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凝胶保温船舶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91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凝胶保温船舶救生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一侧安装有舱门,其舱体和弧形板均为气凝胶材质,气凝胶将热量传导方式做出了有效处理,因其低导热系数使救生舱有着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所述舱体外部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套接有抽水装置,两个所述抽水装置之间连接有同一个直管,所述直管的前后侧均贯穿开设有条形的出水孔,直管对应位置的所述舱体上套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为中空设计,且隔热板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直管前后侧的出水孔连通,所述隔热板与舱体相对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隔热板顶部靠近两个端部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多个蒸发孔。发孔。发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凝胶保温船舶救生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救生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气凝胶保温船舶救生舱。

技术介绍

[0002]海上浮漂救生舱适用于海啸、海难、洪水、雪崩、龙卷风、高层救人等人类灾难的救生工作,在水中每舱可容装5

6人。这种设计适用于出海渔船、海上运输大型客货船以及远洋船等船舶的紧急救生舱。
[0003]现有的救生舱一般只具有简单的承载功能,对于一些海上用救生舱而言,由于缺乏合适的保温装置,在面临开阔海域时,当太阳直接照射在救生舱上时,救生舱的温度会很快升高,从而使位于救生舱内的人员感到憋闷不适,进而对救生舱内的人员安全造成威胁,而且普通救生船舶的保温隔热效果较差。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气凝胶保温船舶救生舱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凝胶保温船舶救生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凝胶保温船舶救生舱,包括舱体,舱体外表面设置有气凝胶层,所述舱体一侧安装有舱门,所述舱体外部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套接有抽水装置,两个所述抽水装置之间连接有同一个直管,所述直管的前后侧均贯穿开设有条形的出水孔,直管对应位置的所述舱体上套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为中空设计,且隔热板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直管前后侧的出水孔连通,所述隔热板与舱体相对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隔热板顶部靠近两个端部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多个蒸发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弧形管,所述弧形管固定套接在舱体上,所述弧形管的两个端部连接有同一蓄水盒,所述蓄水盒与舱体顶部固定连接,且弧形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插接在蓄水盒的前后侧,所述蓄水盒靠近直管的一侧与直管连通,两个所述弧形管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进水孔,且进水孔与弧形管的底部靠近,所述弧形管内转动安装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靠近进水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取水罐,所述取水罐与弧形管相匹配,且取水罐远离环形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条形的通孔,所述环形板的另一侧均匀设有齿牙,所述蓄水盒的顶部转动贯穿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与环形板齿牙所在一侧,所述转轴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套接有齿轮,且齿轮与齿牙啮合,所述转轴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且连接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风杯。
[0008]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整体呈环形,且隔热板内设有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对称分布在舱体的前后侧,两个弧形板相对的一侧均水平开设有多个凹槽,且凹槽位于弧形板下半部分,弧形板两侧对应的所述隔热板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形状呈弧形,所述弧形板沿其两侧方向贯穿插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两端均通过对应的限位孔位
于隔热板外,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浮板,所述固定板上滑动贯穿插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分别与舱体外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杆位于固定板顶部的部分套接有弹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靠近舱体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凹槽的顶部,且收纳槽内固定连接有海绵,海绵靠近舱体的一侧设有辊轮,且辊轮与海绵贴紧,辊轮对应位置的所述隔热板上开设有安装孔,且辊轮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孔的两侧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的两侧均设有弧形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隔热板的侧面贴合,且过滤板固定套接在两个限位杆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内安装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为耐腐蚀材料制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盒远离直管的一侧贯穿插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自由端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弧度与舱体的弧度相同,且弯管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滴水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舱体整体呈胶囊状,且舱体和弧形板均为气凝胶材质,在平均温度25℃时,气凝胶材料的导热系数≤0.020W/(m.K),体积密度≤200kg/m3。
[0014]进一步的,所述浮板远离隔热板的一侧开设有偏转槽,所述偏转槽内铰接有转板,且转板为中空设计。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相较于普通的隔热保温材料,本案的舱体和弧形板均为气凝胶材质。由于气凝胶材料网络孔为纳米级且自身具有极低的密度,其内的气孔趋于无穷多,每个气孔壁都具有遮热板的作用,因而产生近乎于“无穷多遮热板”效应,使得热辐射降到最低;当气凝胶的气孔小于70nm时,气孔内的空气分子失去了自由流动的能力,产生近似真空的状态,使得对流换热也无法进行;而且由于气凝胶的密度极低,其表面积大而骨架疏松,无穷多的纳米气孔使得热量在气凝胶的气孔壁上传导,而无穷多的气孔壁构成的“无穷长疏松路径”效应,使得气凝胶的热传导能力下降到接近最低极限,极大地提高了隔热保温效果。综上所述,气凝胶将热量传导的三种方式都做出了有效处理,即隔绝了热辐射、对流换热与热传导这三种传热方式,相对于普通的隔热保温材料而言,在平均温度25℃时,气凝胶材料的导热系数≤0.020W/(m.K),体积密度≤200kg/m3;另外,在一定范围内普通的隔热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气凝胶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很小,进而提高了舱体的隔热保温效果的稳定性。
[0016]2、当海风吹在风杯上时,风杯会带动转轴开始转动,而转轴上的齿轮则能通过环形板上的齿牙带动环形板在弧形管内运动,在此过程中,当取水罐经过进水孔所在位置时,海水能够从取水罐的开口处进入取水罐中,当取水罐与进水孔逐渐错开时,取水罐内的水能够在弧形管内壁的阻挡下停留在取水罐内,并随着环形板的转动逐渐进入到蓄水盒中,当取水罐进入到蓄水盒内部后,取水罐内的水一部分水会通过直管进入到隔热板内,并最终通过隔热板上的排水孔滴在舱体的表面,从而为舱体进行降温;3、当海面上有风时,海水会在风的吹动冲击在转板和浮板上,此时转板和浮板能够带动弧形板向上运动,并且在此过程中,随着浮板的向上运动,浮板能够带动固定板沿着弧形杆对弹簧进行挤压,从而能够将海水对舱体的冲击力一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而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浮板、转板、以及弧形板的动力,进而减小海水对舱体的冲击,保证舱体能够相对平稳;
4、当海面上的风停止时,浮板能稳定的漂浮在海面上,此时海绵不再相对辊轮运动,从而使得原先吸收在海绵内的水能够较长时间的保存在海绵内,随着太阳对隔热板的照射,当隔热板内的温度升高时,海绵内的水能够缓慢进行蒸发,并通过蒸发孔将隔热板内的热量带走,进而保证舱体温度的相对稳定,同时,由于蒸发孔位于隔热板的顶部,因此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当水汽与隔热板内侧顶部接触时,部分水汽会发生凝结,并最终沿着隔热板的内壁流回到海绵中,从而延长海绵中的水对舱体的散热时间。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凝胶保温船舶救生舱,包括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一侧安装有舱门(2),所述舱体(1)外部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套接有抽水装置(3),两个所述抽水装置(3)之间连接有同一个直管(4),所述直管(4)的前后侧均贯穿开设有条形的出水孔(23),直管(4)对应位置的所述舱体(1)上套接有隔热板(5),所述隔热板(5)为中空设计,且隔热板(5)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直管(4)前后侧的出水孔(23)连通,所述隔热板(5)与舱体(1)相对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水孔(6),所述隔热板(5)顶部靠近两个端部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多个蒸发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凝胶保温船舶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3)包括弧形管(31),所述弧形管(31)固定套接在舱体(1)上,所述弧形管(31)的两个端部连接有同一蓄水盒(32),所述蓄水盒(32)与舱体(1)顶部固定连接,且弧形管(31)的两端分别贯穿插接在蓄水盒(32)的前后侧,所述蓄水盒(32)靠近直管(4)的一侧与直管(4)连通,两个所述弧形管(31)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进水孔(28),且进水孔(28)与弧形管(31)的底部靠近,所述弧形管(31)内转动安装有环形板(33),所述环形板(33)靠近进水孔(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取水罐(34),所述取水罐(34)与弧形管(31)相匹配,且取水罐(34)远离环形板(33)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条形的通孔(27),所述环形板(33)的另一侧均匀设有齿牙,所述蓄水盒(32)的顶部转动贯穿插接有转轴(35),所述转轴(35)位与环形板(33)齿牙所在一侧,所述转轴(35)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套接有齿轮(36),且齿轮(36)与齿牙啮合,所述转轴(35)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且连接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风杯(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凝胶保温船舶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5)整体呈环形,且隔热板(5)内设有两个弧形板(8),两个所述弧形板(8)对称分布在舱体(1)的前后侧,两个弧形板(8)相对的一侧均水平开设有多个凹槽(9),且凹槽(9)位于弧形板(8)下半部分,弧形板(8)两侧对应的所述隔热板(5)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22),且限位孔(22)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伦王明铭辛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