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080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包括管结构、球囊、环形电极、导线以及激光光纤,所述管结构具有液体输入通道、导线引入通道和光纤安置通道,球囊密封套接在所述管结构的一端,所述球囊连通于所述液体输入通道和所述导线引入通道,环形电极套设在所述管结构上且被所述球囊所包裹,导线穿设在所述导线引入通道内并电连接至所述环形电极,激光光纤设置在所述光纤安装通道内且从所述管结构的设置有所述球囊的一端露出。该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在血管中穿行时,基于激光光纤的设置及其作用,可以为球囊的顺畅通行扫清障碍,即使在面临严重的钙化组织时,穿行动作也不会受到影响,该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具有超高的血管穿行能力,其适用性强。适用性强。适用性强。

A high adaptability interventional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适应性介入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高适应性介入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钙化组织是由于脂肪、血栓、结缔组织和碳酸钙在动脉血管内壁沉积所造成的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钙化组织堵塞血管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内产生钙化组织堵塞血管会使血管的内径减小,导致血液流速减小,血流不畅,从而阻碍甚至阻断血液的流动,造成身体的供血供氧不足。血流不畅导致血管的内压力增加,容易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严重时引起动脉破裂造成大面积出血。动脉狭窄程度越高,通常伴有钙化的概率也越大,与钙化程度低的患者相比,钙化程度高的患者其所有的心血管疾病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血管疾病猝死事件的相对危险度更高。
[0003]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常用方式,使用导管膨胀扩展血管壁中的钙化组织时,球囊会逐渐释放压力,直至钙化组织破裂。研究表明,通过在血管成形术球囊中放置一对或若干对放电电极来构成一套冲击波发生器装置,通过给该冲击波发生器装置施加高压脉冲使球囊中产生冲击波,冲击波可以选择性地破坏血管壁中的钙化组织,同时有效避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0004]基于此,市场上孕育出了能够对钙化组织进行治疗的能够产生冲击波的导管,即冲击波导管,该冲击波导管中的电极一般采用单个或多个环形电极。由于环形电极会造成导管的整体外径增大,同时环形电极导致导管在轴向的柔顺性降低(导管不易弯曲),由此会导致冲击波导管在靶血管中的通过性能下降,降低了冲击波导管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当钙化组织较为严重时,这种冲击波导管的有效性受到严重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适应性介入导管,旨在解决现有的冲击波导管所存在的血管穿行能力弱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包括:
[0007]管结构,所述管结构具有液体输入通道、导线引入通道和光纤安置通道;
[0008]球囊,密封套接在所述管结构的一端,所述球囊连通于所述液体输入通道和所述导线引入通道;
[0009]环形电极,套设在所述管结构上且被所述球囊所包裹;
[0010]导线,穿设在所述导线引入通道内并电连接至所述环形电极;
[0011]以及激光光纤,设置在所述光纤安装通道内且从所述管结构的设置有所述球囊的一端露出。
[0012]在所述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结构为双层结构且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形成所述液体输入通道、导线引入通道和所述光纤安置通道。
[0013]在所述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至少具有齐平的一端,所述球囊密封套接在所述外管上并位于该端,所述激光光纤从该端露出。
[0014]在所述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电极套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外管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导线从所述穿线孔处于伸出并电连接至所述环形电极。
[0015]在所述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管开设有注液孔,位于所述液体输入通道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注液孔而进入到所述球囊中。
[0016]在所述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从所述外管中伸出并形成一段延伸段,所述球囊密封套接在所述延伸段上,所述环形电极套设在所述内管上,所述激光光纤贴合所述内管的外壁进行设置,所述激光光纤从所述球囊中伸出。
[0017]在所述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结构还包括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套设在所述延伸段的端部并与所述外管在轴向上隔开设置,所述球囊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在所述外管和所述限位管上,所述限位管通过连接筋和所述内管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形成光纤过孔,所述激光光纤从所述光纤过孔中露出。
[0018]在所述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结构为三层结构且包括内管、外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上的保护膜套,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所述液体输入通道和所述光纤安置通道,所述保护膜套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导线引入通道,所述球囊密封套接在所述外管上,环形电极套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外管开设有注液孔,位于所述液体输入通道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注液孔而进入到所述球囊中。
[0019]在所述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输入通道和所述光纤安置通道间隔且交替设置,所述激光光纤为多个且均匀环设在所述内管的外周。
[0020]在所述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囊通过热熔焊接或激光焊接连接到所述管结构上。
[0021]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依据以上实施例中的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其包括管结构、球囊、环形电极、导线以及激光光纤,当该高适应介入导管在血管中穿行时,激光光纤首先会接触到钙化组织处,激光光纤发射出的激光会冲击钙化组织,随着激光光纤的进一步穿行,将会在钙化组织中开凿处一条沿血管轴向上的通路,接着球囊会移动到钙化组织处,此时通过高压脉冲发生器对环形电极施加高压脉冲电流,环形电极会进行放电,从而在球囊中形成冲击波,该冲击波会借助经由液体输入流道充斥在球囊中的液体介质传递到钙化组织上,从血管的径向上对钙化组织进行击打,使钙化组织出现许多微小裂缝,使钙化组织得以疏松,此后再通过对球囊内部的液体介质加压使球囊膨胀,继而对血管起到扩张的作用,该高适应性介入导管所产生的冲击波可以选择性地破坏血管壁中的钙化组织,同时有效避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0023]该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在血管中穿行时,基于激光光纤的设置及其作用,可以为球囊的顺畅通行扫清障碍,即使在面临严重的钙化组织时,穿行动作也不会受到影响,该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具有超高的血管穿行能力,其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其中:
[0026]图1示出了一实施例中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3示出了一实施例中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示出了一实施例中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示出了一实施例中高适应性介入导管的去除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003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2]100

管结构;110

内管;120

外管;
[0033]200

球囊;
[0034]300

环形电极;
[0035]4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结构,所述管结构具有液体输入通道、导线引入通道和光纤安置通道;球囊,密封套接在所述管结构的一端,所述球囊连通于所述液体输入通道和所述导线引入通道;环形电极,套设在所述管结构上且被所述球囊所包裹;导线,穿设在所述导线引入通道内并电连接至所述环形电极;以及激光光纤,设置在所述光纤安装通道内且从所述管结构的设置有所述球囊的一端露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结构为双层结构且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形成所述液体输入通道、导线引入通道和所述光纤安置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至少具有齐平的一端,所述球囊密封套接在所述外管上并位于该端,所述激光光纤从该端露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电极套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外管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导线从所述穿线孔处于伸出并电连接至所述环形电极。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开设有注液孔,位于所述液体输入通道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注液孔而进入到所述球囊中。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适应性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从所述外管中伸出并形成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难潘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微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