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客流分流引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444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客流分流引导系统,客流分流引导系统包括服务器,还包括引导模块、感应模块、客流采集模块,服务器分别与引导模块、感应模块和客流采集模块连接;客流检测模块用于对车厢和车站站点的客流量进行检测,并配合引导模块对各个乘客进行分流引导;感应模块用于对乘客的移动终端进行感应,以获取移动终端的定位数据,并配合引导模块进行引导;引导模块用于对乘客进行引导分流,以引导乘客乘车和离开车站站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搭建感应模块与引导单元的硬件传输环境,以实现引导模块与感应模块的协同配合,使整个系统能基于乘客的当前位置,并在实时位置的基础上执行对乘客进行引导。置的基础上执行对乘客进行引导。置的基础上执行对乘客进行引导。

A passenger flow diversion guidance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客流分流引导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客流分流引导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受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特点影响,轨道交通也存在明显的高、低峰期以及客流大小受人口密集程度等影响,存在分布不均等特点。部分特大、大型城市经常出现高峰限流、排长队、车厢拥挤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乘客对此怨声载道,而且长久下去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
[0003]如CN114004486A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客流调度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和设备,目前城市地铁的限流解决方案为调度系统人工放行,无法安全、有效地对整体客流人数进行综合评估和科学放行。目前,“车挤站空”的车站采取限流措施,属于配合大客流车站采取限流措施,特别是一些大客流的换乘车站,目的是为了均衡线路各车站的客流,防止车厢过早满载,让后续车站的乘客也可以有序乘车,确保每个车站都有部分乘客能够上车。上述方案的缺点包括:缺少大数据支持,或者不能准确知道站厅有多少人,车上还能乘坐多少人;没有自动化的限流设备;人工限流,耗费人力资源,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客流分流引导系统,所述客流分流引导系统包括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模块、感应模块、客流采集模块,所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引导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和所述客流采集模块连接;所述客流检测模块用于对车厢和车站站点的客流量进行检测,并配合所述引导模块对各个乘客进行分流引导;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对乘客的移动终端进行感应,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数据,并配合所述引导模块进行引导;所述引导模块用于对所述乘客进行引导分流,以引导乘客乘车和离开车站站台;所述客流采集模块包括车站采样单元、车厢采集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车站采样单元用于对所述车站客流进行采样,以对进站或候车的客流量进行采集;所述车厢采集单元用于对车厢中的客流进行采集,以实现对车厢中的载客量状况采集;所述车站采样单元包括采样探头和数据存储器,所述采样探头用于采集所述车站的视频数据,以获取所述车站入口的客流量;所述数据存储器用于对所述采样探头的视频数据进行存储;所述车厢采集单元包括采集探头和数据传输器,所述采集探头用于采集所述车厢内部人流量的视频数据,以获取所述车厢内部的实时载客量;所述数据传输器用于将所述采集探头所采集的视频数据向所述服务器进行传输;所述分析单元获取所述车厢和所述车站站台中的视频数据,并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出所述车站站点的乘客数量M2和车厢中的乘客数量M1,所述分析单元根据下式计算第k个车站站点的客流移动指数Passenger
k
:式中,C为车站站点的疏散通道数量;N
i
为第k个车站站点疏散通道的通过比例,由车站站台直接取得;B
i
为第k个车站站点疏散通道的最小宽度,其值根据车站站点的实际情况取得;η为修正系数,其值与疏散通道的类型有关;V
k
为第k个车站站点疏散通道的移动速度,满足:式中,D
max
为车站站点的下车位置与出站口的最大距离值;T
k
为疏散时间,满足:式中,M1为到站车辆上乘客的总数量,其值与到站车辆的类型有关;M2为车站站点的站内己有乘客数量及工作人员数量的和,其值取客流高峰时的最大乘客数量值;S1为楼梯的疏散能力;S2为自动扶梯的疏散能力;b为自动扶梯的宽度;H为车站站点的楼梯宽度之和;N为车站站点的k个车站站点疏散通道中自动扶梯的数量;若所述客流移动指数超过监测阈值,则通过引导模块对乘客进行分流引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客流分流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感应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于对所述乘客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樱卢俊文朱顺痣吴克寿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