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压力监测功能的冲击波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056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压力监测功能的冲击波导管,该冲击波导管包括:球囊、电极、导线、导管主体、导管座、延长管组件、接头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导管主体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导管座套设于所述导管主体的一端,所述导管座上开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延长管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导管主体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向所述导管主体内注入液体;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球囊内,并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接头电气连接,所述接头能够与高压脉冲设备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该冲击波导管的非置入血管部分,用于监测所述球囊内部的液体压力。该冲击波导管可以提高此类产品的安全性;还可以避免冲击波导管置入血管部分的尺寸过大。大。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压力监测功能的冲击波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冲击波导管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压力监测功能的冲击波导管。

技术介绍

[0002]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慢性肾病和衰老等健康问题中普遍存在的共同的病理表现。血管钙化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僵硬性增加,顺应性降低,从而易导致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和心力衰竭,引发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亦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病发生的重要标志。
[0003]血管钙化病变通常与高龄、血脂异常、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有关。在人口老龄化峰值的加速到来和人口增长的双效应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攀升,而血管钙化重度患者所面临的情况也日益严峻。
[0004]基于高压水下放电技术的液电碎石术已经被临床医生成功用于破坏尿道或胆道中的钙化沉积物或结石,近几年经国外临床试验表明高压水下放电技术同样可以被用于破坏血管壁中的钙化斑块,即在血管成形术球囊中放置一对或若干对放电电极来构成一套冲击波发生器装置,然后电极通过连接器连接到导管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压力监测功能的冲击波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电极、导线、导管主体、导管座、延长管组件、接头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导管主体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导管座套设于所述导管主体的远离所述球囊的一端,所述导管座上开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延长管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导管主体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向所述导管主体内注入液体;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球囊内,并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接头电气连接,所述接头能够与高压脉冲设备连接,所述接头设置于所述延长管组件的一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由所述导管主体、所述导管座、所述延长管组件和所述接头组成的非置入血管部分,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球囊内部的液体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压力监测功能的冲击波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和脉冲控制组件,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气连接,所述电路板能够将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得的压力信号转换为所述脉冲控制组件能够识别的数据,所述脉冲控制组件能够根据所述数据控制所述高压脉冲设备的打开与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压力监测功能的冲击波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路板均设置于所述延长管组件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接头电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压力监测功能的冲击波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接收端所述延长管组件粘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压力监测功能的冲击波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延长管组件包括延长管内管和延长管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难潘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微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