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及其合成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961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及其合成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CeO2纳米棒负载CuO,通过调控CeO2纳米棒晶面重构实现氧化铜物种结构的变化;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25~600℃),CeO2纳米棒暴露晶面稳定性增强,逐渐由{110}面和{100}面重构为热力学更稳定的{111}面。负载氧化铜后CuOx簇和铜铈固溶体的比值随CeO2载体初始暴露晶面稳定性的增加而增加,CuOx簇的尺寸随CeO2载体初始暴露晶面稳定性的增加逐渐变大,体现出CeO2纳米棒表面重构对铜物种结构的重要影响。所制备的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CO选择性氧化转化率与选择性较高,CO完全转化的温度窗口较宽。完全转化的温度窗口较宽。完全转化的温度窗口较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及其合成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及其合成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以氢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由于具有零排放、高能量密度和强移动性等优点,在汽车和电子通信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烃蒸汽重整结合水煤气变换反应产生的氢气仍含有0.5

1%(V)CO,这会毒害PEMFCs中的Pt电极。CO选择性氧化氧化(CO

PROX)是进一步纯化氢气的有效方法。铜铈催化剂因其优异的经济性和氧化还原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CO

PROX,已成为贵金属催化剂的有效替代品。
[0003]CeO2的表面工程是调整铜铈催化剂中铜物种结构和相应CO

PROX性能的有效方法。为了获得特定的晶面,大量研究致力于制备具有特定形态的CeO2载体。例如,CeO2纳米八面体和纳米球主要暴露{111}面,CeO2纳米立方体主要暴露{100}面,而CeO2纳米棒的暴露面更复杂,新制备的CeO2纳米棒主要暴露{100}和{110}晶面,热处理可以将其暴露的晶面转变为更稳定的{111}晶面。然而,不同形状的CeO2载体的比表面积差异很大。例如,广泛用于晶面研究的CeO2纳米八面体、CeO2纳米立方体和CeO2纳米棒的比表面积大多在4

20m2·
g
‑1、10

40m2·
g
‑1,和70

110m2·
g
‑1范围内。如此大的差距,必然会影响我们的正确认知。因此,通过改变CeO2纳米棒热处理温度,在对CeO2纳米棒比表面积有较小影响的前提下,得到变化的暴露晶面以及研究这些重构晶面对负载氧化铜催化CO选择性氧化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富氢气中CO选择性氧化的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调控CeO2纳米棒晶面重构改变负载的铜物种的结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CeO2纳米棒负载CuO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富氢气中CO选择性氧化。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晶面重构的CeO2纳米棒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
[0009](1)称取适量的铈盐和过量的碱源,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铈盐溶液和碱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将全部碱溶液逐滴加入铈盐溶液中,继续搅拌30分钟;
[0010](2)将混合悬浊液转移至高压水热釜中,100℃下反应24小时;收集沉淀、离心分离,用水和乙醇交替洗涤直至pH接近7,在60℃下干燥12小时;所得固体粉末为CeO2纳米棒;
[0011](3)所述的CeO2纳米棒分别于25

600℃热处理1

4h,得到暴露晶面逐渐更加稳定({111}晶面含量逐渐增多)的CeO2‑
T,T代表热处理温度;
[0012]所述铈盐以硝酸铈或其水合物为优选。
[0013]所述碱溶液以氢氧化钠水溶液为优选。
[0014]所述热处理气氛以空气为优选。
[0015]采用X'Pert PRO衍射仪表征CeO2‑
T,结果如图1所示,CeO2‑
T都为典型的面心立方萤石型氧化铈结构。采用FEI Tecnai G2 F20 S

TWIN型透射电镜观察产物尺寸、形貌和表面显微结构,结果如图2a,b,c。CeO2‑
T都为棒状结构,长40

200纳米,宽8

15纳米;CeO2‑
25主要暴露{100}和{110}晶面,CeO2‑
400主要暴露{110}和{111}晶面,CeO2‑
600主要暴露{111}晶面。
[0016]一种晶面重构的CeO2纳米棒负载CuO催化剂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
[0017]将相应量的铜盐负载到适量的上述CeO2‑
T载体上,并在400

600℃下的空气中焙烧得到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CuO与CeO2质量比为3.0%~10.0wt%,优选4.0~8.0wt%。
[0018]所述铜盐以硝酸铜为优选。
[0019]采用X'Pert PRO衍射仪表征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结果如图3所示。
[0020]利用Optima 5300DV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CeO2载体基质中的铜含量进行表征。随载体热处理温度从25℃升到600℃,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中CeO2载体基质中的铜含量逐渐下降,表明以CuOx簇存在的铜物种和以铜铈固溶体存在的铜物种的比值上升。
[0021]利用AutoChem II 2920化学吸附仪和Hiden Analytical QIC

20质谱仪联用进行N2O

CO2滴定实验,表征CuOx簇的状态,随随载体热处理温度从25℃升到600℃,相应的CuO/CeO2催化剂中CuOx簇尺寸增大。
[0022]利用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用于富氢气中CO选择性氧化反应:将0.1g催化剂置于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气为1%CO、1%O2、50%H2、48%He的混合气,空速为18000mL
·
g
cat
‑1·
h
‑1。
[0023]反应后利用气相色谱进行产物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随CeO2纳米棒热处理温度从25℃提高到600℃,相应的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先提高后下降,CuO/CeO2‑
400有最高的反应活性。
[0024]本专利技术利用CeO2纳米棒负载CuO,通过调控CeO2纳米棒晶面重构实现氧化铜物种结构的变化;随热处理温度从25℃提高到600℃,CeO2纳米棒暴露晶面逐渐由{110}和{100}向{111}晶面转变,相应的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中CuOx簇和铜铈固溶体比值升高,CuOx簇尺寸增大,体现出CeO2纳米棒表面重构对氧化铜物种结构的独特影响。所制备的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CO选择性氧化活性与选择性较高,CO完全转化的温度窗口较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由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例1所制备CeO2‑
T的XRD谱图;横坐标为衍射角度2θ,单位为
°
(度),纵坐标为衍射强度,单位为a.u.(绝对单位)。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CeO2‑
25(a),CeO2‑
400(b),CeO2‑
600(c)以及实施例2(d),6(e),8(f)中所制备催化剂的透射电镜图(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图(HRTEM)。
[0027]图3为由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例2,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为负载型催化剂,载体为CeO2纳米棒于25

600℃热处理所得纳米二氧化铈,将载体纳米二氧化铈命名为CeO2‑
T,其中T为热处理温度;将CuO负载到CeO2‑
T载体上,CuO与CeO2‑
T载体的质量比为(3.0~10.0)/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其特征在于CuO与CeO2‑
T载体的质量比为(4.0~8.0)/100,即CuO的负载量为4.0~8.0wt%。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CuO/CeO2纳米棒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eO2‑
T的合成方法实现如下:步骤(1)称取所需铈盐和过量的碱源,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铈盐溶液和碱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将全部碱溶液逐滴加入铈盐溶液中,继续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悬浊液;步骤(2)将混合悬浊液转移至高压水热釜中,100℃下反应24小时;收集沉淀、离心分离,用水和乙醇交替洗涤直至pH接近7,在60℃下干燥12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党国侯兴林陈丰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