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及热压印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40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压印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及热压印方法。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包括:具有载物面的加热组件、用于驱动加热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位于加热组件上方的辊压组件,载物面水平布置,辊压组件包括具有容置腔且两端转动设置的辊筒以及至少部分收容于容置腔内的发热管,辊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微纳结构,微纳结构绕辊筒的周向布置,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加热组件的第一驱动机构和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加热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驱动机构水平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辊对板热压印装置效率高且结构过程简单,无化学药剂和放射性,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及热压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压印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及热压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具有特殊微纳结构的光学玻璃器件不仅拥有微型化、集成化、高精度、节能等优点,而且还改善了光学系统的性能,从而给先进光学系统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这类微光学元件在国防、民用、科研等各个领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绿色能源、空间感测,激光辐射、光纤通信、生物医疗及消费电子等。此外,功能微纳结构玻璃器件在微电子机械,生物医疗,信息数据存储技术,结构色和超疏水表面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近年来,受到更高分辨率、更大面积发展趋势的推动,应用于上述领域中的玻璃功能微纳结构器件不仅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尺寸不断增加,而且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精密玻璃微纳结构器件难以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亟待解决。
[0003]激光直写技术、离子束光刻技术、紫外光刻技术、化学刻蚀技术和辊对板热压印技术均可用于制造玻璃微纳光学元件。其中,激光直写技术加工效率高,但微结构表面形状精度不高。离子束光刻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载物面的加热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加热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加热组件上方的辊压组件,所述载物面水平布置,所述辊压组件包括具有容置腔且两端转动设置的辊筒以及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发热管,所述辊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微纳结构,所述微纳结构绕所述辊筒的周向布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驱动机构和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加热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水平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辊筒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对板热压印装置还包括反射外罩,所述反射外罩位于所述辊筒的上方并沿所述辊筒的周向部分包围所述辊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镀覆有红外吸收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结构包括尺寸为纳米级的纳米结构和/或尺寸为微米级的微米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对板热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对板热压印装置还包括转接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开设有转接孔的支撑座以及一端设置于所述转接孔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转接套,所述转接机构设置两个,所述辊筒位于两所述转接机构之间,且两所述转接套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辊筒的两端,所述发热管的一端穿设其中一所述转接套并延伸至所述容置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峰张志辉杨高陈建良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