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153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船舶技术领域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所述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的定位步骤为:标记的结构基准线(1),拉与结构基准线(1)等高的测量线D(4);拉垂直于结构基准线(1)的测量线A(6);船桨向船艏倾斜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船舶上,舵桨需要向艏倾斜3
°
安装于船艉狭小舵桨舱内,舵桨基座尺寸大且重。通常舵桨基座在船台分段大合拢后进行拉线定位,此时船艉分段距离船台有足够高度空间进行拉线定位工作(见附图3)。然而,因舵桨舱空间狭小,此时各个工种同时在舵桨舱施工作业,会极大影响舵桨基座拉线定位精度和安装工作效率。为了提高拉线定位精度度和安装工作效率,将舵桨基座安装工作提前到分段阶段进行,避开与其它工种同时作业。分段制作胎架高度通常为800mm左右,如果按照正常的斜拉线方法(舵桨倾斜3
°
安装,拉线角度也为3
°
)进行拉线的话,这个高度难以保证舵桨基座定位进度(见附图4)。因此,需要考虑采用新的拉线方式进行舵桨基座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步骤简单,通过通过量取舵桨基座上平面前后端点距离结构基准线高度来确定基座的安装角度,而两者的差值用来验证角度的正确性,从而完全避开了空间高度对拉线精度的影响,且拉垂线方便、快捷、精度高,满足舵桨基座安装需求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
[000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所述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的定位步骤为:
[0006]S1.根据分段结构标记的结构基准线1,在舵桨基座2的中心线3正上方拉一根与结构基准线1等高的测量线D4,测量线D4沿船长方向布置;
[0007]S2.在FR0肋位5拉一根垂直于结构基准线1的测量线A6;
[0008]S3.船桨向船艏倾斜角度α安装后的舵桨基座2中心线上平面距离FR0肋位存在距离,拉一根垂直于结构基准线1且与穿过FR0肋位5的测量线A6存在距离的平行测量线B7,以及一根与测量线B7垂直且相交的沿船宽方向布置的测量线C8,测量线B7和测量线C8交点即为舵桨基座2上平面的中心点;
[0009]S4.测量线A6、测量线B7、测量线C8拉线结束后,移动舵桨基座2前后方向距离,使舵桨基座2上平面的中心点与测量线B7和测量线C8交点重合,即找到了舵桨基座2上平面中心点;
[0010]S5.在保证舵桨基座2上平面中心点不变的条件下,调整舵桨基座2前后高度,使前后高度差值为Mmm,此时,基座倾斜角度即为3
°‑8°

[0011]根据理论上舵桨基座2上平面到测量线D4的高度,将S5步骤量取的实际值减去理论值,差值即为舵桨基座2下口需要割除的余量。
[0012]将舵桨基座2下口的余量割除,将舵桨基座2复位,点焊固定,舵桨基座2在分段阶段拉线定位安装工作结束。
[0013]所述的测量线A6、测量线B7、测量线C8、测量线D4均为钢丝线。
[0014]所述的船舶舵桨基座2安装在船舶船体上。
[0015]所述的船长方向指船艏到船艉的方向。
[0016]所述的船长方向指船侧到船侧的方向。
[0017]船桨向船艏倾斜3
°

[0018]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关键点在于采用双垂线拉线方式。通过量取双垂线前后方向距离确定基座在舵桨舱首尾方向位置;角度定位与通常拉线定位方式一致,即:通过量取舵桨基座上平面前后端点距离结构基准线高度来确定基座的安装角度,而两者的差值用来验证角度的正确性。采用双垂线拉线方式优势在于,完全避开了空间高度对拉线精度的影响,且拉垂线方便、快捷、精度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通过通过量取舵桨基座上平面前后端点距离结构基准线高度来确定基座的安装角度,而两者的差值用来验证角度的正确性,完全避开了空间高度对拉线精度的影响,且拉垂线方便、快捷、精度高,满足舵桨基座安装需求。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时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时的侧视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时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时的侧视的俯视示意图;
[0025]附图中标记为:1、结构基准线;2、舵桨基座;3、中心线;4、测量线D;5、FR0肋位;6、测量线A;7、测量线B;8、测量线C。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所述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的定位步骤为:
[0028]S1.根据分段结构标记的结构基准线1,在舵桨基座2的中心线3正上方拉一根与结构基准线1等高的测量线D4,测量线D4沿船长方向布置;S2.在FR0肋位5拉一根垂直于结构基准线1的测量线A6;S3.船桨向船艏倾斜角度α(不同船舶倾斜角度不同,范围在3
°‑8°
之间,大于0
°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倾斜角度α是3
°
)安装后的舵桨基座2中心线上平面距离FR0肋位存在距离,拉一根垂直于结构基准线1且与穿过FR0肋位5的测量线A6存在距离的平行测量线B7。船桨向船艏倾斜角度α安装后的舵桨基座2中心线上平面距离FR0肋位距离为L(不同船舶,L的数值大小不同,L的数值大于0,范围在100mm

200mm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中,是129.5mm),以及一根与测量线B7垂直且相交的沿船宽方向布置的测量线C8,测量线B7和测量线C8交点即为舵桨基座2上平面的中心点;S4.测量线A6、测量线B7、测量线C8拉线结束后,移动舵桨基座2前后方向距离,使舵桨基座2上平面的中心点与测量线B7和测量线C8交点重合,即找到了舵桨基座2上平面中心点;S5.在保证舵桨基座2上平面中心点不变的条件下,调整舵桨基座2前后高度,使前后高度形成高度差值。高度差值为Mmm(不同船舶,M的数值大小不同,M的数值大于0,范围在100mm

200mm,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是154mm),此时,基座倾斜角度即为3
°‑8°
。上述步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关键点,在于采用双垂线拉线方式。通过量取双垂线前后方向距离确定基座在舵桨舱首尾方向位置;角度定位与通常拉线定位方式一致,即:通过量取舵桨基座上平面前后端点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舵桨基座安装拉线定位方法的定位步骤为:S1.根据分段结构标记的结构基准线(1),在舵桨基座(2)的中心线(3)正上方拉一根与结构基准线(1)等高的测量线D(4),测量线D(4)沿船长方向布置;S2.在FR0肋位(5)拉一根垂直于结构基准线(1)的测量线A(6);S3.船桨向船艏倾斜角度α安装后的舵桨基座(2)中心线上平面距离FR0肋位存在距离,拉一根垂直于结构基准线(1)且与穿过FR0肋位(5)的测量线A(6)存在距离的平行测量线B(7),以及一根与测量线B(7)垂直且相交的沿船宽方向布置的测量线C(8),测量线B(7)和测量线C(8)交点即为舵桨基座(2)上平面的中心点;S4.测量线A(6)、测量线B(7)、测量线C(8)拉线结束后,移动舵桨基座(2)前后方向距离,使舵桨基座(2)上平面的中心点与测量线B(7)和测量线C(8)交点重合,即找到了舵桨基座(2)上平面中心点;S5.在保证舵桨基座(2)上平面中心点不变的条件下,调整舵桨基座(2)前后高度,使前后高度形成高度差值,此时,基座倾斜角度即为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强夏俊刚王刘浏何昌盛马占滨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