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444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杯蕈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桑枝60~80份、废菌包15~20份、中药渣3~6份、腐熟羊粪8~12份、麦麸5~8份、玉米芯2~4份、牡蛎壳粉0.5~1.5份、石膏1~2份、海藻素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大杯蕈生长过程中的营养所需,同时促进大杯蕈的生长,提高其抗病性和抗逆性,所得的大杯蕈个头大、叶片厚、重量重,营养价值高。营养价值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杯蕈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杯蕈(Clitoeybe maxima)又名猪肚菇、大杯伞,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杯伞属,是近年驯化栽培成功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其子实体具清脆、爽嫩、鲜美的口感,菌盖中氨基酸含量为干物质的17%左右,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较一般食用菌要高,此外,还含有若干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钴、钡、铜、锌及磷、铁、钙等,其中多数元素对于调节人体营养平衡、促进代谢、提供机能等方面,有着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0003]目前,大杯蕈在栽培时一般以棉籽壳、木屑或稻草堆制发酵后的袋装熟料为主料,附加一些大粪、糠料等原料,虽然成本较低,但营养成分较低,所产的大杯蕈个头小、叶片薄、重量轻、生长慢、抗病能力差,从而大大降低了大杯蕈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显著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桑枝 60~80份、废菌包15~20份、中药渣3~6份、腐熟羊粪8~12份、麦麸5~8份、玉米芯2~4份、牡蛎壳粉0.5~1.5份、石膏1~2份、海藻素3~5份。
[0006]作为本方案的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桑枝 60份、废菌包15份、中药渣3份、腐熟羊粪8份、麦麸5份、玉米芯2份、牡蛎壳粉0.5份、石膏1份、海藻素3份。
[0007]作为本方案的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桑枝80份、废菌包20份、中药渣6份、腐熟羊粪12份、麦麸8份、玉米芯4份、牡蛎壳粉1.5份、石膏2份、海藻素5份。
[0008]作为本方案的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桑枝 70份、废菌包17.5份、中药渣4.5份、腐熟羊粪10份、麦麸6.5份、玉米芯3份、牡蛎壳粉1份、石膏1.5份、海藻素4份。
[0009]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地的设计,废菌包为种植完杏鲍菇、秀珍菇或平菇的废菌包。
[0010]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地的设计,中药渣为药材均为植物类的补益类经方经水提后所得的药渣。如四物汤、参芪地黄汤、六位地黄丸等。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废菌包与中药渣置于汽爆罐内,先通入氮气至汽爆罐内压力为0.5~1.5MPa,200℃爆破处理10~15min,然后迅速通入蒸汽至汽爆罐内压力为3~5MPa,蒸汽爆破处理3~5min后,干燥至含水率在10%左右,得混合物;S2、将桑枝、麦麸、玉米芯粉碎至5~10目后,与腐熟羊粪、牡蛎壳粉、石膏、海藻素、所得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即得。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满足大杯蕈生长过程中的营养所需,同时促进大杯蕈的生长,提高其抗病性和抗逆性,所得的大杯蕈个头大、叶片厚、重量重,营养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实施例1按重量份称取:桑枝 60份、废菌包15份、中药渣3份、腐熟羊粪8份、麦麸5份、玉米芯2份、牡蛎壳粉0.5份、石膏1份、海藻素3份;将称取的废菌包与中药渣置于汽爆罐内,先通入氮气至汽爆罐内压力为0.5MPa,200℃爆破处理15min,然后迅速通入蒸汽至汽爆罐内压力为3MPa,蒸汽爆破处理5min后,干燥至含水率在10%左右,得混合物;然后将桑枝、麦麸、玉米芯粉碎至5~10目后,与腐熟羊粪、牡蛎壳粉、石膏、海藻素、所得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即得。其中,废菌包为种植完杏鲍菇的废菌包。中药渣为四物汤经水提后所得的药渣。
[0015]实施例2按重量份称取:桑枝80份、废菌包20份、中药渣6份、腐熟羊粪12份、麦麸8份、玉米芯4份、牡蛎壳粉1.5份、石膏2份、海藻素5份;将称取的废菌包与中药渣置于汽爆罐内,先通入氮气至汽爆罐内压力为1.5MPa,200℃爆破处理10min,然后迅速通入蒸汽至汽爆罐内压力为5MPa,蒸汽爆破处理3min后,干燥至含水率在10%左右,得混合物;然后将桑枝、麦麸、玉米芯粉碎至5~10目后,与腐熟羊粪、牡蛎壳粉、石膏、海藻素、所得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即得。其中,废菌包为种植完秀珍菇的废菌包。中药渣为参芪地黄汤经水提后所得的药渣。
[0016]实施例3按重量份称取:桑枝 70份、废菌包17.5份、中药渣4.5份、腐熟羊粪10份、麦麸6.5份、玉米芯3份、牡蛎壳粉1份、石膏1.5份、海藻素4份;将称取的废菌包与中药渣置于汽爆罐内,先通入氮气至汽爆罐内压力为1MPa,200℃爆破处理12.5min,然后迅速通入蒸汽至汽爆罐内压力为4MPa,蒸汽爆破处理4min后,干燥至含水率在10%左右,得混合物;然后将桑枝、麦麸、玉米芯粉碎至5~10目后,与腐熟羊粪、牡蛎壳粉、石膏、海藻素、所得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即得。其中,废菌包为种植完杏鲍菇、秀珍菇或平菇的废菌包。中药渣为六位地黄丸经水提后所得的药渣。
[0017]经试验发现,将本专利技术的栽培袋料运用于大杯蕈栽培时,栽培20天即出菇,生长迅速、出菇量大、鲜菇柔软、个头大、叶片较厚,连续采收时间在5个月左右,烂菇发生率低于1%。
[0018]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桑枝 60~80份、废菌包15~20份、中药渣3~6份、腐熟羊粪8~12份、麦麸5~8份、玉米芯2~4份、牡蛎壳粉0.5~1.5份、石膏1~2份、海藻素3~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桑枝 60份、废菌包15份、中药渣3份、腐熟羊粪8份、麦麸5份、玉米芯2份、牡蛎壳粉0.5份、石膏1份、海藻素3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桑枝80份、废菌包20份、中药渣6份、腐熟羊粪12份、麦麸8份、玉米芯4份、牡蛎壳粉1.5份、石膏2份、海藻素5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袋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所得:桑枝 70份、废菌包17.5份、中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为周思菊赵晓美周宾秦和生张志林黄春红李家文吴永琼谢振奖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