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磁阀控制气动阀专用逻辑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753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电磁阀控制气动阀专用逻辑控制模块,其特征是:由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1)、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2)、状态处理逻辑电路(3)和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构成;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状态处理逻辑电路(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的输入端和人/机界面接口;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人/机界面接口,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的输出端与连接现场气动阀输出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标准化高、界面清晰、编程简化、扩展方便及相互影响小等优点。广泛适用各种DCS系统和核电站的后级驱动系统。(*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电磁阀控制气动阀专用逻辑控制模块,适用于核电站后 级驱动机构的自动化逻辑控制。属于核电站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1000MW级核电机组一般由国外引进,其逻辑控制电路由外国公司 进行设计。电路的自动化逻辑控制装置均采用与门、或门、非门、记忆器等逻辑元 件构成,实现各种逻辑控制功能。但对于泵/风机等后级驱动级设备本体的逻辑控 制部分的设计,只是在总体的逻辑控制电路中设置一些基本的逻辑元件,这些基本 的逻辑单元釆用分散的非标准化设计、没有针对性,与各种过程逻辑控制功能,如 允许条件、保护功能、自动控制等功能连成一体,没有形成独立的、规范的、标准 的逻辑功能块。因此,难以区分哪些逻辑是驱动级设备外部的控制逻辑,哪些是驱 动级设备内部固有的逻辑,使得逻辑控制的界面不清晰,存在编程复杂、可移植性 差、使用不方便等缺陷。这给数字化控制系统DCS的实现和以后的运行维护带来 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后级驱动控制逻辑电路为分散式结构、 界面不清晰和可移植性差的缺点,提供一种独立的、方便移植的单电磁阀控制气动 阀专用逻辑控制模块。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单电磁阀控制气动阀专用逻辑控制模块,其结构特点是由输入指令处理逻辑 电路、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状态处理逻辑电路和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构成; 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的输入端与连接外部信号的输入端口连通、其信号输出端分 别连接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的一个信号输入端及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的信 号输入端;状态处理逻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被控设备的状态反馈信号、其信号输出 端分别连接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的一个 输入端和人/机界面接口 HMI: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人/机界面接 口 HMI,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的输出端与连接现场气动阀的输出端口连接。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的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包括RS触发器 Bl、与门C1 C6、或门D1 D5和非门El; RS触发器Bl的S输入端连接自动按 钮A1、R输入端连接手动按钮A2、其反相输出端连接与门Cl和C2的一个输入端、 其同相输出端连接至AUTO端口 A17及连接与门C3、 C4的一个输入端;与门Cl的一个输入端、或门D5的一个输入端与打开按钮A3连接,与门C2的一个输入端、 或门D5的一个输入端与关闭按钮A4连接;与门C3、 C4的一个输入端与自动打 开/关闭信号输入端口 A5连接,与门C1、 C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或门Dl连接与门 C5的一个输入端;与门C2、 C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或门D2的一个输入端,与门C5的输出端通过或门D3连接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的一个输入端,与门C6的输 出端通过或门D4连接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的一个输入端;或门D5的输出端连 接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的一个输入端;与门C5、 C6各有一个输入端连接允许 打开/关闭信号输入端口 A7,与门C5有一个输入端通过非门El与保护打开/关闭 信号输入端A6连接;或门D3、 D4各有一个输入端与保护打开/关闭输入信号端口 A6连接;所述自动按钮A1、手动按钮A2、打开按钮A3、关闭按钮A4设置在控 制器VDU中。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的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包括或门D6~ D8、延时器F1 F4、 RS触发器B2 B3、与门C7 C8、非门E2 E3;或门D6的 三个输入端分别与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及状态处理逻辑电路的一 个输出端连接,或门D7的三个输入端分别与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1的两个输出 端及状态处理逻辑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或门D6、 D7的输出端分别连接RS触 发器B2、 B3的R输入端,所述RS触发器B2、 B3的S输入端分别通过延时器Fl、 F2与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与门C7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气动阀 打开/关闭状态信号输入端A8,打开/关闭状态信号输入端A8通过非门E2、 E3连 接与门C8的两个输入端;RS触发器B2、 B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开故障信号输出端 A15、关故障信号输出端A14;与门C7、 C8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延时器F3、 F4连接 双"1"故障信号输出端A12、双"0"故障信号输出端A13;或门D8的四个输入端 分别连接B2的输出端、B3的输出端、F3的输出端、F4的输出端,或门D8的输出 端连接故障信号输出端All。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的状态处理逻辑电路由与门C9和与门C10 构成;打开/关闭信号输入端A8连接气动阀的状态检测端,与门C9、 C10的两个 输入端分别连接打开/关闭信号输入端A8和与门C8的输入端;与门C9的输出端 与全开信号输出端A10和或门D6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与门C10的输出端连接全关 信号输出端A9和或门D7的一个输入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的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由RS触发器B4 构成;RS触发器B4的S输入端连接或门D3的输出端和或门D7的输出端、R输 入端连接或门D4的输出端,RS触发器B4的输出端连接打开控制信号输出端A16T 和延时器F1的输入端,RS触发器B4的反相输出端连接延时器F2的输入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全开/全关电动阀门/挡板的典型的及固有的控制方式和相对固定 的动作逻辑标准化并形成驱动级标准逻辑块,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标准化程 度高,控制界面较清晰;2、控制逻辑编程工作简化,主要工作是设计可变逻辑, 做好标准逻辑块的接口工作;3、控制逻辑易于修改和扩展,相互影响小;4、可适 用于硬件结构不同的各种DCS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l,本实施例由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1、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2、 状态处理逻辑电路3和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构成;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1 的输入端与连接外部信号的输入端口连通、其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故障判断及处理 逻辑电路2的一个信号输入端及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状态处理 逻辑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被控设备的状态反馈信号、其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故障判 断及处理逻辑电路2的一个输入端、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的一个输入端和人/ 机界面接口 HMI;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人/机界面接口 HMI, 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的输出端与连接现场气动阀的输出端口连接。参见图3,所述的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1包括RS触发器Bl、与门C1 C6、 或门D1 D4和非门El; RS触发器Bl的S输入端连接自动按钮Al、 R输入端连 接手动按钮A2、其反相输出端连接与门Cl和C2的一个输入端、其同相输出端连 接至AUTO端口 A17及连接与门C3、 C4的一个输入端;与门C1的一个输入端、 或门D5的一个输入端与打开按钮A3连接,与门C2的一个输入端、或门D5的一 个输入端与关闭按钮A4连接;与门C3、 C4的一个输入端与自动打开/关闭信号输 入端口 A5连接,其中,C3可输入自动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电磁阀控制气动阀专用逻辑控制模块,其特征是:由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1)、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2)、状态处理逻辑电路(3)和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构成;输入指令处理逻辑电路(1)的输入端与连接外部信号的输入端口连通、其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2)的一个信号输入端及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状态处理逻辑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被控设备的状态反馈信号、其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2)的一个输入端、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的一个输入端和人/机界面接口(HMI);故障判断及处理逻辑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人/机界面接口(HMI),输出指令生成逻辑电路(4)的输出端与连接现场气动阀的输出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穗伍广俭罗颖坚薛沛华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