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AC-DC双组输出的变压器直接驱动LED灯管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205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采用A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AC

DC双组输出的变压器直接驱动LED灯管的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AC

DC双组输出的变压器直接驱动LED灯管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示,现有MNT产品AC

DC转换器(即:将市用50HZ/220V工频交流电通过AC

DC转换器进行电压转换之后生成一组或是多组直流电,该AC

DC转换器为现在成熟技术)的变压器T1采用单组输出电压Vout如:18.5V直接供给一6串N并LED灯管供电,变压器T1输出除了供给LED灯管驱动之外,还要供给主板转5V DC

DC工作,而DC

DC IC输入Vin工作电压通常推荐设计在24V以内,且DC

DC输入电压越高,待机转换效率越差,故通常需要请自制LCM单位将LED灯管LB设计成6串N并结构(6串N并LED灯管:每一灯串由6颗发光二极管按顺序串联而成,总共有N个LED灯串,如:21.5寸液晶面板Panel,当N=8时,即:LED灯管为6串8并,LED灯管工作时需要的电压如:18V),而外购的液晶面板Panel产品需要兼顾他们不同客户机种应用,无法配合将LED灯管LB也设计成6串N并结构,如:外购21.5寸Panel的LED灯管通常会采用:8串4并结构设计,LED灯管工作时需要的电压如:36V,针对外购液晶面板Panel,对应的LED灯管驱动电路通常会采用Converter Boost升压电路进行驱动LED灯管工作。
[0003]如图2所示,AC

DC转换器的变压器T1采用单组输出电压Vout如:19V,该19V直流电作为Converter Boost升压电路供电输入电压,该19V电压经过电感L1、开关MOS管Q1、升压整流二极管D1等Converter器件进行升压之后生成一如36V电压给8串4并LED灯管工作,19V电压同时作为DC

DC供电输入电压,由DC

DC输出端生成一如5V直流电给主板电路进行供电。
[0004]可见,现有24寸以内MNT产品采用变压器单组直推方案进行设计,变压器输出除了供给LED灯管驱动之外,还要供给主板转5V DC

DC工作,而DC

DC IC输入Vin工作电压通常推荐设计在24V以内,且DC

DC输入电压越高,待机转换效率越差,故通常需要请自制LCM单位将LB设计成6串N并架构,LB电压在19V以内,而外购的Panel产品需要兼顾他们不同客户机种应用,无法配合将LB也设计成6串N并架构,故OEM客户采用外购Panel时,基本仍然采用Converter Boost升压架构来驱动LED灯管,但该Converter电路存在如下缺点:1、电能转换效率仅有88%

93%,2、每片Converter电路板的BOM材料成本至少在3.5人民币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AC

DC双组输出的变压器直接驱动LED灯管的驱动电路。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采用AC

DC双组输出的变压器直接驱动LED灯管的驱动电路,其包括AC

DC转换器初级侧电路、变压器T1、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可控稳压源U2和光耦U3;市用交
流电如:电压为220V工频交流电接入AC

DC转换器初级侧电路的输入端,AC

DC转换器初级侧电路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侧绕组NP,变压器T1的次级侧具有第一绕组NS1和第二绕组NS2,第一绕组NS1的异名端(非打点端)连接第二绕组NS2的同名端(打点端);第一绕组NS1的同名端(打点端)连接输出整流二极管D1阳极,输出整流二极管D1阴极分别与电解电容C1正极、光耦输入电阻R5一端、反馈取样上拉电阻R1一端及LED灯管的输入端电连接;LED灯管的输出端连接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的FB1、FB2、FB3、FB4的电流反馈引脚,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控制LED灯管工作时的电流大小,从而达到控制液显示画面的平均亮度;
[0008]变压器T1的第二绕组NS2同名端(打点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阴极分别与电解电容C2正极、电容C4的一端以及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Vcc进行电连接;
[0009]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的COMP反馈引脚与一电阻R3一端电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取样反馈上拉电阻R1另一端、反馈下拉电阻R2一端、RC频率补偿电容C3一端、可控稳压源U2的参考端R电连接;下拉电阻R2另一端、可控稳压源U2的阳级端A连接次级地;可控稳压源U2的阴极端K与RC频率补偿电阻R4一端、光耦U3次级侧输入端内部的发光二极管阴极电连接;RC频率补偿电阻R4另一端与电容C3另一端电连接;
[0010]光耦U3次级侧输入端内部的发光二极管阳极与电阻R5另一端电连接;光耦U3内部初级侧输出端晶体管的集电极与AC

DC转换器初级侧电路内部PWM控制芯片的反馈引脚电连接,光耦U3内部初级侧输出端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电解电容C1的负极、电解电容C2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接次级地。
[0011]二极管D1和电解电容C1为变压器T1的次级侧第一绕组NS1同名端输出的整流滤波电路,经该二极管D1和电解电容C1进行整流滤波之后,生成第一组直流电压(如:Vout=36V)供给LED灯管工作。
[0012]进一步地,LED灯管为至少包含两个LED灯串;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控制各LED灯管内部的各LED灯串电流大小及各灯串之间电流均匀度。
[0013]进一步地, LED灯管为单反馈输出LED灯管,对应的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采用单电流取样反馈的控制芯片。
[0014]具体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LED灯管包括LED1、LED2、LED3、LED4灯串;电解电容C1正端电连接LED1、LED2、LED3、LED4灯串的输入端。
[0015]进一步地,,二极管D2和电解电容C2为变压器T1的次级侧第二绕组NS2同名端输出的整流滤波电路,经该二极管D2和电解电容C2进行整流滤波之后,生成第二组直流电压。
[0016]进一步地,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还至少包括:EN引脚接收来自主板电路的一开关ON/OFF信号,用来控制该芯片工作与否;PWM引脚接收主板电路的一PWM调光信号,用来控制液晶显示画面亮与暗;Iset引脚外接一电阻R6一端,R6电阻另一端接次级地,Iset引脚用来设置LED灯管工作时的最大电流;
[0017]进一步地,可控稳压源U2采用TL431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AC

DC双组输出的变压器直接驱动LED灯管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AC

DC转换器初级侧电路、变压器T1、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可控稳压源U2和光耦U3;市用交流电接入AC

DC转换器初级侧电路的输入端,AC

DC转换器初级侧电路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侧绕组NP,变压器T1的次级侧具有第一绕组NS1和第二绕组NS2,第一绕组NS1的异名端连接第二绕组NS2的同名端;第一绕组NS1的同名端连接二极管D1阳极,二极管D1阴极分别与电解电容C1正极、光耦输入电阻R5一端、反馈取样上拉电阻R1一端及LED灯管的输入端电连接;LED灯管的输出端连接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的FB1、FB2、FB3、FB4的电流反馈引脚,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控制LED灯管工作时的电流大小,从而达到控制液显示画面的平均亮度;变压器T1的第二绕组NS2同名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阴极分别与电容C2正极、电容C4的一端以及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Vcc进行电连接;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的COMP反馈引脚与一电阻R3一端电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取样反馈上拉电阻R1另一端、反馈下拉电阻R2一端、RC频率补偿电容C3一端、可控稳压源U2的参考端R电连接;下拉电阻R2另一端、可控稳压源U2的阳级端A连接次级地;可控稳压源U2的阴极端K与RC频率补偿电阻R4一端、光耦U3次级侧输入端内部的发光二极管阴极电连接;RC频率补偿电阻R4另一端与电容C3另一端电连接;光耦U3次级侧输入端内部的发光二极管阳极与电阻R5另一端电连接;光耦U3内部初级侧输出端晶体管的集电极与AC

DC转换器初级侧电路内部PWM控制芯片的反馈引脚电连接,光耦U3内部初级侧输出端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电解电容C1的负极、电解电容C2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接次级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AC

DC双组输出的变压器直接驱动LED灯管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LED灯管为至少包含两个LED灯串;LED灯管电压电流控制芯片U1控制各LED灯管内部的各LED灯串电流大小及各灯串之间电流均匀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祚尚王舜弘
申请(专利权)人:冠捷电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