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2211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3:18
一种电极制造方法,是向电极前体中的活性物质掺杂碱金属来制造电极(1)的电极制造方法,所述电极前体具备含有所述活性物质的层。其中,在掺杂槽(17、19、21)内,使所述电极前体以及对电极单元(137、139、141、143)接触含有碱金属离子的溶液。所述对电极单元具备导电性基材(153)、含有碱金属的板(155)、以及具有开口部的部件(154)。具有开口部的部件位于所述导电性基材与所述含有碱金属的板之间。具有所述开口部的部件例如是具有开口部的树脂膜。开口部的部件例如是具有开口部的树脂膜。开口部的部件例如是具有开口部的树脂膜。

Electrode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极制造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国际申请要求2019年11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2019

215237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0003]本公开涉及电极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4]近年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受到关注。伴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也进一步提高了对用作该电子设备的驱动用电源的蓄电装置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需求。
[0005]作为满足上述小型化和轻量化需求的蓄电装置,开发了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此外,作为应对需要高能量密度特性以及高输出特性的用途的蓄电装置,已知有锂离子电容器。此外还已知有使用成本比锂低且资源丰富的钠的钠离子型电池或电容器。
[0006]在上述电池或电容器中,出于各种目的而采用预先向电极掺杂碱金属的流程(一般称为预掺杂)。作为向电极预掺杂碱金属的方法,例如有连续式的方法。在连续式的方法中,在掺杂液中移送带状的电极并同时进行预掺杂。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连续式的方法。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

308212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2008

77963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

49543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

495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4]在预掺杂时使用对电极单元。通常通过层叠导电性基材和含有碱金属的板,并进行压制来制造对电极单元。随着进行预掺杂,含有碱金属的板的厚度会减少。因此,当含有碱金属的板的厚度减少时,需要从导电性基材剥离含有碱金属的板,并更换成新的含有碱金属的板。
[0015]然而,由于导电性基材和含有碱金属的板被牢固地粘接,因此难以从导电性基材剥离含有碱金属的板。
[0016]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优选提供一种易于从导电性基材剥离含有碱金属的板的电极制造方法。
[0017]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8]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电极制造方法是向电极前体中的活性物质中掺杂碱金属来
制造电极的电极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电极前体具备含有所述活性物质的层,在掺杂槽内,使所述电极前体以及对电极单元接触含有碱金属离子的溶液,所述对电极单元具备导电性基材、含有碱金属的板、以及位于所述导电性基材与所述含有碱金属的板之间并具有开口部的部件。
[0019]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即电极制造方法中,对电极单元具备具有开口部的部件。具有开口部的部件位于导电性基材与含有碱金属的板之间。因此,易于从导电性基材剥离含有碱金属的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示出电极的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2是示出图1中的II

II截面的剖视图。
[0022]图3是示出电极制造系统的结构的说明图。
[0023]图4是示出掺杂槽的结构的说明图。
[0024]图5是示出对电极单元的结构的说明图。
[0025]图6是示出开口部件的结构的俯视图。
[0026]图7是示出图6中的VII

VII截面的剖视图。
[0027]图8是示出电阻值r1的测量方法的说明图。
[0028]图9是示出电阻值r2的测量方法的说明图。
[0029]图10是示出电阻值r3的测量方法的说明图。
[0030]附图标记的说明
[0031]1…
电极;3

集电体;5

活性物质层;11

电极制造系统;
[0032]15

电解液处理槽;17、19、21

掺杂槽;23

清洗槽;
[0033]25、27、29、31、33、35、37、37、40、41、43、45、46、47、49、51、52、53、55、57、58、59、61、63、64、65、67、69、70、71、73、75

传送辊;100

掺杂溶液;101

供给滚筒;103

卷绕滚筒;105

支承台;
[0034]107

循环过滤单元;109、110、111、112、113、114

电源;
[0035]117

端部清洗部;119

回收单元;121

端部传感器;
[0036]123、135

隔板;125、127、145、147

支承棒;131

上游槽;
[0037]133

下游槽;137、139、141、143

对电极单元;149、151

空间;
[0038]153

导电性基材;154

开口部件;155

含有碱金属的板;
[0039]157

多孔质绝缘部件;161

过滤器;163

泵;165

管路;
[0040]171

开口部;173

第1线状体;175

第2线状体;
[0041]177

第1测量端子;179

第2测量端子;181

界面;253

铜板;
[0042]254

树脂膜;255

Li箔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4]<第1实施方式>
[0045]1.电极1以及电极前体的结构
[0046]参照图1、图2来说明电极1的结构。电极1具有呈带状的形状。电极1具备集电体3和活性物质层5。集电体3具有呈带状的形状。在集电体3的两个表面分别形成有活性物质层5。
[0047]作为集电体3,优选例如铜、镍、不锈钢等的金属箔。此外,集电体3可以是在上述金属箔上形成有以碳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导电层的集电体。集电体3的厚度例如为5~50μm。
[0048]例如可以将浆料涂布到集电体3上并加以干燥,由此来制作活性物质层5,其中,所述浆料含有活性物质以及粘合剂等。
[0049]作为上述粘合剂,可列举例如苯乙烯

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极制造方法,是向电极前体中的活性物质掺杂碱金属来制造电极的电极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电极前体具备含有所述活性物质的层,所述电极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掺杂槽内,使所述电极前体以及对电极单元接触含有碱金属离子的溶液,并且所述对电极单元具备导电性基材、含有碱金属的板、以及位于所述导电性基材与所述含有碱金属的板之间并具有开口部的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开口部的部件是具有开口部的树脂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田一成直井雅也小岛健治山本雅浩
申请(专利权)人:武藏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