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013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的安装步骤包括:将舵桨设备(1)放置在地面(2)上,安装部(4)的连接板(5)通过连接件(6)连接舵浆部(3),连接板(5)上安装加强筋(7),割除加强筋(7)的余量部(8);将过渡外板(9)与加强筋(7)焊接,多块过渡外板(9)形成下方封装面(10);将舵桨设备(1)安装到主船体上,下方封装面(10)封闭预留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能够将舵桨设备过渡外板改为在舵桨设备安装前安装完成,降低现场操作强度,保障过渡外板安装位置的精度,避免现场作业无法保障精度问题,提高效率。高效率。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制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船舶制造领域,由于全回转舵桨设备较大,与主船体安装区域预留较大的预留开口,便于舵桨设备安装,而舵桨设备安装后,该预留开口区域需要用数块过渡外板封平,从而与船底线型保持一致,减小流体阻力。现有技术中,舵桨设备由第三方厂家提供,舵桨设备下口设置加强筋并加放一定余量,舵桨区域外板封板由船厂放样下料、适配、安装。舵桨设备与主船体定位后根据船体线型修割舵桨设备加强筋余量。进行安装时,仰面贴装过渡外板,由于位置狭小无法使用吊机等辅助设备,过渡外板宽大厚重,只能依靠3

5人同时抬,往头顶举起定位,每块过渡外板需来回上下适配无数次,直到过渡外板与主船体外板光顺过渡才能点焊固定,制作周期长、施工条件艰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外板固定定位后仰望焊接,焊接难度大焊接时间长,焊接成型及质量差,工作效率低,焊后过渡外板内部油漆破坏,内部受空间限制无法彻底清除污渍,油漆覆盖受限,船下水后局部无油漆区域的钢板与海水接触,加快钢板腐蚀,间接影响船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步骤简单,能够将舵桨设备过渡外板改为在舵桨设备安装前安装完成,不受工序限制,制作完成后随舵桨设备整体吊装一次到位,缩短建造周期,降低现场操作强度,保障过渡外板安装位置的精度,避免现场作业无法保障精度问题,提高效率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
[000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的安装步骤包括:
[0006]S1.将舵桨设备安装到主船体前放置在地面上,舵桨设备的舵浆部3贴合在地面上,舵桨设备的安装部位于舵浆部侧面;
[0007]S2.安装部的连接板通过连接件连接舵浆部,连接板上安装加强筋,割除加强筋的余量部;
[0008]S3.将过渡外板与加强筋焊接,过渡外板同时与连接件焊接,多块过渡外板形成下方封装面;
[0009]S4.将舵桨设备安装到主船体上,下方封装面封闭预留开口。
[0010]割除加强筋的余量部前,在主船体安装舵桨设备的基座的对应位置量取基座到过渡外板的实际安装尺寸,然后割除加强筋的余量部,割除加强筋的余量部的实际割除尺寸等于实际安装尺寸减去渡外板的板厚尺寸,各个加强筋均按照上述步骤同样进行量取作业和割除作业。
[0011]每个过渡外板与对应一个加强筋焊接,该过渡外板与对应加强筋垂直,焊接相邻过渡外板侧面焊接。
[0012]多块过渡外板焊接完成后对舵桨设备进行涂装作业。
[0013]所述的舵桨设备安装在主船体舵桨基座位置。
[0014]所述的过渡外板包括多块船艉过渡外板和多块船艏过渡外板。
[0015]多个过渡外板焊接后处于同一平面。
[0016]多个过渡外板形成的下方封装面与连接板平行布置。
[0017]所述的船艉过渡外板包括艉

A、艉

B、艉

C、艉

D、艉

E。
[0018]所述的船艏过渡外板包括艏

A、艏

B、艏

C、艏

D、艏

E。
[0019]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改变舵浆设备与船主体安装时的工序,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不再像现有技术中那样,现将多将设备与船主体安装后,再进行加强筋割除,再进行过渡外板焊接。而是在舵桨设备安装到主船体前放置在地面上,先量取舵浆设备安装后设计的过渡外板的位置距离船主体基座的距离尺寸,然后对加强筋的与两部进行割除,然后直接焊接过渡外板,再对都将设备喷涂。这样,直接将成型的舵浆设备安装到船主体,而不需要再在狭隘的作业空间进行作业,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步骤简单,能够将舵桨设备过渡外板改为在舵桨设备安装前安装完成,不受工序限制,制作完成后随舵桨设备整体吊装一次到位,缩短建造周期,降低现场操作强度,保障过渡外板安装位置的精度,避免现场作业无法保障精度问题,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过渡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的过渡外板形成的下方封装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舵桨设备;2、地面;3、舵浆部;4、安装部;5、连接板;6、连接件;7、加强筋;8、余量部;9、过渡外板;10、下方封装面;11、船艉过渡外板;12、船艏过渡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的安装步骤包括:
[0027]S1.将舵桨设备1安装到主船体前放置在地面2上,舵桨设备1的舵浆部3贴合在地面2上,舵桨设备1的安装部4位于舵浆部3侧面;S2.安装部4的连接板5通过连接件6连接舵浆部3,连接板5上安装加强筋7,割除加强筋7的余量部8;S3.将过渡外板9与加强筋7焊接,
过渡外板9同时与连接件6焊接,多块过渡外板9形成下方封装面10;S4.将舵桨设备1安装到主船体上,下方封装面10封闭预留开口。上述步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全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改变舵浆设备与船主体安装时的工序。不再像现有技术中那样,现将多将设备与船主体安装后,再进行加强筋割除,再进行过渡外板焊接。而是在舵桨设备1安装到主船体前放置在地面2上,先量取舵浆设备安装后设计的过渡外板的位置距离船主体基座的距离尺寸,然后对加强筋的与两部进行割除,然后直接焊接过渡外板,再对都将设备喷涂。这样,直接将成型的舵浆设备安装到船主体,而不需要再在狭隘的作业空间进行作业,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能够将舵桨设备过渡外板改为在舵桨设备安装前安装完成,不受工序限制,制作完成后随舵桨设备整体吊装一次到位,缩短建造周期,降低现场操作强度,保障过渡外板安装位置的精度,避免现场作业无法保障精度问题,提高效率。
[0028]割除加强筋7的余量部8前,在主船体安装舵桨设备1的基座的对应位置量取基座到过渡外板9的实际安装尺寸,然后割除加强筋7的余量部8,割除加强筋7的余量部8的实际割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的安装步骤包括:S1.将舵桨设备(1)安装到主船体前放置在地面(2)上,舵桨设备(1)的舵浆部(3)贴合在地面(2)上,舵桨设备(1)的安装部(4)位于舵浆部(3)侧面;S2.安装部(4)的连接板(5)通过连接件(6)连接舵浆部(3),连接板(5)上安装加强筋(7),割除加强筋(7)的余量部(8);S3.将过渡外板(9)与加强筋(7)焊接,过渡外板(9)同时与连接件(6)焊接,多块过渡外板(9)形成下方封装面(10);S4.将舵桨设备(1)安装到主船体上,下方封装面(10)封闭预留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割除加强筋(7)的余量部(8)前,在主船体安装舵桨设备(1)的基座的对应位置量取基座到过渡外板(9)的实际安装尺寸,然后割除加强筋(7)的余量部(8),割除加强筋(7)的余量部(8)的实际割除尺寸等于实际安装尺寸减去渡外板(9)的板厚尺寸,各个加强筋(7)均按照上述步骤同样进行量取作业和割除作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全回转舵桨设备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过渡外板(9)与对应一个加强筋(7)焊接,该过渡外板(9)与对应加强筋(7)垂直,焊接相邻过渡外板(9)侧面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高德灿吴昊唐鑫郭旭杨树棚李仁胡承麟马晓屈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