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981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文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像素阵列;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包括扫描线行、信号线列、部署于所述扫描线和所述信号线交叉点处的像素矩阵,以及与像素各行相关联的给电线;像素包括各栅极连接到扫描线的各采样晶体管;驱动器包括主扫描器,用于向扫描线提供控制信号;主扫描器包括移位寄存器、相应地连接在移位寄存器和扫描线之间的输出缓冲器,和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用于向输出缓冲器提供每个具有预定脉冲持续时间的电源脉冲,其中主扫描器响应于从移位寄存器输出的移位脉冲向相应扫描线输出从脉冲电源提供的电源脉冲作为控制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作为像素的发光元件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已经做出了更多的努力以发展包含有机EL装置作为发光元件的平 面自发光显示装置。有机EL装置是利用放置于电场下的有机薄膜的发光现象 的装置。有机EL装置功率要求低,因为它能够在10 V或以下的施加电压下 被激活。此外,有机EL装置是能够自己发光的自发光装置,它不需要照明部 分,能够很容易地减少重量和厚度。因为具有高达大约几微秒(ps)的响应速 度,所以在显示运动图像的时候有机EL装置不产生残像。在包含有机EL装置作为发光元件的平面自发光显示装置中已经做出了 特别的努力以发展包含集成薄膜晶体管作为像素的有源矩阵显示装置。有源 矩阵平面自发光显示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 - 255856,日本专 利申请公开号2003 - 271095,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 - 133240,日本专利 申请公开号2004 - 029791,曰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 - 093682中被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有源矩阵平面自发光显示装置的不足在于由于制 造工艺波动,驱动发光元件的晶体管遭受阈值电压和迁移率变化。此外,有 机EL装置具有它们易于随时间变化的特性。这种驱动晶体管的特性变化和有 机EL装置的特性波动对发光亮度有负面影响。为了在显示装置的整个显示表 面上把发光亮度设置为均一水平,必须校正各个像素电路中的晶体管和有机 EL装置的特性波动。迄今已经提出了具有这种每个像素上特性波动校正功能 的显示装置。然而,具有特性波动校正功能的相关技术的像素电路结构复杂, 因为它们需要用于提供校正电位、开关晶体管和切换脉沖的配线。由于像素 电路由多个部件组成,它们已经表现为高清晰显示能力的障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希望提供通过简化的像素电路实现的具有高清晰显示能力的显示装置。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希望提供增强了所提供给包含在像素电 路内的晶体管的控制信号的精度的显示装置,以可靠地采样所提供给像素的 视频信号和可靠地执行像素校正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像素阵列和用于驱动像素阵列的驱 动器。所述像素阵列包括扫描线行、信号线列、部署于扫描线和信号线交叉点处的像素矩阵,以及与像素各行相关联的给电线。所述驱动器包括主扫 描器,用于通过向扫描线连续地提供控制信号而以行顺序模式扫描像素行; 电源扫描器,用于以关于行顺序模式的定时向所述给电线提供电源电压,该 电源电压在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切换;以及信号选择器,用于以行顺序 模式向所述信号线列选择性地提供作为视频信号的信号电位和参考电位。每 个所述像素包括发光元件、采样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保持电容。所述采样 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扫描线之一的栅极、和源极和漏极,源极和漏极中的 一个连接到所述信号线之一,另一个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 动晶体管具有源极和漏极,其中一个连接到所述发光元件,另一个连接到所 述给电线之一。所述保持电容连接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所 述采样晶体管响应于从所述扫描线提供的控制信号而导通,对从所述信号线提供的信号电位采样、并在保持电容中保持所述采样信号电位。所述驱动晶 体管响应于从处于第一电位的所述给电线提供的电流而向所述发光元件提供 依赖所述保持电容中保持的信号电位的驱动电流。为了在所述信号线处于所 述信号电位的时间间隔内使得所述采样晶体管导通,主扫描器向所述扫描线 输出具有预定脉冲持续时间的控制信号,从而在保持电容中保持所述信号电 位,同时把针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的校正施加到所述的信号电位。所 述主扫描器包括移位寄存器、连接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各级和所述扫描线之 间的输出緩冲器、和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用于向所述输出緩冲器提供每个 具有预定脉冲持续时间的电源脉冲列。所述移位寄存器以关于所述行顺序才莫 式的定时从各级连续输出移位脉沖。所述输出緩沖器响应于从所述移位寄存 器的相应级输出的移位脉冲运转,以向相应的扫描线输出从所述脉沖电源提 供的电源脉冲作为控制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实施例,所述输出緩冲器的每个可以包括反相器, 该反相器包含包括串联地连接在电源线和地线之间的一对互补开关装置,并 源线的、所述开关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含传输门装置。当信号电位保持 在所述保持电容中的时候,所述主扫描器可以使得所述采样晶体管断开,以 把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从所述信号线电气地断开,从而允许所述驱动晶体 管的栅极电位随着其源极电位的变化而变化,由此保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 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不变。所述电源扫描器可以在所述釆样晶体管采样所述 信号电位之前的第 一定时把所述给电线从第 一电位切换到第二电位。所述主 扫描器可以在所述采样晶体管采样信号电位之前的第二定时使得所述釆样晶 体管导通以把来自所述信号线的参考电位施加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 述电源扫描器可以在第二定时之后的第三定时把所述给电线从第二电位切换 到第一电位以在保持电容中保持对应于所述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其中使用诸如有机EL装置的发光元件作为像素 的有源矩阵显示装置中,每个像素具有校正驱动晶体管迁移率的功能,并且优选地还具有校正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功能和校正有机EL装置的老化变化的功能(自举操作),以显示高品质的图像。迄今,具有这些校正功能的 像素不适于实现高清晰度显示功能,这是由于因为组成像素的部件数目巨大所以由于巨大的像素布线(layout)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于所述电 源电压被提供作为切换脉沖,所以减少了组成像素的部件数目和所使用的配 线(interconnect)的数目,以减小所述的像素布线面积。这样所述显示装置 可以被提供为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平面显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为了在信号线处于信号电位的时间间隔期间使得 采样晶体管导通,主扫描器向扫描线输出具有预定脉冲持续时间的控制信号, 从而在保持电容中保持所述信号电位,同时把对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的校正 施加到所述信号电位上。此时,主扫描器向扫描线输出从所述脉沖电源提供 的、具有预定脉冲持续时间的电源脉沖作为控制信号。换言之,主扫描器从 自脉冲电源提供的脉沖列抽取用于各扫描线的电源脉沖,并把所抽取的电源 脉沖作为控制信号输出给相应扫描线。施加到采样晶体管栅极的控制信号是 所述电源脉冲,并且具有准确的脉冲波形。由于/人脉冲电源^是供的电源脉冲 被抽取并提供给各扫描线,所述扫描线之间的控制信号的任何变化都很小, 以执行稳定的采样处理和稳定的迁移率校正处理。所述采样信号电位不遭受 变化,并且不存在亮度不规则的危险。结果,所述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具有高图像质量的图像。结合图示作为示例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附图,从下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 的上面和其它的实施例、特征和优势会更清楚。附图简介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图1B是包含在图1A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2A、 2B、 2C、 2D、 2E、 2F、 2G、 2H、 21是阐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的显示装置的操作的时序图。图3是阐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操作的一组图。图4是示出并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写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像素阵列;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像素阵列;其中,所述像素阵列包括扫描线行、信号线列、部署于所述扫描线和信号线交叉点处的像素矩阵,以及与像素各行相关联的给电线,所述像素包括各栅极连接到所述扫描线的各采样晶体管,所述驱动器包括主扫描器,用于向所述扫描线提供控制信号,所述主扫描器包括移位寄存器、相应地连接在所述移位寄存器和所述扫描线之间的输出缓冲器、和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用于向所述输出缓冲器提供每个具有预定脉冲持续时间的电源脉冲,其中所述主扫描器响应于从所述移位寄存器输出的移位脉冲向相应扫描线输出从所述脉冲电源提供的电源脉冲作为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田幸人冨田昌嗣谷龟贵央内野胜秀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