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可编程逻辑器件结构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189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结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分成以下几个模块:    (1)可编程逻辑单元;    (2)可编程输入/输出块;    (3)水平布线资源;    (4)垂直布线资源;    (5)连通模块;    (6)开关模块;    然后,对各个模块分别建模,并用高级语言予以描述;通过对模型各个部分的组合,可得到实际的可编程逻辑器件电路的结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电子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可编程逻辑器件出现于八十年代中期。通过编程,可以把一个通用的可编程逻辑器件配置成为用户需要的硬件数字电路,从而大大加快电路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电子产品的上市时间。随着SOC技术的进步,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的发展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SOC中嵌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IP核,不仅可以降低开发SOC的风险,而且其可重编程或重配置的灵活能力提供了将同一芯片用到不同应用中去的机会,尤其适用于不断变化和发展标准的产品开发中,例如通讯和网络芯片产品等,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和上市时间。一套高效的CAD系统是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必要条件。和普通VLSI的CAD系统不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CAD系统往往需要处理一系列或者不同系列的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另外,可编程IP核的供应商也需要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各种规模、结构不同的IP核,所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CAD系统处理的对象更加灵活。在这些CAD系统中,如何使软件系统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较早的可编程逻辑器件的CAD系统将可编程逻辑器件所有的可编程开关都放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家榕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