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裂层料片只取一片和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48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裂层料片只取一片和预成型装置,其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顶部下方的传送装置、固定安装在传送装置底部的上模具、并排固定安装在机架内的料盒以及下模具;料盒位于下模具一侧;所述传送装置带动上模具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曲面底板底面接触到料盒最上层的止裂层料片后继续下压,将止裂层料片预变形,每次只从料盒内取走一片经过变形的止裂层料片,移到下模具内,然后先断真空,后断吹气;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操作,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高了工作效率。高了工作效率。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taking only one piece of anti crack layer material sheet and prefor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裂层料片只取一片和预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止裂层料片只取一片和预成型装置,属于装具类防弹产品生产加工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备使用的防弹插板是由防弹陶瓷板和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结合组成,为了提高防弹性能,在防弹陶瓷板迎弹面即凸面粘贴止裂层料片;穿戴时要求符合人体外形轮廓,因而防弹插板设计为多曲面结构,相应的防弹陶瓷板迎弹面为多曲面形状,在与止裂层料片粘合制作工序中质量要求高;止裂层料片材质为芳纶,其初使形状为平面,在与防弹陶瓷板迎弹面粘合时要使止裂层料片进行预变形,使其凸面与防弹陶瓷板迎弹面匹配;止裂层料片与防弹陶瓷板迎弹面粘合前,目前只能采有手工在止裂层料片背面涂胶并进行预变形,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且易出现偏差,成品后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自动操作,每次只吸取一片止裂层料片并使其预变形的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顶部下方的传送装置、固定安装在传送装置底部的上模具、并排固定安装在机架内的料盒以及下模具;所述料盒位于下模具一侧;所述传送装置带动上模具运行。
[0006]本技术上模具包括真空舱、安装在真空舱顶部的密封盖、固定安装在真空舱底部与止裂层料片形状匹配的多曲面底板、固定安装在真空舱内的隔板、位于隔板左侧在密封盖上设置第一真空接头和第一压缩空气接头、位于隔板右侧在密封盖上设置第二真空接头和第二压缩空气接头、位于隔板两侧设置在真空舱内的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以及固定安装在密封盖顶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传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接头和第二真空接头均与真空舱内腔连通;第一压缩空气接头穿过密封盖与第一吹气管顶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压缩空气接头穿过密封盖与第二吹气管顶端螺纹连接;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的出气口与相应的气孔对应。
[0007]本技术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部下方的线性滑轨、固定安装在线性滑轨上的滑块B、竖直安装在滑块B底部的升降气缸以及水平设置的往返气缸;所述往返气缸活塞杆端与滑块B侧端固定,所述往返气缸缸体端与机架侧端固定;所述上模具固定安装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底端,往返气缸推拉滑块带动升降气缸水平移动,升降气缸活塞杆伸缩带动上模具升降。
[0008]本技术在多曲面底板均布设置气孔,气孔的直径为1.5

2mm。
[0009]本技术料盒内腔与防弹插板的形状相匹配,在料盒内腔底板上设置重体海绵A。
[0010]本技术下模具内腔呈与防弹插板迎弹面多曲弧度相同的凹形,在下模具内腔设置与其内腔形状匹配的重体海绵B。
[0011]本技术积极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多曲面底板底面接触到料盒最上层的止裂层料片后继续下压,将止裂层料片预变形,使其基本形状与多曲面底板形状一致后上模具真空舱的第一真空接头和第二真空接头接通真空,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同时向止裂层料片吹气,使真空吸附多余的止裂层料片吹落在料盒内。每次只从料盒内取走一片经过变形的止裂层料片,移到下模具内,然后先断真空,后断吹气;将一个止裂层料片放置在下模具内,使平面的止裂层料片预变形并与防弹陶瓷板粘贴。
[0013]使用本技术自动操作,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在附图中:1机架、2料盒、21重体海绵A、3上模具、31传送装置、4下模具、41重体海绵B、301气孔、302线性滑轨、303滑块 B、304升降气缸、305往返气缸、306真空舱、307密封盖、308多曲面底板、309隔板、310连接块、311第一真空接头、312第二真空接头、313第一压缩空气接头、314第二压缩空气接头、315第一吹气管、316第二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附图1

4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顶部下方的传送装置31、固定安装在传送装置31底部的上模具3、并排固定安装在机架1内的料盒2以及下模具4;所述料盒2位于下模具4 一侧;所述传送装置31带动上模具3运行。
[0022]如附图3所示,本技术上模具3包括真空舱306、安装在真空舱306顶部的密封盖307、固定安装在真空舱306底部与止裂层料片形状匹配的多曲面底板308、固定安装在真空舱306内的隔板309、位于隔板309左侧在密封盖307上设置第一真空接头311和第一压缩空气接头313、位于隔板309右侧在密封盖307上设置第二真空接头 312和第二压缩空气接头314、位于隔板309两侧设置在真空舱306 内的第一吹气管315和第二吹气管316以及固定安装在密封盖307顶部的连接块310,所述连接块310与传送装置31连接;
[0023]所述第一真空接头311和第二真空接头312均与真空舱306内腔连通;
[0024]第一压缩空气接头313穿过密封盖307与第一吹气管315顶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压缩空气接头314穿过密封盖307与第二吹气管 316顶端螺纹连接;
[0025]第一吹气管315和第二吹气管316的出气口与相应的气孔301对应,在多曲面底板308上均布设置气孔301,气孔301的直径为 1.5

2mm。
[0026]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传送装置31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顶部下方的线性
滑轨302、固定安装在线性滑轨302上的滑块B303、竖直安装在滑块B303底部的升降气缸304以及水平设置的往返气缸305;所述往返气缸305活塞杆端与滑块B303侧端固定,所述往返气缸305缸体端与机架1侧端固定;所述上模具固定安装在升降气缸304的活塞杆底端,往返气缸305推拉滑块B303带动升降气缸304水平移动,升降气缸304活塞杆伸缩带动上模具3升降。
[0027]料盒2内腔与防弹插板的形状相匹配,在料盒2内腔底板上设置重体海绵A21;模具4内腔呈与防弹插板迎弹面多曲弧度相同的凹形,在下模具4内腔设置与其内腔形状匹配的重体海绵B41。
[0028]实施例二:
[0029]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气孔301的直径为1.5

2mm。
[0030]如附图1

4所示,使用本技术工作前,先接通电源和气源,在料盒2内整齐放置10层止裂层料片,完成准备工序。
[0031]工作时,启动本技术开关后,传送装置31工作,往返气缸 305启动带动升降气缸30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裂层料片只取一片和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顶部下方的传送装置(31)、固定安装在传送装置(31)底部的上模具(3)、并排固定安装在机架(1)内的料盒(2)以及下模具(4);所述料盒(2)位于下模具(4)一侧;所述传送装置(31)带动上模具(3)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裂层料片只取一片和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具(3)包括真空舱(306)、安装在真空舱(306)顶部的密封盖(307)、固定安装在真空舱(306)底部与止裂层料片形状匹配的多曲面底板(308)、固定安装在真空舱(306)内的隔板(309)、位于隔板(309)左侧在密封盖(307)上设置第一真空接头(311)和第一压缩空气接头(313)、位于隔板(309)右侧在密封盖(307)上设置第二真空接头(312)和第二压缩空气接头(314)、位于隔板(309)两侧设置在真空舱(306)内的第一吹气管(315)和第二吹气管(316)以及固定安装在密封盖(307)顶部的连接块(310),所述连接块(310)与传送装置(31)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接头(311)和第二真空接头(312)均与真空舱(306)内腔连通;第一压缩空气接头(313)穿过密封盖(307)与第一吹气管(315)顶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压缩空气接头(314)穿过密封盖(307)与第二吹气管(316)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马永树曾新杰栾宗伟赵品贾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