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高效监测碳酸钙D3咀嚼片中间体混合均匀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090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捷高效监测碳酸钙D3咀嚼片中间体混合均匀度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银胶溶液的制备;(2)不同浓度维生素D3标准液的配制;(3)维生素D3标准溶液线性回归方程的获得;(4)碳酸钙维生素D3咀嚼片中间体取样;(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6)供试品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7)计算中间体中维生素D3的含量;(8)判断不同时间点中间体的混合均匀性。优点为,与传统的采用高效液相监测混合均匀性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缩短了分析检测时间,简化了检测操作,经济效益大大提高;通过纳米银粒子的增强及滤膜富集,可有效针对维生素D3含量极低的待测样品;可有效去除对检测有干扰的辅料,从而提供检测的专属性。从而提供检测的专属性。从而提供检测的专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高效监测碳酸钙D3咀嚼片中间体混合均匀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料混匀度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便捷高效监测碳酸钙D3咀嚼片中间体混合均匀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合粉体均匀性评价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对混合粉体取样再测定粉体中药物的含量,一般将取样分析所得的含量均值和相对偏差(RSD)作为评价指标。对混合粉末的混合均匀性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混合工序可以实现粉体的均匀混合,进而最终保证制剂成品含量均匀。碳酸钙D3咀嚼片规格为钙:500mg,维生素D3:200国际单位,其中维生素D3含量极低,混合均匀性尤其重要。根据碳酸钙D3咀嚼片(II)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修订草案)公示稿,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维生素D3含量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需进过0.1mol/L盐酸溶液分次将所取吸粉吸入容量瓶,超声,定容、取上清液振摇萃取等处理步骤,定容后需放置数小时,操作费时,容易出错,而混合均匀性考察时,往往样品量较大,需要很长的分析检测时间,效率低下,不利于该品种的研发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监测。
[0003]中国专利技术CN112268889A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法测定维生素D3含量的方法,记载了采用普通拉曼光谱法测定维生素D3的含量,但是此法仅适用于维生素D3含量较大的样品。对于碳酸钙咀嚼片,其维生素D3含量很少,且存在其它辅料的干扰在,且待测中间体为固体形态,与液态的标准溶液没有可比性,实践过程中,很难获得满意的测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监测碳酸钙D3咀嚼片中间体混合均匀度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标准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存在的工序复杂、耗时长及效率低的不足。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捷高效监测碳酸钙D3咀嚼片中间体混合均匀度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6](1)银胶溶液的制备:以硝酸银和柠檬酸钠为原料,制备银胶溶液备用;
[0007](2)不同浓度维生素D3标准液的配制:称取适量的维生素D3,用无水乙醇溶解,再用无水乙醇稀释成浓度梯度递增的维生素D3标准溶液;
[0008](3)维生素D3标准溶液线性回归方程的获得:将100μL银胶溶液和2mL浓度梯度递增的维生素D3标准溶液涡旋混匀,采用抽滤的方式将适量混匀后的溶液经滤膜过滤进行富集,用拉曼光谱仪对滤膜进行扫描,获得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根据维生素D3的浓度与所得光谱中特征峰的强度关系拟合获得线性回归方程;
[0009](4)碳酸钙维生素D3咀嚼片中间体取样:对不同混合时间点的样品进行多层取样,每一份中间体样品为5片重的量;
[0010](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获得的每一份中间体样品,加入适量的1mol/L的盐酸溶液和适量无水乙醇溶液,超声适当时间放冷,加入无水乙醇定容,混匀后,取适量溶液离心
即得供试品溶液;
[0011](6)供试品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将100μL银胶溶液和2mL供试品,涡旋混匀,采用抽滤的方式将适量混匀后的溶液经滤膜过滤富集,用拉曼光谱仪对滤膜进行扫描,以获得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记录维生素D3特征峰的强度;
[0012](7)计算中间体中维生素D3的含量: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和供试品特征峰的强度计算供试品溶液中维生素D3的含量,进一步计算中间体中所含维生素D3的含量;
[0013](8)判断不同时间点中间体的混合均匀性:计算每个混合时间点下同批次中间体样品的含量均值和相对偏差,根据含量均值和相对偏差的数值判断混合均匀性。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5]具体的,步骤(1)中具体备方法为:取45mg硝酸银置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250mL去离子水溶解,加热至沸腾,不断搅拌的情况下逐滴加入5mL 1%的柠檬酸钠溶液,沸腾状态下继续搅拌50min,自然冷却,即得灰绿色银胶溶液,取制得的银胶溶液适量离心浓缩至1~5倍浓度后备用。
[0016]具体的,步骤(2)中,浓度梯度递增的维生素D3标准溶液的浓度梯度为10、15、20、25、30国际单位/mL。
[0017]具体的,步骤(3)和(6)中混匀后的溶液均取用1

2mL。
[0018]具体的,步骤(5)中每一份中间体样品初始溶解时盐酸的用量为2

3mL,无水乙醇的用量为20

30mL,超声时间为20

30min。
[0019]具体的,步骤(4)中每个混合时间点均使用多层取样法采10个中间体样品,采样时分三层,第一层为混合罐内最上层物料,在前后左右和中间各取一个得到5个中间体样品,第二层中中间层物料,在前后左右各取一个得到4个中间体样品,第三层为最下层,在出口处取一个中间体样品。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相比传统的采用高效液相(HPLC)监测混合均匀性相比,本专利技术大大缩短了分析检测时间,简化了检测操作,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0022]2.相比于已有的普通拉曼光谱法测定法,本专利技术通过纳米银粒子的增强,拉曼光谱中特征峰强度显著增加,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集方式可有效针对维生素D3含量极低的待测样品;同时碳酸钙D3咀嚼片的中间体为固体形式,不仅存在多种辅料的干扰,且与液态的标准品无较好的相关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处理方式,可有效去除对检测有干扰的辅料,从而提供检测的专属性;检测取样时采用分层多点取样,保证检测数据更具代表性,更能有效的反应混合均匀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对维生素D3标准液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的图谱;
[0024]图2为为各各维生素D3标准液的浓度及测得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特征峰强度的线性回归拟合直线;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每个混合时间点中对碳酸钙维生素D3咀嚼片中间体采样的各采样点的分布,左侧为主视图,右侧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为免赘述,以下实施例中用到的药品若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市售产品,用到的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则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28]实施例
[0029]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监测碳酸钙D3咀嚼片中间体混合均匀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1)银胶溶液的制备:称取45mg硝酸银置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250ml去离子水溶解,加热至沸腾,不断搅拌的情况下逐滴加入5mL1%的柠檬酸钠溶液,沸腾状态下继续搅拌50min,自然冷却,即得灰绿绿色银胶溶,取制得的银胶溶液适量离心浓缩至3倍浓度后备用。
[0031](2)不同浓度维生素D3标准液的配制:称取适量的维生素D3,用无水乙醇溶解,再用无水乙醇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高效监测碳酸钙D3咀嚼片中间体混合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银胶溶液的制备:以硝酸银和柠檬酸钠为原料,制备银胶溶液备用;(2)不同浓度维生素D3标准液的配制:称取适量的维生素D3,用无水乙醇溶解,再用无水乙醇稀释成浓度梯度递增的维生素D3标准溶液;(3)维生素D3标准溶液线性回归方程的获得:将100μL银胶溶液和2mL浓度梯度递增的维生素D3标准溶液涡旋混匀,采用抽滤的方式将适量混匀后的溶液经滤膜过滤进行富集,用拉曼光谱仪对滤膜进行扫描,获得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根据维生素D3的浓度与所得光谱中特征峰的强度关系拟合获得线性回归方程;(4)碳酸钙维生素D3咀嚼片中间体取样:对不同混合时间点的样品进行多层取样,每一份中间体样品为5片重的量;(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获得的每一份中间体样品,加入适量的1mol/L的盐酸溶液和适量无水乙醇溶液,超声适当时间放冷,加入无水乙醇定容,混匀后,取适量溶液离心即得供试品溶液;(6)供试品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将100μL银胶溶液和2mL供试品,涡旋混匀,采用抽滤的方式将适量混匀后的溶液经滤膜过滤富集,用拉曼光谱仪对滤膜进行扫描,以获得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记录维生素D3特征峰的强度;(7)计算中间体中维生素D3的含量: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和供试品特征峰的强度计算供试品溶液中维生素D3的含量,进一步计算中间体中所含维生素D3的含量;(8)判断不同时间点中间体的混合均匀性:计算每个混合时间点下同批次中间体样品的含量均值和相对偏差,根据含量均值和相对偏差的数值判断混合均匀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滨兴秦志平李天宇万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绿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