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24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及应用,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步骤一、原料备用,蒲公英进行清洗,将蒲公英嫩叶和花蕾选出,待用,沸水焯蒲公英剩余下的根茎,捞取后,进行沥干,再进行蒸煮,剩余蒸煮液冷却待用,步骤二、随后将根茎进行干燥和磨粉,采用三年野生蒲公英根部提取物500目过筛,蒲公英根茎粉和面粉混合,利用蒸煮液进行搅拌,制得蒲公英面条。首先将蒲公英进行分拣,将适宜作为配料的嫩叶和花蕾部分单独进行处理,结合酸辣粉,可以实现将原料的充分利用,且将根茎作为配料掺杂到面粉中,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通过基于嫩叶和花蕾的酸辣粉,可以进一步提高蒲公英面条的口味和美观度,保证了蒲公英有效成分被人体充分吸收。英有效成分被人体充分吸收。英有效成分被人体充分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以及薯类,脱水蔬菜加工,蔬菜罐头加工,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
[0003]面条是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压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压,再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花样繁多,品种多样,地方特色极其丰富。
[0004]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
[0005]现有的蒲公英食用,多数采用凉拌、泡酒、腌制和炒制,考虑搭配蒲公英的需求,往往会集中食用某一个部位,如嫩叶、根部或者花蕾,在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存在浪费的问题,且蒲公英的根部单独食用,口感不佳,纤维难以嚼碎,其次面条的食用,往往需要搭配一些辅料,提升口感,但是现有的辅料,往往集中在提味方面,无法做到美观度和口味的丰富,降低了食客的可选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及应用。该具有消炎祛痘功能的蒲公英面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面膜产品,优先采用蒲公英,对面部进行消毒和消炎处理,提高面部的吸收效率,随后利用面膜粉和蒲公英提取物混合,利用蒲公英提取物带动面膜粉的有效成分,被面部皮肤吸收,提高对创口的深层消炎和消肿,保证面部的清爽,使用后采用清水洗净即可,在后续的实验中,采用天然物质,避免了未知的过敏原,提高适用人群。
[0007]为了实现上述降低反射效果不佳、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原料备用,蒲公英进行清洗,将蒲公英嫩叶和花蕾选出,待用,沸水焯蒲公英剩余下的根茎,捞取后,进行沥干,再进行蒸煮,剩余蒸煮液冷却待用;
[0009]步骤二、随后将根茎进行干燥和磨粉,采用三年野生蒲公英根部提取物500目过筛,蒲公英根茎粉和面粉混合,利用蒸煮液进行搅拌,制得蒲公英面条;
[0010]步骤三、随后沸水焯蒲公英嫩叶,晾干后待用;
[0011]步骤四、制备酸辣粉,将蒲公英根茎粉、色拉油、豆瓣酱、香醋、麻油、白砂糖和味精进行混合,制得调味液,同时对部分沸水焯蒲公英嫩叶进行冻干处理,获取冻干蔬菜包;
[0012]步骤五、辣椒粉和用水进行蒸煮,随后进入足量的香油,制得辣椒油,将高温辣椒油浇在蒲公英嫩芽和花蕾上,随后与调味液混合,获得麻辣粉调味成品,冷却包装;
[0013]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述沸水焯蒲公英剩余下的根茎,时间设置在1

2分钟。
[0014]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述蒸煮液冷却待用前,需要额外进行加热浓缩,浓缩的标准是原蒸煮液的三分之一。
[0015]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所述根茎进行干燥和磨粉,需要提前过筛,根茎粉、高筋面粉和盐混合,混合比例为10:100:1,制得蒲公英根茎粉。
[0016]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所述蒸煮液降温至21摄氏度,且蒸煮液与面粉的混合时,按照0.5升每分钟进行添加。
[0017]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所述沸水焯蒲公英嫩叶,沸水中加入足量的白砂糖和蜂蜜,所述沸水、白砂糖和蜂蜜的混合比例为100:15:7。
[0018]进一步的,根据步骤四中的操作步骤,所述色拉油、豆瓣酱、香醋、麻油、白砂糖和味精的混合比例为20:3:10:1:5:2。
[0019]进一步的,根据步骤四中的操作步骤,所述调味液加热至60摄氏度,加热时间5分钟,保证调味液充分混合。
[0020]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五中的操作步骤,所述辣椒与香油的混合比例为1:3,所述高温辣椒油浇在蒲公英嫩芽和花蕾,需要提前将调味液浇注在蒲公英嫩芽和花蕾上。
[0021]根据上述的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消毒步骤,所述蒲公英面条采用密封包装,且制得麻辣粉调味成品需要额外进行密封真空包装,所述还应用包括蒲公英麻辣面的食用步骤,需要额外将蒲公英面条进行水煮加热,取出蒲公英面条与冷却麻辣粉调味成品混合搅拌即可。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及应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首先将蒲公英进行分拣,将适宜作为配料的嫩叶和花蕾部分单独进行处理,结合酸辣粉,可以实现将原料的充分利用,且将根茎作为配料掺杂到面粉中,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且后续的食用过程中,通过基于嫩叶和花蕾的酸辣粉,可以进一步提高蒲公英面条的口味和美观度,保证了蒲公英有效成分被人体充分吸收。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及应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原料备用,蒲公英进行清洗,将蒲公英嫩叶和花蕾选出,待用,沸水焯蒲公英剩余下的根茎,捞取后,进行沥干,再进行蒸煮,剩余蒸煮液冷却待用。
[0027]步骤二、随后将根茎进行干燥和磨粉,采用三年野生蒲公英根部提取物500目过筛,蒲公英根茎粉和面粉混合,利用蒸煮液进行搅拌,制得蒲公英面条。
[0028]步骤三、随后沸水焯蒲公英嫩叶,晾干后待用。
[0029]步骤四、制备酸辣粉,将蒲公英根茎粉、色拉油、豆瓣酱、香醋、麻油、白砂糖和味精进行混合,制得调味液,同时对部分沸水焯蒲公英嫩叶进行冻干处理,获取冻干蔬菜包。
[0030]步骤五、辣椒粉和用水进行蒸煮,随后进入足量的香油,制得辣椒油,将高温辣椒油浇在蒲公英嫩芽和花蕾上,随后与调味液混合,获得麻辣粉调味成品,冷却包装。
[0031]具体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沸水焯蒲公英剩余下的根茎,时间设置在1

2分钟。
[0032]具体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蒸煮液冷却待用前,需要额外进行加热浓缩,浓缩的标准是原蒸煮液的三分之一。
[0033]具体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根茎进行干燥和磨粉,需要提前过筛,根茎粉、高筋面粉和盐混合,混合比例为10:100:1,制得蒲公英根茎粉。
[0034]具体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蒸煮液降温至21摄氏度,且蒸煮液与面粉的混合时,按照0.5升每分钟进行添加。
[0035]具体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沸水焯蒲公英嫩叶,沸水中加入足量的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备用,蒲公英进行清洗,将蒲公英嫩叶和花蕾选出,待用,沸水焯蒲公英剩余下的根茎,捞取后,进行沥干,再进行蒸煮,剩余蒸煮液冷却待用;S2、随后将根茎进行干燥和磨粉,采用三年野生蒲公英根部提取物500目过筛,蒲公英根茎粉和面粉混合,利用蒸煮液进行搅拌,制得蒲公英面条;S3、随后沸水焯蒲公英嫩叶,晾干后待用;S4、制备酸辣粉,将蒲公英根茎粉、色拉油、豆瓣酱、香醋、麻油、白砂糖和味精进行混合,制得调味液,同时对部分沸水焯蒲公英嫩叶进行冻干处理,获取冻干蔬菜包;S5、辣椒粉和用水进行蒸煮,随后进入足量的香油,制得辣椒油,将高温辣椒油浇在蒲公英嫩芽和花蕾上,随后与调味液混合,获得麻辣粉调味成品,冷却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1中的操作步骤,所述沸水焯蒲公英剩余下的根茎,时间设置在1

2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1中的操作步骤,所述蒸煮液冷却待用前,需要额外进行加热浓缩,浓缩的标准是原蒸煮液的三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蒲公英麻辣面及酸辣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2中的操作步骤,所述根茎进行干燥和磨粉,需要提前过筛,根茎粉、高筋面粉和盐混合,混合比例为10:100:1,制得蒲公英根茎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蒲公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徐莲香李泽禹
申请(专利权)人:辽源市禹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