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峰值保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09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脉冲峰值保持电路,包括跟随器、晶体管T#-[1]和与之连接的限流器,跟随器由与其连接的电平补偿电路提供偏置电压并电平补偿,从而实现输入脉冲交流耦合,输入脉冲接跟随器晶体管T#-[1]栅极,晶体管T#-[1]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峰保控制晶体管T#-[2]集电极,晶体管T#-[2]栅极经电阻R#-[8]接峰保恢复信号R,在恢复信号R控制下,晶体管T#-[2]输出峰保脉冲V#-[out];其中还包括:a、电平补偿电路,电平补偿电路1的输出端经电阻R#-[2]与跟随器晶体管T#-[1]的输入端栅极连接,晶体管T#-[1]输出端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晶体管T#-[2]的集电极,同时晶体管T#-[1]发射极输出峰保脉冲V#-[out];b、跟随器晶体管T#-[1]的集电极接限流器电阻R#-[5]和晶体管T#-[4]的发射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脉冲峰值保持电路,特别涉及一种交流耦合且能大量减少元器件数量,能以单片集成的脉冲峰值保持电路。
技术介绍
在模数转换技术中,必须使用脉冲峰值保持电路,脉冲峰值保持电路一般是以两只高速运算的运算放大器组成,这类运放需要正负电源供电,因此它们存在功耗较大,价格较高的缺点,以上这些缺点与探测仪器功耗小,质量轻的要求相抵触,限制了探测仪器的发展,因此在保证原有仪器性能的前提条件下,为了探测仪器的发展,专利技术了这种脉冲峰值保持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峰值保持电路,其特点适合于交流耦合的脉冲峰值保持电路。本专利技术一种脉冲峰值保持电路,包括跟随器、晶体管T1和与之连接的限流器,其特征在于,跟随器由与其连接的电平补偿电路提供偏置电压并电平补偿,从而实现输入脉冲交流耦合,输入脉冲接跟随器晶体管T1栅极,晶体管T1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峰保控制晶体管T2集电极,晶体管T2栅极经电阻R8接峰保恢复信号R,在恢复信号R控制下,晶体管T2输出峰保脉冲Vout;其中还包括a、电平补偿电路,该电平补偿电路1的输出端经电阻R2与跟随器晶体管T1的输入端栅极连接,晶体管T1输出端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晶体管T2的集电极,同时晶体管T1发射极输出峰保脉冲Vout。b、跟随器晶体管T1的集电极接限流器电阻R5和晶体管T4的发射极。其中该电平补偿电路包括两个串接的二极管D1和D2,二极管D1的正极经一电阻R1接电源;二极管D1的正极还经一电阻R2接跟随器的输入端,二极管D2正端与二极管D1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端接地。其中该限流器电路包括晶体管T3、T4和电阻R7、R5。晶体管T3、T4为复合管设计,即晶体管T3的集电极接T4栅极,晶体管T3栅极经电阻R7与恢复信号R连接,晶体管T4发射极与电阻R5、晶体管T1集电极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晶体管T4集电极、晶体管T3发射极及电源端VDD连接。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一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方框图;图2是图1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时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脉冲峰值保持电路,包括跟随器2、晶体管T1和与之连接的限流器3,跟随器2由与其连接的电平补偿电路1提供偏置电压并电平补偿,从而实现输入脉冲VI交流耦合,输入脉冲VI接跟随器3晶体管T1栅极,晶体管T1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峰保控制晶体管T2集电极,晶体管T2栅极经电阻R8接峰保恢复信号R,在恢复信号R控制下,晶体管T2输出峰保脉冲Vout;其中还包括a、电平补偿电路1,该电平补偿电路1的输出端经电阻R2与跟随器2晶体管T1的输入端栅极连接,晶体管T1输出端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晶体管T2的集电极,同时晶体管T1发射极输出峰保脉冲Vout。b、跟随器2晶体管T1的集电极接限流器电阻R5和晶体管T4的发射极。其中该电平补偿电路1包括两个串接的二极管D1和D2,二极管D1的正极经一电阻R1接电源;二极管D1的正极还经一电阻R2接跟随器的输入端,二极管D2正端与二极管D1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端接地。其中该限流器电路3包括晶体管T3、T4和电阻R7、R5。晶体管T3、T4为复合管设计,即晶体管T3的集电极接T4栅极,晶体管T3栅极经电阻R7与恢复信号R连接,晶体管T4发射极与电阻R5、晶体管T1集电极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晶体管T4集电极、晶体管T3发射极及电源端VDD连接。本专利技术主要是用一只NPN晶体三级管和电平补偿电路跟随输入脉冲,并实现峰值保持,以及为防止逻辑竞争的限流器设计。脉冲峰值保持电路采用电容充电保持输入脉冲峰值电平,并控制电容充放电时间实现输入脉冲峰值保持。本专利技术用一只NPN晶体三极管和电平补偿电路跟随输入脉冲,在晶体管T1发射极外接峰值保持电容C2,并在峰值保持电容上快速充电,保持电容C2在外接恢复信号R控制下快速放电,从而实现脉冲峰值保持。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克服输入脉冲和外接恢复信号同步到达而产生逻辑竞争的限流器设计。本专利技术设计简便,具有脉冲幅度可调,输出幅度近似输入幅度,低噪声,单电源供电,低功耗等优点。脉冲峰值保持电路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电路图如图2,时序图如图3。图2中,脉冲Vi经电容C1交流耦合至跟随器晶体管T1栅极,恢复信号R较输入脉冲Vi延迟一定时间通过电阻R8至晶体管T2栅极,峰保电容C2则快速充电,此时由于晶体管T2处于截止状态,故输入脉冲Vi在C2上被峰值保持,当恢复信号R为正电平时,则晶体管T2则迅速饱和导通,电容C2上充电电平快速放电,跟随器T1输出峰保脉冲VOut。输入脉冲Vi、恢复信号R和输出脉冲VOut三者关系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电平补偿电路由电阻R1、R2、R3和二晶体管D1、D2等组成它们为跟随器晶体管T1提供基极偏置电压,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交流耦合。晶体管T3和晶体管T4在恢复信号R控制下工作,当R为零电平时,晶体管T3和晶体管T4为导通状态,呈低电阻特征,基本不影响晶体管T1跟随输入脉冲Vi并由峰保电容C2实现正常充电;当R为高电平时,晶体管T3和晶体管T4截止,晶体管T1将通过R限流,从而确保晶体管T1安全工作,避免第2个输入脉冲V1和恢复信号R发生逻辑竞争。本专利技术输入脉冲Vi可调,其范围为0~7.5伏;输出脉冲VOut与输入脉冲Vi接近;+12.0V单电源供电,功耗小于40mW;使用元器件数量很少,已实现单片集成。在我国各类卫星和航天器空间探测仪器上广泛使用。本专利技术脉冲峰值保持电路的工作过程输入脉冲Vi经过跟随器由与其连接的电平补偿电路提供偏置电压并电平补偿,从而实现输入脉冲Vi交流耦合,Vi接跟随器晶体管T1栅极,晶体管T1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峰保控制晶体管T2集电极晶体管T2栅极经电阻R8接峰保恢复信号R,在恢复信号R控制下,晶体管T2输出峰保脉冲Vout。晶体管T3和晶体管T4在恢复信号R控制下工作,当R为零电平时,晶体管T3和晶体管T4为导通状态,呈低电阻特征,基本不影响晶体管T1跟随输入脉冲Vi并由峰保电容C2实现正常充电;当R为高电平时,晶体管T3和晶体管T4截止,晶体管T1将通过R限流,从而确保晶体管T1安全工作,避免第2个输入脉冲V1和恢复信号R发生逻辑竞争。权利要求1.一种脉冲峰值保持电路,包括跟随器、晶体管T1和与之连接的限流器,其特征在于,跟随器由与其连接的电平补偿电路提供偏置电压并电平补偿,从而实现输入脉冲交流耦合,输入脉冲接跟随器晶体管T1栅极,晶体管T1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峰保控制晶体管T2集电极,晶体管T2栅极经电阻R8接峰保恢复信号R,在恢复信号R控制下,晶体管T2输出峰保脉冲Vout;其中还包括a、电平补偿电路,该电平补偿电路1的输出端经电阻R2与跟随器晶体管T1的输入端栅极连接,晶体管T1输出端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晶体管T2的集电极,同时晶体管T1发射极输出峰保脉冲Vout;b、跟随器晶体管T1的集电极接限流器电阻R5和晶体管T4的发射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峰值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平补偿电路包括两个串接的二极管D1和D2,二极管D1的正极经一电阻R1接电源;二极管D1的正极还经一电阻R2接跟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脉冲峰值保持电路,包括跟随器、晶体管T↓[1]和与之连接的限流器,其特征在于,跟随器由与其连接的电平补偿电路提供偏置电压并电平补偿,从而实现输入脉冲交流耦合,输入脉冲接跟随器晶体管T↓[1]栅极,晶体管T↓[1]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峰保控制晶体管T↓[2]集电极,晶体管T↓[2]栅极经电阻R↓[8]接峰保恢复信号R,在恢复信号R控制下,晶体管T↓[2]输出峰保脉冲V↓[out];其中还包括:    a、电平补偿电路,该电平补偿电路1的输出端经电阻R↓[2]与跟随器晶体管T↓[1]的输入端栅极连接,晶体管T↓[1]输出端发射极接峰保电容C↓[2]和晶体管T↓[2]的集电极,同时晶体管T↓[1]发射极输出峰保脉冲V↓[out];    b、跟随器晶体管T↓[1]的集电极接限流器电阻R↓[5]和晶体管T↓[4]的发射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武梁金宝王世金肖锡东张骅忠张微丁建京孙越强徐颖吴炜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