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用于驱动其的方法、以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984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像素阵列单元和外围电路单元。像素阵列单元包括:以行排布的第一扫描线;以行排布的第二扫描线;以列排布的信号线;以及在扫描线和信号线的交叉处以矩阵形式排布的像素。外围电路单元包括:第一扫描器,用于向第一扫描线供应第一控制脉冲;第二扫描器,用于向第二扫描线供应第二控制脉冲;以及信号驱动器,用于向信号线供应视频信号。每个像素电路至少包括:采样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保持电容;以及发光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为像素提供的发光元件的有源矩阵显示设备,并涉及用 于驱动该显示设备的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校正各个像素的发光亮度的变化(variation)的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该显示设备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利用由于施加到有机薄膜的电场而发光的现象的发光元件。把这种 发光元件称作有机EL元件。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开发包括用于像素的有机 EL元件的平面自发光显示设备。通过施加IOV或更低的电压来驱动有机EL 元件,并且其消耗较低的功率。此外,由于有机EL元件是自发光元件,因 而,不同于液晶显示器等,其不需要发光部件(member),所以可以容易地 实现重量节约和厚度节约。此外,有机EL元件的响应速度非常高,大约几 个ps,因此,当显示运动图像时不会出现残留影像。在包括有机EL元件的平面自发光显示设备之中,积极开发了包括薄膜 晶体管作为像素的驱动元件的有源矩阵显示设备。在下面的文件中描述了相关技术。专利文件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55856 专利文件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71095 专利文件3: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4-133240 专利文件4: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4-029791 专利文件5: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4-09368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诸如阈值电压和迁移率之类的晶体管的操作特性的变化和有机EL 元件的设备特性的变化影响了发光亮度,因此需要在各个像素电路中校正这 些变化。已经开发了其中像素电路具有阈值电压校正功能和迁移率校正功能 的显示设备。阈值电压校正功能可以校正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变化,并且迁移率校正功能可以校正晶体管的迁移率的变化。具体地,是否能正常地进行 迁移率的校正对显示设备中的图像质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将流向驱动发光元件的晶体管的电流负反馈到晶体管的栅极电势进 行迁移率的校正。晶体管的迁移率对应于其电流驱动能力。较大的迁移率使 得驱动晶体管供应较大的驱动电流。仅在预定校正期内将该驱动电流负反馈 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一侧。较大的迁移率还引起较大的反馈量,并且由此压 制了栅极电势,因此抑制了驱动电流。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各个像素电路中 校正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的变化。根据用于采样视频信号的采样晶体管和用于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 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都处于导通状态时的时间,确定迁移率校正期。优选迁 移率校正期在所有像素电路中都是相同的,使得可以在各个像素电路中准确 地校正迁移率。然而,采样晶体管和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在每个像素中的操 作时刻是变化的,因此运动校正期在每个像素中也是变化的。最近几年,迫 切需要能够输出高亮度同时抑制视频信号的动态范围的显示器,并且由迁移 率校正期的微小变化引起的亮度的不同已经变得很显著。由迁移率校正期的 变化引起的像素间的亮度的不同是要克服的问题。已经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针对于 提供能够抑制迁移率校正期的变化并消除像素之间的亮度的不同的显示设 备、以及用于驱动该显示设备的方法。 -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包括像素阵列单元和外围电路的显示设备。像素阵列单元包括以行排布的第一扫描线;以行排布的第二扫描线;以列 排布的信号线;以及在扫描线和信号线的交叉点处以矩阵形式排布的像素。 外围电路单元包括第一扫描器,用于向第一扫描线供应第一控制脉冲;第 二扫描器,用于向第二扫描线供应第二控制脉冲;以及信号驱动器,用于向 信号线供应视频信号。每个像素电路至少包括采样晶体管;驱动晶体管; 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保持电容;以及发光元件。采样晶体管根据第一控制 脉沖而导通、采样视频信号、并允许保持电容保持该视频信号。驱动晶体管 根据保持电容中所保持的视频信号的电势来控制驱动电流。发光时间控制晶 体管根据第二控制脉冲而导通,并向发光元件供应由驱动晶体管所控制的驱 动电流。当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发光元件通过接收驱动电 流而发光。在从采样晶体管已经导通后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的 第一时刻到采样晶体管截止的第二时刻的校正期内,将驱动电流负反馈到保 持电容,由此校正像素间的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的变化。第一扫描器通过使 用从外部供应的第 一使能信号形成定义第二时刻的第 一控制脉冲的边沿。第 二扫描器通过使用从外部供应的第二使能信号形成定义第一时刻的第二控制 脉冲的边沿。优选的是,通过调整第一使能信号和第二使能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来优化 校正期。每个像素具有用于校正像素间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变化的校 正装置。由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导通的第一时刻和采样晶体管截止的第二时刻定 义迁移率校正期。根据相关技术,将使能脉冲的影响施加到控制采样晶体管 导通和截止的脉沖上,并且改变控制脉冲的边沿的形状,以便抑制采样视频 信号的采样期的变化。从而,可以控制采样晶体管截止时的第二时刻,因此 在所有像素中都不会出现变化。然而,如果定义迁移率校正期的开始的第一 时刻不同,则不可能使像素之间的迁移率校正期是恒定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 施例,将另 一使能脉沖的影响施加到控制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 的脉冲上,以便改变控制脉沖的边沿的形状。从而,除定义迁移率校正期的 结束的第二时刻之外,可以固定定义迁移率校正期的开始的第一时刻,在所 有像素值可以获得相同的迁移率校正期,因此可消除像素之间的亮度的不同。附图说明图1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整体结构的方框图;图1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电路图2A是用于图解根据第 一 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2B是用于图解该操作的示意图2C是用于图解该操作的示意图2D是用于图解该操作的示意图2E是用于图解该操作的示意图2F是用于图解该操作的示意图2G是用于图解该操作的示意图3A是用于图解根据参考例子的显示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3B是用于图解图1A所示的显示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4A是示出在图1A所示的显示设备中所包括的写扫描器的结构的例子 的电路图4B是示出根据参考例子的驱动扫描器的电路图; 图4C是示出在图1A所示的显示设备中所包括的驱动扫描器的结构的例 子的电路图5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电路图; 图5B是用于图解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6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电路图; 图6B是用于图解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任何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设备结构的断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任何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模块结构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何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电视机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何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静态数码相机的 透视图1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何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笔记本个人计算 机的透视图;以及图12是示出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何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13是示出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任何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摄像机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 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的整体结构的方框图。如图1A所示,显示设备100 包括像素阵列单元102和外围电路单元。像素阵列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像素阵列单元;以及外围电路单元,所述像素阵列单元包括:以行排布的第一扫描线;以行排布的第二扫描线;以列排布的信号线;以及在扫描线和信号线的交叉点处以矩阵形式排布的像 素,所述外围电路单元包括:第一扫描器,用于向第一扫描线供应第一控制脉冲;第二扫描器,用于向第二扫描线供应第二控制脉冲;以及信号驱动器,用于向信号线供应视频信号,每个所述像素至少包括:采样晶体管 ;驱动晶体管;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保持电容;以及发光元件,所述采样晶体管根据第一控制脉冲而导通,采样所述视频信号,并允许所述保持电容保持所述视频信号,所述驱动晶体管根据在所述保持电容中所保持的 视频信号的电势来控制驱动电流,所述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根据第二控制脉冲而导通,并向所述发光元件供应由所述驱动晶体管所控制的驱动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通过接收所述驱动电流而发光,其 中,在从所述采样晶体管已经导通后所述发光时间控制晶体管导通时的第一时刻到所述采样晶体管截止时的第二时刻的校正期内,将所述驱动电流负反馈到所述保持电容,由此校正像素间的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的变化,其中,所述第一扫描器通过使用从外部供应的 第一使能信号,形成定义所述第二时刻的所述第一控制脉冲的边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器通过使用从外部供应的第二使能信号,形成定义所述第一时刻的所述第二控制脉冲的边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野胜秀山下淳一谷龟贵央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