体在重复压缩产生负压时,上容腔内的气体会通过出口排出,气体在排出的过程中受到过滤片的过滤效果,从而吸附气体内部的幽门螺杆菌,降低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立体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剖面结构立体图。
[0024]图中:
[0025]上容体

1;入口

11;出口

12;过滤片

121;出气盖

122;
[0026]限位凸台

123;盖板

124;开口

13;上容腔

14;第一隔板

15;
[0027]第一通孔

151;第一调节板

16;第二通孔

161;第一调节杆

162;
[0028]第一调节孔

17;第一环形槽

18;第一密封圈

181;下容体

2;
[0029]固定凸环

21;下容腔

22;第二隔板

23;第三通孔

231;
[0030]第二调节板

24;第四通孔

241;第二调节杆

25;第二调节孔

26;
[0031]第二环形槽

27;第二密封圈

271;挂带

3。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3]如图1

3所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包括上容体1和下容体2,上容体1的上端设有入口11和出口12,上容体1的下端设有开口13,开口13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下容体2的上端设有匹配嵌入开口13内的固定凸环21,固定凸环21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上容体1内部设有上容腔14,上容腔14与出口12 和入口11连通,下容体2内部设有下容腔22,上容腔14与下容腔 22相互连通。
[0034]优选的,上容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15和第一调节板16,第一隔板15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部的第一通孔151,第一调节板16与上容腔14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板16的下表面与第一隔板15的上表面相贴合,从而防止液体渗漏,第一调节板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容体和下容体,所述上容体的上端设有入口和出口,上容体的下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下容体的上端设有匹配嵌入开口内的固定凸环,固定凸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上容体内部设有上容腔,下容体内部设有下容腔,上容腔与下容腔相互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调节板与上容腔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板的下表面与第一隔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侧边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调节杆,所述上容腔的侧壁设有供第一调节杆穿过的第一调节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腔的内侧壁靠近第一调节板的侧边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容体内部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二调节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喆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