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机构以及具有该离合机构的管状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95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18
一种离合机构包括与手动驱动轴连接并且同步转动的套筒,依次套设在电机转子轴外侧的第一摩擦盘、摩擦环、第二摩擦盘、和摩擦驱动件,所述第一摩擦盘与电机转子轴固定连接,并且设于套筒与所述摩擦环之间;摩擦环能够相对于套筒以及电机转子轴沿电机转子轴的轴向移动,并且所述摩擦环与所述套筒同步转动,第二摩擦盘能在摩擦驱动件的驱动下向着第一摩擦盘运动进而与第一摩擦盘夹紧摩擦环。具有该离合机构的管状电机,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依次设置的手动驱动机构、行程机构、电容、离合机构、电机模块以及减速机构,该离合机构及其电机不但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部件结构简单,加工以及安装都方便,而且电机运行稳定,离合分离和结合更加顺畅。和结合更加顺畅。和结合更加顺畅。

A clutch mechanism and a tubular motor with the clutch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机构以及具有该离合机构的管状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合机构,以及具有该离合机构的管状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居生活中融入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的元素,传统的窗帘,遮阳篷,百叶窗等类似产品都是手动控制的,而如今使用管状电机电动驱动传统的窗帘,遮阳篷,百叶窗等类似产品已经得到用户越来越多的青睐。相对于传统的手动控制来说,使用管状电动驱动在使用上更加方便,人性化,因此,它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也从而促进了管状电机的进一步发展。
[0003]一般的管状电机包括电机模块,电容,减速机构,刹车机构,而且一般还设有手动机构可以在电机断电的情况下带动电机轴的转动,因此一般手动机构与电机模块之间还会设有离合机构。
[0004]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27181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链条传动的管状电机,通过设置与链轮轴传动连接的链条,并在链轮轴与电机的电机轴之间设置由上游传动套、下游传动套、上游同步环、摩擦盘及弹簧配合构成的离合机构,当电机通电时,离合机构使电机轴与链轮轴分离,此时链轮轴的转动不能传导到电机轴上,而当电机断电时,离合机构又使电机轴与链轮轴联动在一起,此时拉动链条,便可以通过链轮轴带动电机轴转动,从而实现手动操作。
[0005]这种可链条传动的管状电机由于实现了链轮轴与电机轴可控式离合,从而也使得管状电机的电机不易损坏。然而,上述可链条传动的管状电机的缺陷在于离合机构的结构设置较为复杂,使得各部件的加工精度和制造成本较高,安装也较为复杂。
技术内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紧凑、运行更加稳定,加工难度要求低的管状电机的离合机构,以及具有该离合机构的管状电机。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9]与手动驱动轴连接并且同步转动的套筒,
[0010]依次套设在电机转子轴外侧的第一摩擦盘、摩擦环、第二摩擦盘、和摩擦驱动件,
[0011]所述第一摩擦盘与电机转子轴固定连接,并且设于所述套筒与所述摩擦环之间;
[0012]所述摩擦环能够相对于套筒以及电机转子轴沿电机转子轴的轴向移动,并且所述摩擦环与所述套筒同步转动,
[0013]所述第二摩擦盘能在摩擦驱动件的驱动下向着第一摩擦盘运动进而与第一摩擦盘夹紧摩擦环,实现离合机构的结合状态,所述摩擦驱动件能够沿电机转子轴的轴向远离所述第一摩擦盘的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一摩擦盘、摩擦环以及第二摩擦盘之间具有间隙,实现离合机构的分离状态。
[0014]优选地,所述摩擦驱动件与所述电机转子轴上分别设有磁性件,在电机通电状态下摩擦驱动件与电机转子轴之间产生吸力,摩擦驱动件沿电机转子轴的轴向向着远离第一摩擦盘的方向运动;在电机断电状态下,所述摩擦驱动件与电机转子轴之间的吸力消失,所述摩擦驱动件沿电机转子轴的轴向向所述第一摩擦盘的方向运动。
[0015]优选地,所述摩擦驱动件与电机转子轴之间设有大弹簧,所述大弹簧使得所述摩擦驱动件具有始终向着第一摩擦盘运动的趋势。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摩擦盘与所述摩擦驱动件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外侧用于支撑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套设有支撑套,该支撑套的一端与套筒相抵,并且与电机的外壳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分布、并且沿其轴向延伸的定位凹槽,所述摩擦驱动件的前端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分布、并且沿其轴向延伸的突爪,所述突爪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并且穿过该支撑件与第二摩擦盘相抵。
[0018]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二摩擦盘与第一摩擦盘之间的部分电机转子轴的外侧套设有小弹簧,所述小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用于保持第一与第二摩擦盘之间的间隙。
[0019]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分布、并且沿其轴向延伸的定位凹槽,所述摩擦驱动件的前端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分布、并且沿其轴向延伸的突爪,所述突爪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并且穿过该支撑件与第二摩擦盘相连或者一体成型。
[0020]优选地,所述套筒的环形周面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并且沿其轴向延伸的多个凹槽,所述摩擦环的外表面设有与该凹槽匹配的突块,所述突块卡于所述凹槽内。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摩擦盘包括盘状面以及与盘状面垂直延伸的轴向面,所述轴向面穿过所述摩擦环位于摩擦环与电机转子轴之间,所述轴向面的部分能插入至第二摩擦盘的内侧,并且该轴向面的外表面与第二摩擦盘的内表面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凹凸结构。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摩擦环相对的面上,设有多个凹孔。
[0023]一种管状电机,包括外壳以及依次设置的手动驱动机构、行程机构、电容、离合机构、电机模块以及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模块的一端通过减速机构后形成露出于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用于加在外界负载,所述电机模块另一端的电机转子轴插入位于所述离合机构内,所述手动驱动机构的手动驱动轴穿过所述行程机构、电容并与所述离合机构相连,所述管状电机还包括刹车结构,所述刹车机构能够起到电机模块的刹车作用。
[0024]优选地,所述刹车结构位于所述电容和离合机构之间,并且所述手动驱动轴的一端通过所述刹车机构与离合机构连接,所述刹车机构能够将左侧连接的手动驱动轴的转动单向传动至右侧连接的离合机构,而且在离合机构结合状态下,该刹车机构能够起到右侧离合机构连接的电机转子轴的刹车的作用。
[0025]优选地,所述刹车机构为扭簧刹车结构。
[0026]优选地,该管状电机的所述离合机构为上述的结构。
[0027]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该管状电机的离合机构,利用第一、第二摩擦盘以及摩擦环之间的摩擦力进行离合,而且利用第二摩擦盘与摩擦驱动件之间的配合进行离合的操作,仅使用一个大轴承即可实现电机转子
轴转动的支撑,而且大轴承还固定支撑了转子轴一端和连接转子轴的离合机构,而且该一个大轴承与转子轴另一端的固定轴承之间的相对距离更小,使得转子轴运行更加稳定、静音,不但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部件结构简单,加工以及安装都方便,而且运行稳定,离合分离和结合更加顺畅。利用摩擦面上的孔洞,使得离合机构的分离和结合也更加顺畅,又起到散热的作用,并且具有该离合机构的管状电机,利用离合机构、与刹车机构的合理配合和结构安排,不但能够实现电机断电和通电状态下的自动离合,也能实现电机的有效刹车,也防止了电机因为瞬间断电通电切换造成的损坏,使得电机运行更加可靠、稳定。
[002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手动驱动轴(51)连接并且同步转动的套筒(21),依次套设在电机转子轴(11)外侧的第一摩擦盘(22)、摩擦环(23)、第二摩擦盘(24)、和摩擦驱动件(26),所述第一摩擦盘(22)与电机转子轴(11)固定连接,并且设于所述套筒(21)与所述摩擦环(23)之间,所述摩擦环(23)能够相对于套筒(21)以及电机转子轴(11)沿电机转子轴(11)的轴向移动,并且所述摩擦环(23)与所述套筒(2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摩擦盘(24)能在摩擦驱动件(26)的驱动下向着第一摩擦盘(22)运动进而与第一摩擦盘(22)夹紧摩擦环(23),实现离合机构的结合状态,所述摩擦驱动件(26)能够沿电机转子轴(11)的轴向远离所述第一摩擦盘(22)的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一摩擦盘(22)、摩擦环(23)以及第二摩擦盘(24)之间具有间隙,实现离合机构的分离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驱动件(26)与所述电机转子轴(11)上分别设有磁性件,在电机通电状态下摩擦驱动件(26)与电机转子轴(11)之间产生吸力,摩擦驱动件(26)沿电机转子轴(11)的轴向向着远离第一摩擦盘(22)的方向运动;在电机断电状态下,所述摩擦驱动件(26)与电机转子轴(11)之间的吸力消失,所述摩擦驱动件(26)沿电机转子轴(11)的轴向向所述第一摩擦盘(22)的方向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驱动件(26)与电机转子轴(11)之间设有大弹簧(29),所述大弹簧(29)使得所述摩擦驱动件(26)具有始终向着第一摩擦盘(22)运动的趋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盘(24)与所述摩擦驱动件(26)之间设有支撑件(25),所述支撑件(25)的外侧用于支撑轴承(28),所述轴承(28)的外侧套设有支撑套(200),该支撑套(200)的一端与套筒(21)相抵,并且与电机的外壳(10)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5)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分布、并且沿其轴向延伸的定位凹槽(251),所述摩擦驱动件(26)的前端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分布、并且沿其轴向延伸的突爪(261),所述突爪(261)位于所述定位凹槽(251)内,并且穿过该支撑件(25)与第二摩擦盘(24)相抵。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摩擦盘(24)与第一摩擦盘(22)之间的部分电机转子轴(11)的外侧套设有小弹簧(27),所述小弹簧(27)的两端分别抵于第一摩擦盘(22)与第二摩擦盘(24),用于保持第一与第二摩擦盘之间的间隙。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丁悟凤俞连炯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