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08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包括:沿轴向设置,且铰接连接的电缆卡箍和扬水管卡箍,电缆卡箍和扬水管卡箍的远离铰接端为开口端;电缆卡箍和扬水管卡箍在铰接件的作用下,相互制约,一方的开工端张开或闭合时,带动另一方的开口端的张开或闭合,实现对电缆和扬水管的套设或卡合固定;使用该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方便施工人员快速地将电缆捆扎在扬水管上,节省了施工时间,且方便施工。且方便施工。且方便施工。

Water source well submersible pump cable ho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


[0001]本技术属于水源井电缆固定
,尤其涉及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

技术介绍

[0002]在水源井内,安装潜水泵绑扎电缆时,每隔两米要绑扎一次,以将电缆捆扎在扬水管上。而扬水管由多节组成,每一节扬水管由卷扬机将其掉放置水源井中,施工人员逐次连接各节扬水管,并将潜水泵绑扎电缆依次沿着各节扬水管,且与扬水管绑扎在一起。
[0003]当在绑扎或拆卸电缆时,则施工人员就不能再去安装连接各节扬水管,卷扬机停止工作,费工费时,使安装进度缓慢。而且,绑扎时多采用铁丝,由于水井内湿度大,铁丝在井中锈蚀严重,容易脱落,造成井中电缆被拉伸,影响电缆绝缘,每次检修都要重新用铁丝绑扎电缆,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方便施工人员快速地将电缆捆扎在扬水管上,节省了施工时间,且方便施工。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包括:沿轴向设置,且铰接连接的电缆卡箍和扬水管卡箍,电缆卡箍和扬水管卡箍的远离铰接端为开口端;电缆卡箍和扬水管卡箍在铰接件的作用下,相互制约,一方的开工端张开或闭合时,带动另一方的开口端的张开或闭合,实现对电缆和扬水管的套设或卡合固定;
[0006]电缆卡箍包括第一半卡箍体和第二半卡箍体,第一半卡箍体和第二半卡箍体为大小相一致的半圆,对称分布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开口侧相对设置;第一半卡箍体的位于铰接端的端部与转轴相连接;
[0007]扬水管卡箍包括第三半卡箍体和第四半卡箍体,第三半卡箍体和第四半卡箍体为大小相一致的半圆,对称分布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开口侧相对设置;第三半卡箍体位于铰接端的端部通过连接环与第二半卡箍体相连接,且连接环套设在转轴上;第四半卡箍体的位于铰接端的端部与转轴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在第四半卡箍体的开口端的端部开设有一通孔,在第三半卡箍体的开口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卡扣,卡扣用于穿入通孔内,以带动第一半卡箍体和第二半卡箍体开口端靠拢并贴合。
[0009]进一步地,该卡扣包括:与第三半卡箍体的端部相连接的直线段,在直线段的远端一体连接有一开口朝向通孔开口的弯曲段,且弯曲段端部用于插入通孔内;直线段和弯曲段开口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半卡箍体和第四半卡箍体开口端开口的间距。
[0010]进一步地,该电缆卡箍的直径小于扬水管卡箍的直径,在电缆卡箍卡扣电缆后,电缆卡箍侧向下倾斜,以实现对扬水管卡箍与扬水管间的固定。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电缆卡箍和扬水管卡箍的张合相一致,能同时卡合电缆和扬水管,以快速将电缆固定在扬水管上,节省了时间,保证整个工序的连续性。2.采
用卡扣插入通孔中,实现电缆卡箍开口端的闭合,固定方式简单;在拆卸的时候,只需将卡扣由通孔中取出,快速拆卸;拆卸后,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不会被破坏,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电缆卡箍;1

1.第一半卡箍体;1

2.第二半卡箍体;2.扬水管卡箍; 2

1.第三半卡箍体;2

2.第四半卡箍体;3.转轴;4.连接环;5.通孔;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5]本技术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如图1,包括:沿轴向设置,且铰接连接的电缆卡箍1和扬水管卡箍2,电缆卡箍1和扬水管卡箍2的远离铰接端为开口端。电缆卡箍1和扬水管卡箍2在铰接件的作用下,相互制约,一方的开工端张开或闭合时,带动另一方的开口端的张开或闭合,实现对电缆和扬水管的套设或卡合固定。电缆卡箍1和扬水管卡箍2同时张开或闭合,在电缆穿入电缆卡箍 1时,能够快速的将扬水管卡箍2卡在扬水管上,实现了快速卡合固定。而扬水管并不是一个整体,是分为多节的管状体,由位于地面的卷扬机输送扬水管,在实现了快速卡合固定时,卷扬机就能连续工作,依次将每节扬水管送入井中,施工人员连接各扬水管,并绑扎电缆和扬水管,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6]上述电缆卡箍1包括第一半卡箍体1

1和第二半卡箍体1

2,第一半卡箍体 1

1和第二半卡箍体1

2为大小相一致的半圆,对称分布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开口侧相对设置;第一半卡箍体1

1的位于铰接端的端部与转轴3相连接;
[0017]上述扬水管卡箍2包括第三半卡箍体2

1和第四半卡箍体2

2,第三半卡箍体2

1和第四半卡箍体2

2为大小相一致的半圆,对称分布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开口侧相对设置;第三半卡箍体2

1位于铰接端的端部通过连接环4与第二半卡箍体1

2相连接,且连接环套设在转轴3上;第四半卡箍体2

2的位于铰接端的端部与转轴3相连接。
[0018]上述第一半卡箍体1

1和第三半卡箍体2

1位于轴线的同侧,第二半卡箍体 1

2和第四半卡箍体2

2位于轴线的另一侧。第一半卡箍体1

1和第四半卡箍体 2

2与转轴3相连接,成了“S”状,同理,第二半卡箍体1

2和第三半卡箍体2

1 通过连接环4,成为反向的“S”状,而铰接件就设置在各连接处。
[0019]在第四半卡箍体2

2的开口端的端部开设有一通孔5,在第三半卡箍体2

1 的开口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卡扣6,卡扣6用于穿入通孔5内,以带动第一半卡箍体1

1和第二半卡箍体1

2开口端靠拢并贴合。
[0020]卡扣6包括:与第三半卡箍体2

1的端部相连接的直线段,在直线段的远端一体连接有一开口朝向通孔5开口的弯曲段,且弯曲段端部用于插入通孔5内;直线段和弯曲段开口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半卡箍体2

1和第四半卡箍体2

2开口端开口的间距。
[0021]该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在未使用状态时,可以是卡扣6插入了通孔5中,即第一半卡箍体1

1和第二半卡箍体1

2的开口端的端部相贴合。电缆卡箍1的直径小于扬水管卡箍2的直径,目的是在扬水管卡箍2的开口端向内收缩时,以使电缆卡箍1的开口端闭合。在电缆卡箍1卡扣电缆后,电缆卡箍1侧向下倾斜,以实现对扬水管卡箍2与扬水管间的固定。
在去绑扎电缆时,将卡扣6由通孔5 中拔出,电缆卡箍1和扬水管卡箍2的开口端均未外扩的开口状。由电缆卡箍1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源井潜水泵电缆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向设置,且铰接连接的电缆卡箍(1)和扬水管卡箍(2),所述电缆卡箍(1)和扬水管卡箍(2)的远离铰接端为开口端;所述电缆卡箍(1)和扬水管卡箍(2)在铰接件的作用下,相互制约,一方的开工端张开或闭合时,带动另一方的开口端的张开或闭合,实现对电缆和扬水管的套设或卡合固定;所述电缆卡箍(1)包括第一半卡箍体(1

1)和第二半卡箍体(1

2),所述第一半卡箍体(1

1)和第二半卡箍体(1

2)为大小相一致的半圆,对称分布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开口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半卡箍体(1

1)的位于铰接端的端部与转轴(3)相连接;所述扬水管卡箍(2)包括第三半卡箍体(2

1)和第四半卡箍体(2

2),所述第三半卡箍体(2

1)和第四半卡箍体(2

2)为大小相一致的半圆,对称分布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开口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半卡箍体(2

1)位于铰接端的端部通过连接环(4)与第二半卡箍体(1

2)相连接,且连接环套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明解盼梁伟纪明涛牛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