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268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25
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变电站中设备和测点的模型信息和拓扑关系生成集控系统模型库,并基于系统库生成原始间隔的拓扑图;步骤2,从系统库中提取与原始间隔对应的镜像间隔,并基于原始间隔的拓扑图生成镜像间隔的拓扑图。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使用简单、避免了运维人员大量人工操作导致的繁冗工作量和隐蔽错误,大幅提高了间隔拓扑图的生成效率和准确性。效率和准确性。效率和准确性。

An automatic gen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substation image interval based on semantic iden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维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一代集控站设备监控系统通常采用分区架构,以设备为核心实现构建,能够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可视化等新技术,在数据感知、信息传输、全局共享及智能应用上,建设“集控站+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主人制”的变电运维新模式,从而实现了主辅设备远方一体化监视和控制,设备状态智能分析和故障预警,远程在线智能巡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0003]现有技术中,新一代集控站可以与自主可控变电站一体化融合,充分继承现有调度主站、变电站及相关系统建设经验和成果。其中,一套集控站系统能够接入50个以上的变电站,并对较大数量的变电站进行集控。
[0004]然而,由于每个变电站中都存在大量间隔。而变电站间隔作为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超高(或高)电压开关装置和电力线、电力变压器等与变电站母线系统的连接,以及电力线、电力变压器等的保护、控制和测量装置。因此,为了实现对变电站的有效集控,就需要对于每一间隔中的所有设备进行间隔拓扑图的绘制。同时,由于每个间隔下还包括大量的测点信息,这些测点信息也需要实现人工关联。
[0005]传统方式中,实现间隔拓扑图的绘制和测点信息的关联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这不仅会导致大量的人工维护成本,给监控人员的工作造成极大负担,同时也由于人工操作的不可控性会引入错误,且错误的隐蔽性较强。
[0006]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网的冗余结构设计,大量的间隔拓扑图之间存在完全一致的情况。镜像间隔之间不仅拓扑图的结构完全一致,模型关联、设备名称、设备对应的光字牌等信息之间也存在大量相似或相同的情况。经过初步分析发现,这种重复的情况在变电站拓扑图中约占40%左右。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一种大幅降低人工操作工作量、且提供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的镜像间隔生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和装置,基于两个镜像间隔之间设备名称、测点名称等语义内容的相似程度实现辨识和间隔拓扑图的自动生成。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变电站中设备和测点的模型信息生成系统库,并基于系统库生成原始间隔的拓扑图;步骤2,从系统库中提取与原始间隔对应的镜像间隔,并基于原
始间隔的拓扑图生成所述镜像间隔的拓扑图。
[0011]优选的,原始间隔的拓扑图中包括原始间隔下所有设备的设备ID、设备名称,所有测点的测点ID和测点名称,所有设备、所有测点中任意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方法用于采用XML方式解析并获取所有设备的设备ID、设备名称,所有测点的测点ID和测点名称,所有设备、所有测点中任意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
[0012]优选的,原始间隔的拓扑图的生成方式也可以为:输入原始间隔的拓扑图的存储路径,并从存储路径中获取并解析拓扑图文件。
[0013]优选的,从系统库中提取与原始间隔对应的镜像间隔的方法为:对原始间隔的拓扑图中的测点名称和设备名称在系统库中进行溯源;基于溯源,人工提取与原始间隔相对应的所有的测点名称和设备名称,并基于语义辨识确认人工提取的测点和设备与原始间隔中测点和设备的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获得镜像间隔的拓扑机构;其中,镜像间隔与原始间隔具有完全相同的拓扑结构。
[0014]优选的,镜像间隔的拓扑图的生成方法为:步骤2.1,获取原始间隔下的所有设备名称和镜像间隔下的已存储于系统库中的所有设备名称;步骤2.2,将所有设备名称中存在的间隔前缀删除,并逐个识别原始间隔下的所有设备名称和镜像间隔下的所有设备名称,将名称完全一致的镜像间隔下的设备判定为原始间隔下的设备的镜像;步骤2.3,剔除判定成功的设备,对剩余的设备进行基于设备名称的相似度语义辨识,基于相似度语义辨识实现所有设备的镜像辨识;步骤2.4,采用步骤2.1至步骤2.3中的方法对原始间隔下的所有测点名称和镜像间隔下的所有测点名称进行镜像辨识;步骤2.5,复制原始间隔的拓扑图以生成镜像间隔的拓扑图,并将镜像辨识步骤中获取的所有设备和测点,所有的连接关系填入镜像间隔的拓扑图中。
[0015]优选的,步骤2.3中,相似度辨识的方法为:获取删除间隔前缀的原始间隔下的设备名称、测点名称和删除间隔前缀的所述镜像间隔下的设备名称、测点名称;以其中字符串长度较长的名称为基准,逐个字符进行识别,并获取重复字符总长度;相似度为所述重复字符的长度与长度较长的字符串长度之比。
[0016]优选的,基于相似度的取值,为镜像间隔下的设备名称和测点名称分配相似度等级。
[0017]优选的,设备名称和测点名称列表中的颜色基于相似度等级显示。
[0018]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装置,其中,装置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实现。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和装置,能够采用两个镜像间隔之间设备名称、测点名称等语义内容的相似程度实现间隔拓扑图的自动生成。本专利技术方法使用简单、避免了运维人员大量人工操作导致的繁冗工作量和隐蔽错误,大幅提高了间隔拓扑图的生成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中设备名称和测点名称列表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中相似度等级分配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中原始间隔的间隔拓扑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中镜像间隔的间隔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步骤1和步骤2。
[0027]步骤1,基于变电站中设备和测点的模型信息生成系统库,并基于系统库生成原始间隔的拓扑图。
[0028]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中的系统库可以是一个用于存储集控系统模型信息的数据库。这里的模型信息包括变电站中所有设备和测点的ID、名称、描述、任意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
[0029]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变电站的模型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变电站中设备和测点的模型信息生成系统库,并基于所述系统库生成原始间隔的拓扑图;步骤2,从所述系统库中提取与所述原始间隔对应的镜像间隔,并基于所述原始间隔的拓扑图生成所述镜像间隔的拓扑图。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间隔的拓扑图中包括所述原始间隔下所有设备的设备ID、设备名称,所有测点的测点ID和测点名称,所述所有设备、所述所有测点中任意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方法用于采用XML方式解析并获取所述所有设备的设备ID、设备名称,所有测点的测点ID和测点名称,所述所有设备、所述所有测点中任意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间隔的拓扑图的生成方式也可以为:输入所述原始间隔的拓扑图的存储路径,并从所述存储路径中获取并解析所述拓扑图文件。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系统库中提取与所述原始间隔对应的镜像间隔的方法为:对所述原始间隔的拓扑图中的测点名称和设备名称在系统库中进行溯源;基于所述溯源,人工提取与所述原始间隔相对应的所有的测点名称和设备名称,并基于所述语义辨识确认人工提取的测点和设备与所述原始间隔中测点和设备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对应关系,获得所述镜像间隔的拓扑机构;其中,所述镜像间隔与所述原始间隔具有完全相同的拓扑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基于语义辨识的变电站镜像间隔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像间隔的拓扑图的生成方法为:步骤2.1,获取所述原始间隔下的所有设备名称和所述镜像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全飞张晓晓李丽谢晓冬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