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家葵专利>正文

二次延时节能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06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二次延时节能开关,通过SW2支持动态下二次延时,通过SW1支持动态下人为关灯强制进入静态,静态下无导通性,支持以节能灯作负载,支持长时间亮灯功能,支持选择延时时间,可以实现把延时功能引用到室内的生活需要。AC1、AC2为外接端子,D1-D4组成整流桥,整流所得直流的正极接Q13脚和R1一端,R1另一端接SW22脚。SW24脚与ZD1正极、C1正极、Q2A集电极相连,Q2A集电极通过R2与Q12脚相连,Q2A基极通过SW3分别与R3、R4、R5的一端相连,R3、R4、R5另一端与Q11脚相连,Q11脚还通过串联的D5、D6、D7、D8连到整流所得直流的负极,Q2A基极还与C2正极、SW21脚相连,ZD1负极、C1负极、C2负极、Q2A发射极、SW23脚与整流所得直流的负极相连。SW1端子分别与整流桥两个交流输入点相连。(*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是一种触摸延时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触摸开关一旦启动就进入延时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为不能控制开关关闭,也不能在这个状态下实现重新计时,这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另外,目前使用的触摸开关在静态下具有导通性,用节能灯作负载时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其负载只限于白炽灯,这样,不管是在静态还是动态下,都要消耗更多的电能,给国家财产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支持动态下二次延时、支持动态下人为关灯强制其进入静态、静态下完全不耗电、支持以节能灯作负载的二次延时节能开关。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可以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本方案的开关中的开关SW1的两个外接端子AC1、AC2中的一个直接连接220V市电的一条接线,另一个通过负载连接到220V市电的另一条接线;并且,SW1的两个接线端子还分别与下述的整流桥的两个交流输入点相连;D1-D4组成整流桥,将交流市电变为直流供给后级电路;R1一端接整流后所得直流的正极,另一端接SW2的2脚,正极同时连接到Q1的输入端3脚;SW2是不带锁的点动开关,按下时2脚与4脚、1脚与3脚两组同时导通,松开则两组同时断开;并且SW2的4脚同时与ZD 1的正极、C1的正极、Q2A的集电极相连;Q2A的集电极通过R2与Q1的控制端2脚相连,Q2A的基极通过SW3分别与R3、R4、R5的一端相连;R3、R4、R5的另一端同时与Q1的输出端1脚相连;Q1的输出端1脚还通过串联的4个二极管D5、D6、D7、D8连接到整流后所得直流的负极;Q2A的基极还与C2的正极、SW2的1脚相连;ZD1的负极、C1的负极、C2的负极、Q2A的发射极、SW2的3脚同时与整流后所得直流的负极相连。本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当接通电源、SW1断开、SW2断开的情况下,电路处于静态,没有电流通过;当第一次按下SW2时,SW2的2脚与4脚的导通使C1充电,同时通过R2对Q1的2脚触发,使Q1导通,Q1导通后整流后所得直流电压下降,C1贮存的电荷维持对Q1的触发,由于D5-D8的分压作用,使Q1的1脚存在高电位,通过R3或R4或R5(由SW3的设置而定)向C2充电,当充电到一定程度后,Q2A导通,泄放C1内维持触发的电荷,从而使Q1处于截止状态。充电回路中元件参数的不同设置决定了充电速度,从而决定产品的延时时间;在充电过程中,如果再次按下SW2,由于Q1的1脚电势够高,C1电荷不会泄放,可继续维持Q1的导通,另一方面,SW2的1脚与3脚导通可以将C2在充电过程中已经充入的电荷泄放,从而达到动态下实现二次延时的目的;在充电过程中,如果闭合SW1,则开关内控制电路失去外来电源,Q1的2脚触发电压由内部电路迅速消除,从而失去触发Q1导通的能力,等到再把SW1断开时,触发电压已达不到要求,开关处于静态;在需要很长时间照明时,可以直接闭合SW1,等到不需要时再断开SW1,即可恢复开关的延时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开关在静态下省电;2.动态下可以控制,即可以二次延时或转为静态;3.可以用节能灯作为负载使用,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4.本开关内部留有三个选择开关,安装前可根据个人使用的实际情况设定延时时间,同时支持长时间亮灯的功能。为了使本技术更加清晰,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其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2为本技术中的上盖之外部正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中的开关SW2的侧视图。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可参看图1。在附图1所示电路图中,AC1、AC2为开关的两个外接端子,其中一个直接连接220V市电的一条接线,另一个通过负载连接到220V市电的另一条接线。D1-D4组成整流桥,将交流市电变为直流供给后级电路。R1一端接整流后所得直流的正极,另一端接SW2的2脚,正极同时连接到Q1的输入端3脚。SW2的4脚同时与ZD1的正极、C1的正极、Q2A的集电极相连,Q2A的集电极通过R2与Q1的控制端2脚相连,Q2A的基极通过SW3分别与R3、R4、R5的一端相连,R3、R4、R5的另一端同时与Q1的输出端1脚相连,Q1的输出端1脚还通过串联的4个二极管D5、D6、D 7、D8连接到整流后所得直流的负极,Q2A的基极还与C2的正极、SW2的1脚相连,ZD1的负极、C1的负极、C2的负极、Q2A的发射极、SW2的3脚同时与整流后所得直流的负极相连。SW1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与整流桥的两个交流输入点相连。SW2是不带锁的点动开关,按下时2脚与4脚、1脚与3脚两组同时导通,松开则两组同时断开,在SW2的外露部位的顶端嵌入会发萤光的物质用于在光线不足时指示SW2的位置。本实施例的电路中的元件具有多种可实施参数,通过以下所述参数可以实现1-3分钟延时功能市电220V供电,负载特性为5W节能灯,D1-D4为IN4001,D5-D8为IN4007,R1=1M欧,C1为50V/4.7uF电解电容,ZD1为6.8V稳压管,Q1选用100-8,Q2A型号为C9014,C2为25V/1000uF电解电容,R2=2.2K欧,R3=220K欧,R5=680K欧。R4在220K欧-680K欧内取值即可获取1-3分钟之间的延时效果。实施例2,再参看图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说的开关SW23的外露部位的顶端嵌入用于在光线不足时指示其位置的会发萤光的物质31,这样便于人们在黑暗中操作。实施例3,再参看图1。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于所说的开关SW3内有3个独立的开关,分别用于设置R3、R4、R5与Q2A基极的接通与断开。实施例4,参看图2。本实施例是在上面的实施例中的开关SW1为目前室内壁用开关的开关头,因此开关SW1和SW2须外露,并且开关外壳的上盖带有对应的孔位,如图所示SW1对应的孔是一个方形孔2,SW2对应的孔是一个圆形孔3。四个角的孔1是固定用的螺钉孔。权利要求1.一种二次延时节能开关,其特征是开关SW1的两个外接端子AC1、AC2中的一个直接连接220V市电的一条接线,另一个通过负载连接到220V市电的另一条接线;并且,SW1的两个接线端子还分别与下述的整流桥的两个交流输入点相连;D1-D4组成整流桥,将交流市电变为直流供给后级电路;R1一端接整流后所得直流的正极,另一端接SW2的2脚,正极同时连接到Q1的输入端3脚;SW2是不带锁的点动开关,按下时2脚与4脚、1脚与3脚两组同时导通,松开则两组同时断开;并且SW2的4脚同时与ZD1的正极、C1的正极、Q2A的集电极相连;Q2A的集电极通过R2与Q1的控制端2脚相连,Q2A的基极通过SW3分别与R3、R4、R5的一端相连;R3、R4、R5的另一端同时与Q1的输出端1脚相连;Q1的输出端1脚还通过串联的4个二极管D5、D6、D7、D8连接到整流后所得直流的负极;Q2A的基极还与C2的正极、SW2的1脚相连;ZD1的负极、C1的负极、C2的负极、Q2A的发射极、SW2的3脚同时与整流后所得直流的负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延时节能开关,其特征是在所说的开关SW2的外露部位的顶端嵌入用于在光线不足时指示其位置的会发萤光的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延时节能开关,其特征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延时节能开关,其特征是开关SW1的两个外接端子AC1、AC2中的一个直接连接220V市电的一条接线,另一个通过负载连接到220V市电的另一条接线;并且,SW1的两个接线端子还分别与下述的整流桥的两个交流输入点相连;D1-D4组成整流桥,将交流市电变为直流供给后级电路;R1一端接整流后所得直流的正极,另一端接SW2的2脚,正极同时连接到Q1的输入端3脚;SW2是不带锁的点动开关,按下时2脚与4脚、1脚与3脚两组同时导通,松开则两组同时断开;并且SW2的4脚同时与ZD1的正极、C1的正极、Q2A的集电极相连;Q2A的集电极通过R2与Q1的控制端2脚相连,Q2A的基极通过SW3分别与R3、R4、R5的一端相连;R3、R4、R5的另一端同时与Q1的输出端1脚相连;Q1的输出端1脚还通过串联的4个二极管D5、D6、D7、D8连接到整流后所得直流的负极;Q2A的基极还与C2的正极、SW2的1脚相连;ZD1的负极、C1的负极、C2的负极、Q2A的发射极、SW2的3脚同时与整流后所得直流的负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家葵
申请(专利权)人:彭家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