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胺氧化酶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催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胺氧化酶在催化潜手性氮杂环化合物去对称氧化反应合成手性亚胺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手性胺广泛存在于天然生物活性分子中,是重要的手性药物结构单元,也是制药、精细化工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重要合成前体。据估计,目前市场上约40%的手性药物都含有手性胺的结构砌块。例如,帕罗韦德(Paxlovid)是美国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冠口服药,它可将轻度或中度COVID
‑
19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约89%(Science,2021,374(6575):1586
‑
1593)。2021年12月22日,帕罗韦德获得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用来治疗新冠患者。帕罗韦德的药物活性组分是奈玛特韦(Nirmatrelvir),其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0003][0004]除此之外,波普瑞韦(boceprevir)和特拉匹韦(telaprevir)均是美国FDA批准的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药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胺氧化酶或其突变体在催化氮杂环化合物去对称氧化反应中的应用,所述单胺氧化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所述突变体是与SEQ ID No.1有90%以上同源性、且酶活力相比SEQ ID No.1提高的多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是选自下组的多肽:(1)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3位谷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16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62位精氨酸替换为赖氨酸;(2)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3位谷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16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62位精氨酸替换为赖氨酸,第316位酪氨酸替换为丝氨酸;(3)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3位谷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16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62位精氨酸替换为赖氨酸,第316位酪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383位天冬酰胺替换为组氨酸;(4)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7位苯丙氨酸替换为酪氨酸,第19位异亮氨酸替换为缬氨酸,第34位甘氨酸替换为苏氨酸;(5)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7位苯丙氨酸替换为酪氨酸,第19位异亮氨酸替换为缬氨酸,第34位甘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320位天冬氨酸替换为丝氨酸;(6)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34位甘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53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62位精氨酸替换为赖氨酸,第111位苏氨酸替换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甲硫氨酸替换为亮氨酸,第134位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148位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168位丙氨酸替换为脯氨酸,第182位丝氨酸替换为谷氨酸,第208位缬氨酸替换为异亮氨酸,第241位丝氨酸替换为半胱氨酸,第264位丝氨酸替换为甘氨酸,第278位丙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284位丝氨酸替换为天冬氨酸,第288位亮氨酸替换为缬氨酸,第311位天冬酰胺替换为丝氨酸,第313位异亮氨酸替换为缬氨酸,第314位丝氨酸替换为组氨酸,第316位酪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320位天冬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321位苏氨酸替换为脯氨酸,第329位谷氨酰胺替换为异亮氨酸,第342位异亮氨酸替换为缬氨酸,第361位甲硫氨酸替换为丙氨酸,第382位苯丙氨酸替换为丙氨酸,第383位天冬酰胺替换为组氨酸,第387位组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第422位酪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第462位丝氨酸替换为甘氨酸;(7)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53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8)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53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382位苯丙氨酸替换为丙氨酸;(9)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6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34位甘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62位精氨酸替换为赖氨酸;(10)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6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34位甘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62位精氨酸替换为赖氨酸,第342位异亮氨酸替换为缬氨酸,第462位丝氨酸替换为甘氨酸;(11)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53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111位苏氨酸替换为天冬酰胺,第134位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168位丙氨酸替换为脯氨酸;(12)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53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111位苏氨酸替换为天冬酰胺,第134位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168位丙氨酸替换为脯氨酸,第361位甲硫氨酸替换为丙氨酸;
(13)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53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111位苏氨酸替换为天冬酰胺,第134位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168位丙氨酸替换为脯氨酸,第313位异亮氨酸替换为缬氨酸;(14)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13位甲硫氨酸替换为亮氨酸,第134位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148位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314位丝氨酸替换为组氨酸,第329位谷氨酰胺替换为异亮氨酸,第387位组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15)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13位甲硫氨酸替换为亮氨酸,第134位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148位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第329位谷氨酰胺替换为异亮氨酸,第387位组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16)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82位丝氨酸替换为谷氨酸,第208位缬氨酸替换为异亮氨酸,第241位丝氨酸替换为半胱氨酸,第321位苏氨酸替换为脯氨酸;(17)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208位缬氨酸替换为异亮氨酸,第241位丝氨酸替换为半胱氨酸,第264位丝氨酸替换为甘氨酸;(18)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7位苯丙氨酸替换为酪氨酸,第13位谷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16位丙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19位异亮氨酸替换为缬氨酸,第34位甘氨酸替换为苏氨酸,第53位丙氨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鹏飞,钱小龙,戴忆思,张雄寅,张傲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百福安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