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方法及制片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41090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片方法,包括,提供金属箔材:所述金属箔材划分为第一涂覆区、留白区和第二涂覆区,所述留白区位于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之间;一次切割:每隔预设距离切割所述留白区,使留白区形成间隔设置的镂空区和连接区;二次切割:切割所述连接区,使每一连接区分别形成一连接在所述第一涂覆区的第一极耳和一连接在所述第二涂覆区的第二极耳,从而形成两条极片。此外,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制片方法的制片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片方法通过将留白区设置在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之间,两次裁切留白区形成两条带极耳的极片,提高金属箔材利用率;并且两次切割较容易的将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分割成带极耳的极片,提高了切割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片方法及制片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的电芯是将正负极片和隔膜依次卷绕形成的卷绕体,极耳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极耳是在极片上焊接或者裁切形成。目前裁切的金属箔材10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涂覆区11和第二涂覆区12位于中间,留白区13位于两侧,分别在两侧的留白区13裁切出极耳14,再将第一涂覆区11和第二涂覆区12分切。采用这种制片方法的金属箔材10不仅利用率低,而且裁切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材料并且提高效率的制片方法及制片设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制片方法包括提供金属箔材:所述金属箔材划分为第一涂覆区、留白区和第二涂覆区,所述留白区位于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之间;
[0005]一次切割:每隔预设距离切割所述留白区,使留白区形成间隔设置的镂空区和连接区;
[0006]二次切割:切割所述连接区,使每一连接区分别形成一连接在所述第一涂覆区的第一极耳和一连接在所述第二涂覆区的第二极耳,从而形成两条极片。
[0007]在本专利技术制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次切割采用刀模,所述刀模的形状与镂空区的形状相同。
[0008]在本专利技术制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次切割采用激光切割,所述激光切割的路径与镂空区的边缘形状相同。
[0009]在本专利技术制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切割采用刀模,所述刀模将连接区分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分别连接在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
[0010]在本专利技术制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切割采用激光切割,所述激光切割的路径使形成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形状相同。
[0011]在本专利技术制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束在切割两相邻连接区之间的移动路径经过所述镂空区。
[0012]在本专利技术制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切割的方向平行于所述金属箔材的长度方向。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采用上述制片方法的制片设备。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制片方法通过将留白区设置在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之间,两次裁切留白区形成两条带极耳的极片,提高金属箔材利用率;并且两次切割较容易的将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分割成带极耳的极片,提高了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现有技术中制片方法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制片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制片方法第一实施例二次切割另一路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制片方法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制片方法二次切割降低切割难度的示意图;
[0020]图中:100、金属箔材;110、第一涂覆区;120、留白区;121、镂空区;122、连接区;1221、第一极耳;1222、第二极耳;130、第二涂覆区;140、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2]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制片方法主要是实现在基材上高效地形成极耳。基材通常包括沿宽度方向在金属箔材上涂覆电极浆料而形成的第一涂覆区110、第二涂覆区130,两涂覆区之间没有涂覆浆料,因而形成一留白区。留白区用以形成极耳。
[0023]本专利技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1)提供金属箔材100:金属箔材100划分为第一涂覆区110、留白区120和第二涂覆区130,留白区120位于第一涂覆区110和第二涂覆区130之间。第一、第二涂覆区的宽度即对应形成后的极片所卷绕的电芯长度,留白区用来形成极片上的极耳,因此留白区的宽度决定于极耳的形状和切割工艺。视不同的极耳形状及切割工艺,留白区的宽度为极耳长度的1~2倍。通过对后续切割方案、尤其是二次切割方案的说明,很容易结合具体的电芯规格得到留白区的宽度。
[0025](2)一次切割:间隔预设的距离切割留白区120,使留白区120形成间隔设置的镂空区121和连接区122。留白区的间距可以根据电芯设计结构而定。
[0026](3)二次切割:切割连接区122,使每个连接区122形成第一极耳1221和第二极耳1222分别连接在第一涂覆区110和第二涂覆区130,金属箔材100形成两条极片140。
[0027]步骤(2)中的一次切割可以采用刀模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一次切割采用刀模的方式时,刀模的形状与镂空区121的形状相同。一次切割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时,激光切割的路径与镂空区121的边缘形状相同。
[0028]镂空区121的形状根据极耳的形状确定,极耳可以为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更换对应的刀模或对激光切割路径的重新设置,可以方便地切割出不同设计结构的极耳。
[0029]步骤(3)中的二次切割可以采用刀模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二次切割采用刀模的方式时,刀模的形状与根据极耳的形状设置,将连接区122切割成两个形状相同的极耳,分别连接在第一涂覆区110和第二涂覆区130。
[0030]二次切割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时,激光切割路径使第一极耳1221和第二极耳1222形状相同。
[0031]具体的制片方法中,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制片方法所应用的金属箔材100沿其长度方向划分为第一涂覆区110、留白区120和第二涂覆区130,留白区120位于第一涂覆区110和第二涂覆区130之间。错位切割留白区120以形成第一极耳1221和第二极耳1222,
第一、第二极耳分别连接在第一涂覆区110和第二涂覆区130从而形成相同的两条极片。本实施例方法提高了留白区120的利用率,进而提高金属箔材100的利用率。
[0032]实施例一:如图2、图3所示,当极耳选择为等腰梯形时,一次切割后形成的镂空区121和连接区122的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二次切割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将连接区122切割成两个形状相同的部分,形成形状为等腰梯形的第一极耳1221和第二极耳1222,分别连接在第一涂覆区110和第二涂覆区。二次切割的路径可以按照图2c中所示的A

B

C

D的路径,也可以按照图3c中所示的a

b

c

d的路径,只要能够将连接区122切割成两个形状相同的等腰梯形即可。二次切割后金属箔材100形成两条带极耳的极片140。在二次切割过程中,激光光束在两次极耳切割之间移动时,即从图2c中的前一个切割完毕的D点移动到下次切割路径的起始点A处、或从图3c中的迁移切割过程的d点移动到下一切割过程的a点时,其移动路径经过镂空区121,从而避免了损坏留白区的箔材。
[0033]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当极耳选择为长方形时,一次切割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金属箔材:所述金属箔材划分为第一涂覆区、留白区和第二涂覆区,所述留白区位于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之间;一次切割:每隔预设距离切割所述留白区,使留白区形成间隔设置的镂空区和连接区;二次切割:切割所述连接区,使每一连接区分别形成一连接在所述第一涂覆区的第一极耳和一连接在所述第二涂覆区的第二极耳,从而形成两条极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切割采用刀模,所述刀模的形状与镂空区的形状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切割采用激光切割,所述激光切割的路径与镂空区的边缘形状相同。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