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189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发电板、导热板、导热管、冷却水箱、水泵和温差发电片,光伏发电板安装在导热板的一个端面上,温差发电片安装在导热板的另一个端面上,导热管与导热板相接触,导热管的两端同时连通冷却水箱,水泵安装在导热管上,白天光伏发电板工作,随着温度升高发电效率降低;此时水泵控制导热管中的水实现循环,带走导热板传导的热量,降低光伏发电板的温度,使光伏发电板处于最佳工作温度,提高发电效率;待夜晚温度较低时,水箱中热水进行循环传至导热板,与导热板相接处的温差发电片进行发电工作保证夜间的供电,同时将热水变为冷水,再流回到冷却水箱以准备第二天的使用,具备很好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未来的趋势。目前,光伏发电以其绿色无污染、能量转换简单、来源广泛等优势逐渐普及于发电环节,近年来,利用太阳能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全国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达2.0亿千瓦。但是,现阶段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最高为26.3%,而随着太阳的长时间照射,电池的温度不断上升,其发电效率将大幅度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研究表明,在最适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开路电压约下降2mV,大约是正常室温时的0.55V的0.4%。进而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峰值功率。例如工作在70℃的硅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比在20℃的低20%。同时,光伏发电只能在白天有光的时候吸收太阳能产生光能,而夜间无光就不能发电,这并不符合用户的用电实际。因此,如何解决光伏电池在高温和夜晚的不利条件下的能源利用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发电板、导热板、导热管、冷却水箱、水泵和温差发电片,光伏发电板安装在导热板的一个端面上,温差发电片安装在导热板的另一个端面上,导热管与导热板相接触,导热管的两端同时连通冷却水箱,水泵安装在导热管上。
[0004]可选的,导热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若干导热管一一对应地插设在通孔内。
[0005]可选的,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散热板,散热板固定在导热板的另一个端面上,温差发电片夹设在导热板和散热板之间。
[0006]可选的,散热板朝向导热板的端面上开设有沉槽,温差发电片布置在沉槽内。
[0007]可选的,散热板背离导热板的端面上形成有齿槽。
[0008]可选的,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导热板上,温度传感器用于与外部温度监测电路电连接。
[0009]可选的,水泵有两个,一个水泵布置在位于导热板上端的导热管上,另一个水泵布置在位于导热板下端的导热管上。
[0010]可选的,导热板的上端具有支板,支板上形成有朝向导热板下端的凹槽,导热板的下端具有扣环和活动扳手,扣环与活动扳手铰接,光伏发电板的下端具有挂钩,光伏发电板的上端可操作性地插设在凹槽内,扣环可操作性地与挂钩勾接。
[0011]可选的,光伏发电板包括钢化玻璃层、硅片层和tpe材料背板层。
[0012]可选的,温差发电片为SP1848

2714温差发电模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光伏发电板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伏发电板温度升高,发电效率降低;此时导热管和冷却水箱中的水在水泵的控制下实现循环,带走导热板传导
的热量,从而降低光伏发电板的温度,使光伏发电板处于最佳工作温度,提高发电效率。另一方面,冷却水将热量传至冷却水箱中存储,待夜晚温度较低时,通过水泵的作用,水箱中热水进行循环传至导热板,与导热板相接处的温差发电片由于存在温差而进行发电工作保证夜间的供电,同时将热水变为冷水,再流回到冷却水箱以准备第二天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发电板和导热板的连接结构正视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发电板和导热板的连接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2]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发电板1、导热板2、导热管3、散热板4、冷却水箱5、温度传感器6、水泵7和温差发电片8,光伏发电板1安装在导热板2的一个端面上,温差发电片8安装在导热板2的另一个端面上,导热管3与导热板2相接触,导热管3的两端同时连通冷却水箱5,水泵7安装在导热管3上。
[002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导热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若干导热管3一一对应地插设在通孔内。若干导热管3沿导热板2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可以增大换热的面积。并且水泵7有两个,一个水泵7布置在位于导热板2上端的导热管3上,另一个水泵7布置在位于导热板2下端的导热管3上。若干导热管3汇聚在水泵7处,并通过管道连通冷却水箱5,形成闭合的回路。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光伏发电板1多余的热量,不断向导热板2内的传热管传导;传热管内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热水在水泵7的作用下从冷却水箱5的上部流入存储在储热水箱中,同时温度较低的冷却水从冷却水箱5的下部流入不断补充,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储热箱里的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并将热量存储在冷却水箱5里。该过程同时降低光伏发电板1的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板1的发电效率。
[002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散热板4固定在导热板2的另一个端面上,温差发电片8夹设在导热板2和散热板4之间。值得注意的是,散热板4朝向导热板2的端面上开设有沉槽,温差发电片8布置在沉槽内,能够保证散热板4和导热板2最大面积的接触,增大热的传递面积。并且散热板4背离导热板2的端面上形成有齿槽,齿槽则方便散热板4与空气换热,快速将光伏发电板1产生的热量消散掉。
[0025]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导热板2上,温度传感器6用于与外部
温度监测电路电连接,能够将导热板2上的光伏发电板1温度信息准确的反馈,以便调整冷却水的流速从而调整换热速度。
[0026]更进一步地,导热板2的上端具有支板9,支板9上形成有朝向导热板2下端的凹槽,导热板2的下端具有扣环10和活动扳手11,扣环10与活动扳手11铰接,光伏发电板1的下端具有挂钩12,光伏发电板1的上端可操作性地插设在凹槽内,扣环10可操作性地与挂钩12勾接。导热板2的固定过程为:先将光伏发电板1的上端插入凹槽,再将扣环10挂在挂钩12上,接着压下活动扳手11,将扣环10与挂钩12束紧。
[0027]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光伏发电板1包括钢化玻璃层、硅片层和tpe材料背板层。本实施例的温差发电片8为SP1848

2714温差发电模块。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结构的光伏发电板1和温差发电片8。
[0028]将本实施例的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进行实验,设定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发电板、导热板、导热管、冷却水箱、水泵和温差发电片,所述光伏发电板安装在所述导热板的一个端面上,所述温差发电片安装在所述导热板的另一个端面上,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导热板相接触,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同时连通所述冷却水箱,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导热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若干所述导热管一一对应地插设在所述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固定在所述导热板的另一个端面上,所述温差发电片夹设在所述导热板和所述散热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朝向所述导热板的端面上开设有沉槽,所述温差发电片布置在所述沉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背离所述导热板的端面上形成有齿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源利用率的光伏发电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凡徐睿谭先华陈思远陈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