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464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包括稳定架和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两侧、稳定架两侧的顶部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稳定架两侧与背面均安装有气囊袋,所述气囊袋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挂绳,且气囊袋与稳定架之间通过挂绳与挂环固定安装,所述稳定架顶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正面通过翻转块翻转安装有翻转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充气泵对气囊袋进行充气,对稳定架内部的控制系统箱进行缓震保护,且通过承载座两侧安装的装载箱与配重块,在该缓震稳定结构与船身固定安装的同时增加缓震稳定结构底部的重量,从而提升该缓震稳定结构的稳定效果。震稳定结构的稳定效果。震稳定结构的稳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船内部缓震稳定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船是一种可以无需遥控,借助精确卫星定位和自身传感即可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航行的全自动水面机器人。在无人
,有关无人船的研究探索也在进行之中,那些漂泊在海上的船只未来或许将迈入无人化时代。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对此态度乐观。作为全球最大引擎制造商和造船供应商之一,该公司决心将无人操控交通工具更进一步发展,研发远洋无人船。
[0003]现有的缓震稳定结构在使用时,采用缓冲橡胶垫进行缓冲,缓冲方式较单一,且稳定性较差,影响无人船控制系统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缓震稳定结构在使用时,采用缓冲橡胶垫进行缓冲,缓冲方式较单一,且稳定性较差,影响无人船控制系统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包括稳定架和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固定安装在稳定架内部的底部,所述承载座两侧安装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架底部正面与背面均安装有焊接垫板,所述焊接垫板顶部固定安装有蓄水机构,所述承载座两侧、稳定架两侧的顶部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稳定架两侧与背面均安装有气囊袋,所述气囊袋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挂绳,且气囊袋与稳定架之间通过挂绳与挂环固定安装,所述稳定架顶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正面通过翻转块翻转安装有翻转板。
[0006]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装载箱和配重块,所述装载箱固定安装在承载座两侧的底部,且其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配重块放置在装载箱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蓄水机构包括蓄水罐和导水管,所述蓄水罐一端与导水管对接安装,且导水管一端与输水机构连接安装。
[0008]优选的,所述承载座底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部固定安装有充气泵。
[0009]优选的,所述充气泵一端贯穿安装箱安装有导气管,且导气管与气囊袋之间通过多组分支管对接安装。
[0010]优选的,所述承载座顶部安装有控制系统箱,所述防撞板内壁上安装有防撞垫层,且防撞板内部控制系统箱顶部安装有操作台。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充气泵对气囊袋进行充气,对稳定架内部的控制系统箱进行缓震保护,且通过承载座两侧安装的装载箱与配重块,在该缓
震稳定结构与船身固定安装的同时增加缓震稳定结构底部的重量,从而提升该缓震稳定结构的稳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中安装箱位置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3中安装箱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1中翻转块位置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图1中挂环位置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稳定架;101、承载座;102、装载箱;103、配重块;104、蓄水罐;105、导水管;106、安装箱;107、导气管;108、焊接垫板;109、气囊袋;110、挂绳;111、挂环;112、分支管;113、充气泵;114、限位板;115、防撞板;116、防撞垫层;117、翻转块;118、翻转板;119、控制系统箱;120、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7,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包括稳定架100和承载座101,承载座101固定安装在稳定架100内部的底部,承载座101两侧安装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包括装载箱102和配重块103,装载箱102固定安装在承载座101两侧的底部,且其内部开设有放置槽,配重块103放置在装载箱102内部,稳定架100底部正面与背面均安装有焊接垫板108,焊接垫板108顶部固定安装有蓄水机构,蓄水机构包括蓄水罐104和导水管105,蓄水罐104一端与导水管105对接安装,且导水管105一端与输水机构连接安装,承载座101两侧、稳定架100两侧的顶部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挂环111,稳定架100两侧与背面均安装有气囊袋109,气囊袋109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挂绳110,且气囊袋109与稳定架100之间通过挂绳110与挂环111固定安装,保证气囊袋109对稳定架100侧面的防护效果;
[0023]承载座101底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有安装箱106,安装箱106内部固定安装有充气泵113,充气泵113一端贯穿安装箱106安装有导气管107,且导气管107与气囊袋109之间通过多组分支管112对接安装,稳定架100顶部安装有限位板114,限位板114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防撞板115,防撞板115正面通过翻转块117翻转安装有翻转板118,承载座101顶部安装有控制系统箱119,防撞板115内壁上安装有防撞垫层116,且防撞板115内部控制系统箱119顶部安装有操作台120,通过充气泵113对气囊袋109进行充气,对稳定架100内部的控制系
统箱119进行缓震保护,且通过承载座101两侧安装的装载箱102与配重块103,在该缓震稳定结构与船身固定安装的同时增加缓震稳定结构底部的重量,从而提升该缓震稳定结构的稳定效果。
[0024]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将控制系统箱119安装在承载座101顶部稳定架100内部,通过翻转块117使翻转板118翻转,从而对操作台120进行限位控制,其次,通过充气泵113、导气管107和分支管112对稳定架100两侧与背面的气囊袋109进行充气,达到对控制系统的缓冲防撞击效果,最后,通过根据天气等因素判断出海天气,并选取适合的配重块103放置入装载箱102内部,增加该稳定架100底部的重量,并通过水泵对两组蓄水罐104内部进行导水,辅助增加稳定架100的重量,保证该稳定架100底部的稳定效果。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包括稳定架(100)和承载座(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01)固定安装在稳定架(100)内部的底部,所述承载座(101)两侧安装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架(100)底部正面与背面均安装有焊接垫板(108),所述焊接垫板(108)顶部固定安装有蓄水机构,所述承载座(101)两侧、稳定架(100)两侧的顶部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挂环(111),所述稳定架(100)两侧与背面均安装有气囊袋(109),所述气囊袋(109)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挂绳(110),且气囊袋(109)与稳定架(100)之间通过挂绳(110)与挂环(111)固定安装,所述稳定架(100)顶部安装有限位板(114),所述限位板(114)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防撞板(115),所述防撞板(115)正面通过翻转块(117)翻转安装有翻转板(1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控制系统缓震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装载箱(102)和配重块(103),所述装载箱(102)固定安装在承载座(101)两侧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春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水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