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及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341306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2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提供一基板,包括相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在基板的侧面上制备一层光刻胶;在光刻胶远离基板的一侧制备至少两条间隔设置的条状结构,条状结构的两端延伸方向与光刻胶的两端延伸方向一致;弯折光刻胶,光刻胶部分贴附于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去除未被条状结构覆盖的光刻胶;在第一表面、侧面、第二表面上制备一层金属层;去除条状结构以及覆盖条状结构的金属层,在第一表面、侧面以及第二表面上形成至少两条间隔设置的金属走线。上形成至少两条间隔设置的金属走线。上形成至少两条间隔设置的金属走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及显示面板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极窄边框、零缝拼接等新型显示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前者可以给用户带来炫酷的科技体验,后者是Mini/Micro LED的大尺寸化的重要技术路线,两者均具有极高的商业开发价值。想要实现此类技术,就要在显示面板设计时,将fanout(扇出区),bonding lead(绑定引线)等非显示区域由传统的面板正面转移到面板背面,正面的AA(显示)区线路与背面的bonding(绑定)等线路再通过跨越玻璃侧面的U形连线连接。U形面布线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激光雕刻,银浆印刷等,但在实践中遇到的良率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短期内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0003]光刻工艺在集成电路的制造中的稳定性和便捷性已经经过大量的验证,但目前市面上的曝光机均为平面产品设计,其灯源系统,对位系统,平台系统均无法完成U形面的曝光。部分针对性的设计尝试:如基板平台旋转,光源旋转,U形光源等在实验过程中同样遇到难以克服的问题:曝光不均,景深难以控制,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及显示面板,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良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06]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相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
[0007]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侧面上制备一层光刻胶,所述光刻胶的一端自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交界处延伸,所述光刻胶的另一端自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交界处延伸;
[0008]在所述光刻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制备至少两条间隔设置的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的两端延伸方向与所述光刻胶的两端延伸方向一致;
[0009]弯折所述光刻胶,所述光刻胶部分贴附于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
[0010]去除未被所述条状结构覆盖的所述光刻胶;
[0011]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侧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制备一层金属层;
[0012]去除所述条状结构以及覆盖所述条状结构的金属层,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侧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至少两条间隔设置的金属走线。
[0013]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设有第一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侧面的边缘处,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设有第二走线,所述第二走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侧面的边缘处,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电性连接。
[0014]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去除未被所述条状结构覆盖的所述光
刻胶的步骤后,所述条状结构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走线之间、所述条状结构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走线之间。
[0015]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铜、银、金中的至少一种。
[0016]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激光剥离技术去除所述条状结构以及覆盖所述条状结构的金属层。
[0017]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光刻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制备至少两条间隔设置的条状结构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18]采用掩膜板掩盖所述光刻胶,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曝光,形成所述条状结构。
[0019]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掩膜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条状结构。
[0020]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刻胶为干膜光刻胶。
[0021]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厚度为0.5mm~2mm。
[0022]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采用上述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制备形成。
[0023]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侧面布线方法和显示面板基板侧面先制备一层光刻胶,通过曝光、弯折、图案化后在基板的三面形成间隔分布条状结构,通过去除条状结构使得覆盖在基板三面上的金属层形成金属走线,其方案简单,避免了三面曝光导致的成本过高问题,且一步形成三面跨接的金属走线,既避免了制备过程中对位难度问题,同时也降低了金属走线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侧面布线方法流程图;
[002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3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5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6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7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显示面板1;
ꢀꢀꢀꢀꢀꢀꢀꢀꢀꢀꢀꢀꢀꢀꢀꢀꢀꢀꢀꢀꢀꢀꢀꢀꢀꢀ
基板10;
[0033]金属走线20;
ꢀꢀꢀꢀꢀꢀꢀꢀꢀꢀꢀꢀꢀꢀꢀꢀꢀꢀꢀꢀꢀꢀꢀꢀꢀ
框胶30;
[0034]第一表面11;
ꢀꢀꢀꢀꢀꢀꢀꢀꢀꢀꢀꢀꢀꢀꢀꢀꢀꢀꢀꢀꢀꢀꢀꢀꢀ
第二表面12;
[0035]侧面13;
ꢀꢀꢀꢀꢀꢀꢀꢀꢀꢀꢀꢀꢀꢀꢀꢀꢀꢀꢀꢀꢀꢀꢀꢀꢀꢀꢀꢀꢀ
点光源112;
[0036]第一走线111;
ꢀꢀꢀꢀꢀꢀꢀꢀꢀꢀꢀꢀꢀꢀꢀꢀꢀꢀꢀꢀꢀꢀꢀꢀ
第二走线121;
[0037]导电胶122;
ꢀꢀꢀꢀꢀꢀꢀꢀꢀꢀꢀꢀꢀꢀꢀꢀꢀꢀꢀꢀꢀꢀꢀꢀꢀꢀ
驱动元件123;
[0038]光刻胶40;
ꢀꢀꢀꢀꢀꢀꢀꢀꢀꢀꢀꢀꢀꢀꢀꢀꢀꢀꢀꢀꢀꢀꢀꢀꢀꢀꢀ
条状结构41;
[0039]金属层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004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及显示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相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侧面;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侧面上制备一层光刻胶,所述光刻胶的一端自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交界处延伸,所述光刻胶的另一端自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交界处延伸;在所述光刻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制备至少两条间隔设置的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的两端延伸方向与所述光刻胶的两端延伸方向一致;弯折所述光刻胶,所述光刻胶部分贴附于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去除未被所述条状结构覆盖的所述光刻胶;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侧面、所述第二表面上制备一层金属层;去除所述条状结构以及覆盖所述条状结构的金属层,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侧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至少两条间隔设置的金属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侧面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设有第一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侧面的边缘处,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设有第二走线,所述第二走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侧面的边缘处,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电性连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波黄远科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