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节、折叠式臂架和工程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13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臂节、折叠式臂架和工程机械设备,所述臂节(100)包括:纤维复材臂本体(1),包括沿横向间隔对置的两个臂本体侧壁;和金属过渡连接件(2),包括沿横向间隔对置的两个连接件侧板部(21)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的至少一个连接件盖板部(22);其中,所述金属过渡连接件(2)通过两个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分别与两个所述臂本体侧壁相互固定以固定连接在所述纤维复材臂本体(1)的轴向外端部。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臂节,既能降低制作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提高臂架中相邻臂节铰接位置处的结构稳定性,又能有效加强臂架抗扭和抗侧载能力,从而更全面地提升臂架性能。能。能。

Boom section, folding boom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臂节、折叠式臂架和工程机械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臂节、折叠式臂架和工程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臂架作为工程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承力结构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机技术水平,其中,臂架单位长度重量越轻,整机性能越好。而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文中简称为“纤维复材”)由于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疲劳性能好、破损安全性好、阻尼减振性能好、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在臂架轻量化设计和制造中取得明显效果,因此纤维复材臂架已成为臂架轻量化的主流方向。
[0003]现有的纤维复材臂架通过不断改进,制作工艺上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简化,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相邻臂节的铰接位置处的结构不易松动,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延长。但对于纤维复材臂架的抗扭和抗侧载能力较弱的问题,至今仍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种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臂节、折叠式臂架和工程机械设备,既能降低臂节的制作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提高臂架中相邻臂节的铰接位置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臂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臂节(100)包括:纤维复材臂本体(1),包括沿横向间隔对置的两个臂本体侧壁;和金属过渡连接件(2),包括沿横向间隔对置的两个连接件侧板部(21)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的至少一个连接件盖板部(22);其中,所述金属过渡连接件(2)通过两个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分别与两个所述臂本体侧壁相互固定以固定连接在所述纤维复材臂本体(1)的轴向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过渡连接件(2)为嵌套件且包括由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盖板部(22)和两个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共同限定而成的连接件嵌套腔,所述纤维复材臂本体(1)的轴向外端部嵌套在所述连接件嵌套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过渡连接件(2)包括沿竖向间隔对置的两个所述连接件盖板部(22),位于上方的所述连接件盖板部(22)的横向两侧边缘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各自的上边缘,位于下方的所述连接件盖板部(22)的横向两侧边缘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各自的下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包括与所述臂本体侧壁相互固定的侧板部内连接段和连接在所述侧板部内连接段的外端的侧板部外连接段,所述连接件盖板部(22)包括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各自的所述侧板部内连接段的盖板部内连接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盖板部内连接段的外端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各自的所述侧板部外连接段的盖板部外连接段;其中,所述侧板部内连接段和所述盖板部内连接段均沿所述纤维复材臂本体(1)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侧板部外连接段和所述盖板部外连接段均以倾斜于所述纤维复材臂本体(1)的轴向的方向弯曲延伸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盖板部(22)设有减重孔(221)和/或减重缺口(2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设有侧板部固定孔(211),所述臂本体侧壁在沿所述纤维复材臂本体(1)的轴向的外端部上设有与所述侧板部固定孔(211)对位连通的臂本体固定孔(11),所述臂节(100)包括成组设置的轴套(3)和压环(4),所述轴套(3)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为轴套限位端部和轴套穿插端部,所述轴套限位端部的外周壁形成有径向向外伸出的环形止口部(31);其中,所述轴套(3)穿连对位连通的所述臂本体固定孔(11)和所述侧板部固定孔(211),所述压环(4)套接于所述轴套穿插端部,所述连接件侧板部(21)和所述臂本体侧壁压接在所述环形止口部(31)和所述压环(4)之间。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玲刘延斌蒋凯歌李佳源杨吉顺徐蔡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