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31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包括集成功率放大器,所述集成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微带线一端,第一微带线另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10耦合射频输入信号,集成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微带线一端,第二微带线另一端连接第三微带线一端,第三微带线另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16输出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的特征阻抗为50Ω,第二微带线的特征阻抗为12.5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小型化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易于调试,一致性好,满足功率放大器小型化的应用需求。满足功率放大器小型化的应用需求。满足功率放大器小型化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


[0001]本技术涉及视频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

技术介绍

[0002]功率放大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重要部件。它的作用在于把经过调制后的信号放大到一个足够大的功率电平,最后经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把信号向空间辐射出去。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系统的作用距离、体积、功耗与成本。
[0003]便携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机载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和综合化发展趋势对功率放大器提出了小型化需求。相对现有的射频通信链路,大功率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入输出阻抗往往偏小,需进行阻抗匹配设计。往往在功率放大器模块内部完成输入输出匹配设计需要更大的芯片面积,不可避免会增加功率放大器的昂贵生产成本。为了降低匹配电路的实现难度,芯片厂商设计的外围匹配电路尺寸往往偏大,而且复杂,无法满足功率放大器小型化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包括集成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微带线一端,第一微带线另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10耦合射频输入信号,集成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微带线一端,第二微带线另一端连接第三微带线一端,第三微带线另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16输出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的特征阻抗为50Ω,第二微带线的特征阻抗为12.5Ω。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微带线的一另端连接电容C17一端,电容C17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微带线的一另端连接电容C18一端,电容C18另一端接地。
[0008]进一步的,所述贴片式功放大器集成封装为0402规格。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集成功率放大器为YP2233。
[0010]进一步的,所述YP2233的1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电感L2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4一端 、电容C8一端、电容C9一端、电容C5一端、电容C6一端、电容C7一端、电感L3一端、直流5V,所述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电感L2另一端连接YP2233的2引脚,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另一端、YP2233的13引脚,所述电容C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9另一端、电容C7一端,所述电容C5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感L3另一端连接第二微带线一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YP2233的6引脚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容C14一端、电容C15一端、电阻R2一端、YP2233的7引脚、直流5V,所述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分别接地。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一端、电容C11一端、电容C12一端、
功率放大器U1的4引脚,所述电阻R3另一端连接电阻R1一端,所述电容C11另一端连接第一微带线一端,所述电容C12另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一端、电容C13一端、功率放大器U1的8引脚,所述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所述电容C13另一端连接功率放大器U1的7引脚。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小型化输入输出匹配电路,采用贴片式功率放大器将射频信号经隔直电容后通过50Ω阻抗微带线输入到功率放大器射频输入端,射频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由功率放大器射输出端将放大信号依次通过12.5Ω和50Ω阻抗微带线,经隔直电容后输出,其电路结构简单,易于调试,一致性好,满足功率放大器小型化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实施例1
[0021]参考图1,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包括功率放大器U1,所述功率放大器U1为YP2233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U1的2引脚和3引脚均连接第一微带线一端,第一微带线另一端连接电容C10一端,电容C10另一端连接射频信号输入端,所述功率放大器U1的9引脚、10引脚、11引脚和12引脚均连接第二微带线一端,第二微带线另一端连接第三微带线一端,第三微带线另一端连接电容C16一端,电容C16另一端连接射频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的阻值均为50Ω,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阻值为12.5Ω,射频信号由RF IN输入,信号经隔直电容C10后通过50Ω阻抗微带线输入到功率放大器射频输入端,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由功率放大器射输出端将放大信号依次通过12.5Ω和50Ω阻抗微带线,经隔直电容C6后由RF OUT输出,所述的电容C10和电容C16的电容量均为30pF。
[0022]实施例2
[0023]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
[0024]进一步的,具体结构如下:
[0025]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电容C9一端、电感L3一端、电容C4一端、电感L2一端、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功率放大器U1的1引脚,所述电容C9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3另一端连接第二微带线一端,所述电
容C4另一端连接功率放大器U1的13引脚并接地,所述电感L2另一端连接功率放大器U1的16引脚,所述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并接地,所述电容C9另一端连接电容C8一端、电容C7一端、电容C6一端、电容C5一端,所述电容C5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8另一端连接电容C4一端,由外部第一电源输入端提供5V供电,通过LC滤波电路后输入到功率放大器的供电端,其中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分别过滤低频交流和高频交流。
[0026]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电容C14一端、电容C15一端、电阻R1一端、电阻R2一端,所述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R1另一端连接功率放大器U1的6引脚,所述电阻R2另一端连接功率放大器U1的7引脚,所述电容C1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一端、电容C11一端、电容C12一端、功率放大器U1的4引脚,所述电阻R3另一端连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包括集成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微带线一端,第一微带线另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10耦合射频输入信号,集成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微带线一端,第二微带线另一端连接第三微带线一端,第三微带线另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16输出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的特征阻抗为50Ω,第二微带线的特征阻抗为12.5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带线一另端连接电容C17一端,电容C17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微带线一另端连接电容C18一端,电容C18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式功放大器集成封装为0402规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功率放大器为YP22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贴片式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P2233的1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电感L2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4一端 、电容C8一端、电容C9一端、电容C5一端、电容C6一端、电容C7一端、电感L3一端、直流5V,所述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容C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佑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汇力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