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监测生态因子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025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测生态因子的系统,该系统内设有数据采集单元,用以采集待监测区域中对应的生态因子参数;数据传输单元,包括发射端、传输载体和接收端,用已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生态因子参数上传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用以接收数据传输单元上传的生态因子参数并对生态因子参数进行处理;分析预警单元,用以接收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完成的生态因子参数并根据处理完成的生态因子参数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初步评估;辅助评估单元,用以针对分析预警单元输出的初步评估结果进行二次评估;信息发布单元,其与所述分析预警单元相连,用以输出分析预警单元的评估结果。预警单元的评估结果。预警单元的评估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监测生态因子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灾害预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测生态因子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广泛,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气候监测和地质监测显得越来越重要。沿海和山区县的野外环境,由于受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发生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危害性大、突发性强等共同特点。夏季是暴雨和台风的多发季节,频繁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对气候元素和地形元素的数据采集,是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0003]传统的区域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主要使用过群测群防的手段获取地质灾害的各部分状态信息,以常规监测手段取得重点地质灾害的状态信息,群测群防的方法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由于监测手段落后,难以及时获取地质灾害发生前期的先兆信息。很多地质灾害监测点仍然使用人工操作、全站仪总动精密对照、人工记录、人工计算这种传统方式,观测完成后,整理数据往往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使得被监测的数据不能够实时反映地质灾害的状态,并且,地质灾害发生前,往往是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非常恶劣的情况,传统监测方法不能实时获取监测目标的状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020077639.0,公开了一种地形监测系统;
[0005]由此可见,存在以下问题:
[0006]针对目前传统有线通信方式布线繁琐、不易扩充、功能单一、耗费时间长、使用人力多等缺点,提出采用无线组网方式监测气象站相关气候信息和地形信息,监测节点扩充方便,数据传输稳定;通过串口将监测信息传输至气象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可以实时查看各个小型气象站的气候信息,建立一套远程测量、远程数据自动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预测预报于一体的监测生态因子的灾害预警系统,为人民生活出行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监测生态因子的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有线通信方式布线繁琐、不易扩充、功能单一、耗费时间长、使用人力多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监测生态因子的系统,包括:
[0009]数据采集单元,用以采集待监测区域中对应的生态因子参数;
[0010]数据传输单元,其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相连,包括发射端、传输载体和接收端,用已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生态因子参数上传至数据处理单元;
[0011]数据处理单元,其与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相连,用以接收数据传输单元上传的生态因子参数并对生态因子参数进行处理;
[0012]分析预警单元,其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相连,用以接收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完成的
生态因子参数并根据处理完成的生态因子参数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初步评估;
[0013]辅助评估单元,其与所述分析预警单元相连,用以针对分析预警单元输出的初步评估结果进行二次评估;所述辅助评估单元在完成对待监测区域的二次评估时将二次评估的结果输送至分析预警单元;
[0014]信息发布单元,其与所述分析预警单元相连,用以输出分析预警单元的评估结果。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分析预警单元设有第一预设评估分数S1、第二预设评估分数S2和第三预设评估分数S3,其中,S3<S2<S1;当所述分析预警单元根据处理完成的生态因子参数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初步评估时,分析预警单元根据各处理完成的生态因子参数计算针对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积分S并将S与各预设评估分数进行比对,
[0016]若S>S1,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判定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等级为一级,该待监测区域具有富饶的生态系统,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判定不进行二次评估;
[0017]若S2<S≤S1,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初步判定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等级为二级,该待监测区域具有适宜的生态系统,分析预警单元将生态因子参数输送至所述辅助评估单元以使辅助评估单元对待监测区域进行二次评估;
[0018]若S3<S≤S2,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初步判定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等级为三级,该待监测区域中的生态系统难以维持生物生存,分析预警单元将生态因子参数输送至所述辅助评估单元以使辅助评估单元对待监测区域进行二次评估;
[0019]若S≤S3,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判定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等级为四级,该待监测区域中的生态系统无法维持生物生存,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判定不进行二次评估。
[0020]进一步地,所述分析预警单元设有第一预设坡度θ1、第二预设坡度θ2、第三预设坡度θ3、第一预设评估分数修正系数α1和第二预设评估分数修正系数α2,其中,θ1<θ2<θ3,0.5<α2<α1<1;当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初步评估时,分析预警单元检测待监测区域的坡度θ并根据θ判定是否对各所述预设评估分数进行修正,
[0021]若θ≤θ1时,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不对各所述预设评估分数进行修正;
[0022]若θ1<θ≤θ2时,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α1对各所述预设评估分数进行修正;
[0023]若θ2<θ≤θ3时,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α2对各所述预设评估分数进行修正;
[0024]若θ>θ3时,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判定该待监测区域坡度过陡并将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等级判定为四级;
[0025]当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αi对各所述预设评估分数进行修正时,设定i=1,2,修正后的第j预设评估分数记为Sj

,设定Sj

=Sj
×
αi。
[0026]进一步地,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中设有第一预设面积M1、第二预设面积M2,实际面积M,第一预设格栅数量G1、第二预设格栅数量G2,其中,M1<M2,G1<G2<G3,当系统采集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的生态因子时,使用格栅以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若干区域,分析预警单元根据待监测区域的实际面积M确定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的数量并计算各区域中生态因子的平均值以作为对待监测区域初步评估的判定基准,
[0027]若M≤M1,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G1数量的格栅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划分;
[0028]若M1<M≤M2,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G2数量的格栅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划分;
[0029]若M>M2,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G3数量的格栅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划分。
[0030]进一步地,所述分析预警单元设有预设监测周期t0和预设波动幅度W0;当系统针
对单个待监测区域进行初步评估时,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在检测周期达到t0时监测和统计待监测区域在该监测周期中的生态因子参数以计算待监测区域在该监测周期中生态因子参数的波动幅度W并根据W判定是否对针对该待监测区域的下一监测周期进行调节,
[0031]若W=W0,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不对该监测周期中生态因子参数的波动幅度进行调节;
[0032]若W≠W0,所述分析预警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监测生态因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用以采集待监测区域中对应的生态因子参数;数据传输单元,其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相连,用以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生态因子参数上传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其与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相连,用以接收数据传输单元上传的生态因子参数并对生态因子参数进行处理;分析预警单元,其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相连,用以接收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完成的生态因子参数并根据处理完成的生态因子参数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初步评估并检测待监测区域的坡度并根据坡度对评估分数进行修正;分析预警单元计算各区域中生态因子的平均值以作为对待监测区域初步评估的判定基准;计算待监测区域在该监测周期中生态因子参数的波动幅度并根据波动幅度判定是否对针对该待监测区域的下一监测周期进行调节;分析预警单元将待监测区域的初步评级判定为二级或三级时将所述生态因子参数发送至辅助评估单元以使辅助评估单元对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积分二次计算;辅助评估单元,其与所述分析预警单元相连,用以针对分析预警单元输出的初步评估结果进行二次评估;所述辅助评估单元在完成对待监测区域的二次评估时将二次评估的结果输送至分析预警单元;信息发布单元,其与所述分析预警单元相连,用以输出分析预警单元的评估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生态因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预警单元设有第一预设评估分数S1、第二预设评估分数S2和第三预设评估分数S3,其中,S3<S2<S1;当所述分析预警单元根据处理完成的生态因子参数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初步评估时,分析预警单元根据各处理完成的生态因子参数计算针对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积分S并将S与各预设评估分数进行比对,若S>S1,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判定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等级为一级,该待监测区域具有富饶的生态系统,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判定不进行二次评估;若S2<S≤S1,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初步判定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等级为二级,该待监测区域具有适宜的生态系统,分析预警单元将生态因子参数输送至所述辅助评估单元以使辅助评估单元对待监测区域进行二次评估;若S3<S≤S2,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初步判定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等级为三级,该待监测区域中的生态系统难以维持生物生存,分析预警单元将生态因子参数输送至所述辅助评估单元以使辅助评估单元对待监测区域进行二次评估;若S≤S3,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判定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等级为四级,该待监测区域中的生态系统无法维持生物生存,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判定不进行二次评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监测生态因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预警单元设有第一预设坡度θ1、第二预设坡度θ2、第三预设坡度θ3、第一预设评估分数修正系数α1和第二预设评估分数修正系数α2,其中,θ1<θ2<θ3,0.5<α2<α1<1;当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初步评估时,分析预警单元检测待监测区域的坡度θ并根据θ判定是否对各所述预设评估分数进行修正,若θ≤θ1时,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不对各所述预设评估分数进行修正;若θ1<θ≤θ2时,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α1对各所述预设评估分数进行修正;
若θ2<θ≤θ3时,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α2对各所述预设评估分数进行修正;若θ>θ3时,所述分析预警单元判定该待监测区域坡度过陡并将该待监测区域的评估等级判定为四级;当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αi对各所述预设评估分数进行修正时,设定i=1,2,修正后的第j预设评估分数记为Sj

,设定Sj

=Sj
×
αi。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生态因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中设有第一预设面积M1、第二预设面积M2,第一预设格栅数量G1、第二预设格栅数量G2,第三预设格栅数量G3,其中,M1<M2,G1<G2<G3,当系统采集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的生态因子时,使用格栅以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若干区域,分析预警单元根据待监测区域的实际面积M确定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的数量并计算各区域中生态因子的平均值以作为对待监测区域初步评估的判定基准,若M≤M1,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G1数量的格栅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划分;若M1<M≤M2,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G2数量的格栅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划分;若M>M2,所述分析预警单元使用G3数量的格栅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划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巧萍王琳郝继坤章益新伊文超赖照峰安红蕾黄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兴科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