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98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驱动电容性负载(Cp)的驱动电路中,通过晶体管(Q3)、二极管(D1)及再生线圈(L)流动的电流流向配线(L1、L2),利用配线(L1、L2)的电感成分与晶体管(Q1、Q2)的各漏极-源极之间的电容产生LC谐振。在晶体管(Q1、Q2)的漏极-源极之间并联连接电容器(C1、C2)以增加漏极-源极之间的总电容量,使谐振频率下降,以抑制会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影响的频带的不需要的电磁波辐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驱动脉冲驱动电容性负载用的驱动电路及使用该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驱动电容性负载的已有的驱动电路已知有例如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维持电极的维持驱动装置。图13是表示已有的维持驱动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如图13所示,维持驱动装置400包含回收电容器C11、再生线圈L11、开关SW11、SW12、SW21、SW22以及二极管D11、D12。开关SW11连接于电源端子V4与节点N11之间,开关SW12连接于节点N11与接地端子之间。电源端子V4上施加电压Vsus。节点N11与例如480个维持电极连接,在图13中,表示出相当于多个维持电极与接地端子之间的总电容量的面板电容器Cp。回收电容器C11连接于节点N13与接地端子之间。节点N13与N12之间串联连接开关SW21和二极管D11,节点N12与N13之间串联连接二极管D12和开关SW22。再生线圈L11连接于节点N12与节点N11之间。图14是表示图13的维持驱动装置400在维持时间的动作的时序图。图14表示图13的节点N11的电压以及开关SW21、SW11、SW22、SW12的动作。首先,在Ta期间,开关SW21导通,开关SW12截止。这时开关SW11、SW22截止。借助于此,利用再生线圈L11和面板电容器Cp产生的LC谐振,使节点N11的电压慢慢上升。接着,在Tb期间,开关SW21截止,开关SW11导通。以此使节点11的电压迅速上升,在Tc期间,节点N11的电压固定于Vsus。接着,在Td期间,开关SW11截止,开关SW22导通。借助于此,利用再生线圈L11和面板电容器Cp产生的LC谐振,使节点N11的电压缓慢下降。其后,在Te期间,开关SW22截止,开关SW12导通,。借助于此,使节点N11的电压急剧下降,固定于接地电位。在维持时间反复进行上述动作,以此在多个维持电极上施加周期性的维持脉冲Psu。如上所述,维持脉冲Psu的上升部分和下降部分由开关SW21或开关SW22导通的Ta、Td期间的LC谐振部分和开关SW11或开关SW12导通的Tb、Te期间的边缘部分构成。上述开关SW11、SW12、SW21、SW22通常由作为开关元件的FET(场效应晶体管)构成,各FET在漏极与源极之间有寄生电容,连接于各FET的配线有电感成分。因此,在开关SW11等从截止改变为导通时,由于漏极-源极之间的电容和配线的电感成分导致LC谐振发生,该LC谐振导致发生不需要的电磁波辐射。又,上述各二极管D11、D12也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存在寄生电容,连接各二极管的配线也具有电感成分。因此开关SW11等从截止变成导通时,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容与配线的电感成分导致LC谐振发生,该LC谐振导致发生不需要的电磁波辐射还有,各FET的漏极-源极之间的电容量和各二极管的阳极-阴极之间的电容量与各配线的电感成分小,所以LC谐振的频率高,产生的电磁波频率也高。另一方面,根据电器产品管理法规定的辐射标准,对30MHz以上的高频电磁波规定了限制值。这样的高频电磁波辐射有可能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不良的电磁影响,所以希望能够抑制这种不需要的电磁波辐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不需要的高频电磁波辐射的驱动电路及使用这种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驱动电路是输出驱动脉冲,驱动电容性负载用的驱动电路,具备连接于将驱动脉冲提供给电容性负载用的脉冲供给线路上的电路、连接于电路上的配线部分、以及降低电路寄生电容与配线部分的电感成分的LC谐振的谐振频率的降频电路。在这种驱动电路中,由于使得将驱动脉冲提供给电容性负载用的脉冲供给线路上连接的电路的寄生电容量与配线部分的电感成分的LC谐振的谐振频率降低,所以能够抑制不需要的高频电磁波辐射。电路最好是包含将驱动脉冲施加于电容性负载用的开关电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使得将驱动脉冲施加于电容性负载用的开关电路的寄生电容量与配线部分的电感成分的LC谐振的谐振频率降低,所以能够降低LC谐振产生的电磁波频率,能够抑制不需要的高频电磁波辐射。最好是电容性负载包含具有多个电极的放电单元,开关电路包含在使放电单元点亮的维持时间里将维持脉冲施加于电容性负载用的维持脉冲用开关电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使放电单元点亮的维持时间里将维持脉冲施加于电容性负载用的维持脉冲用开关电路的寄生电容量与配线部分的电感成分的LC谐振的谐振频率被降低,所以能够在维持时间里降低LC谐振产生的电磁波频率,能够抑制不需要的高频电磁波辐射。最好是电容性负载包含具有多个电极的放电单元,开关电路包含在对放电单元的电极的壁电荷进行调整的初始化期间对电容性负载施加初始化脉冲用的初始化脉冲用开关电路。在这种情况下,在对放电单元的电极的壁电荷进行调整的初始化期间,对电容性电荷施加初始化脉冲用的初始化脉冲用开关电路的寄生电容量与配线部分的电感成分的LC谐振的谐振频率被降低,所以即使是施加初始化脉冲的驱动电路,也能够在维持时间里降低LC谐振产生的电磁波频率,能够抑制不需要的高频电磁波辐射。开关电路最好是包含场效应晶体管。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降低由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源极间的电容引起的LC谐振的谐振频率。电路最好是包含用于防止在其他电气元件上施加过电压的保护电路。在这种情况下,用于防止在其他电气元件上施加过电压的保护电路的寄生电容量与配线部分的电感成分的LC谐振的谐振频率被降低,所以能够降低LC谐振产生的电磁波频率,能够抑制不需要的高频电磁波辐射。保护电路最好是包含二极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降低由二极管的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容引起的LC谐振的谐振频率。降频电路最好是能够把LC谐振的谐振频率降低到30MHz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把LC谐振的谐振频率降低到小于30MHz,所以能够抑制频率在30MHz以上的电磁波辐射。降频电路最好是包含并联连接于电气元件上的电容性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对电路的寄生电容并联附加了电容性元件的电容,LC谐振路径的电容量变大,能够降低LC谐振的谐振频率。驱动电路最好是还包含提供规定电压的电压源,开关电路的一端连接于电压源,开关电路的另一端连接于配线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电源提供的电压通过开关电路和配线部分施加于电容性负载,可以利用该电压驱动电容性负载,所以能够在施加驱动脉冲时降低LC谐振的谐振频率,能够进一步抑制不需要的高频电磁波辐射。最好是压源包含提供使驱动脉冲上升用的第1电压的第1电压源和提供使驱动脉冲下降的、比第1电压低的第2电压的第2电压源,开关电路包含一端连接于第1电压源的第1开关元件和一端连接于第2电压源的第2开关元件,配线部分包含一端连接于第1开关元件的另一端的第1配线部分、和一端连接于第2开关元件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1配线部分的另一端的第2配线部分,降频电路包含与第1开关元件并联连接的第1电容性元件和与第2开关元件并联连接的第2电容性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第1开关元件及第1配线部分提供第1电压使驱动脉冲上升,通过第2开关元件及第2配线部分提供第2电压使驱动脉冲下降。又,可以利用第1及第2电容性元件使LC谐振电路的电容量变大,降低各开关元件及配线部分引起的LC谐振的谐振频率。其结果是,可以使驱动脉冲上升及下降,同时可以降低LC谐振的谐振频率,可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电路,驱动具有电极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从显示面板的电极回收电荷的回收用电容性元件、与所述回收用电容性元件连接的开关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的配线部分、以及与所述开关电路并联连接并且用以降低 所述开关电路的寄生电容与所述配线部分的电感成分的LC谐振的谐振频率的降频电路,通过所述开关电路以及所述配线部分从所述回收用电容性元件向所述显示面板的电极供给电荷,将电荷从所述显示面板的电极回收至所述回收用电容性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子茂雄庄司秀彦桥口淳平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