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980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包括:通过施工部件数据库存储并管理多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其中,每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对应设置有多个施工规格;从施工部件数据库中选取每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并选取相应类型的施工部件的施工规格;通过验算模型数据库存储并管理针对多种类型的施工部件的验算模型;针对所选取的每个类型的施工部件,根据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施工规格通过相应的验算模型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性能进行验算;根据每个类型的施工部件在通过验算时所对应的施工规格,将多个类型的施工部件组装在一起,构成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于混凝土衬砌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提高混凝土衬砌的施工质量。砌的施工质量。砌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然而,目前BIM技术常应用于在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和组装环节,未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系统的规划配置或施工过程的管理方面。而地下洞室混凝土衬砌施工过程中,需要整个施工系统完成施工作业,需要进一步对施工系统的规划配置和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以提高对于混凝土衬砌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其可以实现对于混凝土衬砌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提高混凝土衬砌的施工质量。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包括:
[0006]通过施工部件数据库存储并管理多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其中,每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对应设置有多个施工规格,所述施工规格为决定相应类型施工部件性能的关键参数取值;
[0007]从所述施工部件数据库中选取每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并选取相应类型的施工部件的施工规格;
[0008]通过验算模型数据库存储并管理针对多种类型的施工部件的验算模型;
[0009]针对所选取的每个类型的施工部件,从所述验算模型数据库中选取针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验算模型,根据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施工规格通过相应的验算模型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性能进行验算;当任一类型的施工部件的性能未通过验算,从所述施工部件数据库中重新针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选取施工规格;根据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新的施工规格,通过相应的验算模型进行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性能的验算;
[0010]根据每个类型的施工部件在通过验算时所对应的施工规格,通过施工模拟模块将所述多个类型的施工部件组装在一起,构成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
[0011]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2]当任一类型的施工部件的性能未通过验算,重新针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施工规
格进行人为设定;
[0013]当根据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人为设定的施工规格,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性能通过验算时,将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人为设定的施工规格存储至所述施工部件数据库中。
[0014]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中,所述根据每个类型的施工部件在通过验算时所对应的施工规格,通过施工模拟模块将所述多个类型的施工部件组装在一起,构成模拟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根据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生成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中每个施工部件的编号;
[0016]根据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收集或制作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中每个施工部件所对应的实体部件;
[0017]将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中每个施工部件的编号赋予相应施工部件所对应的实体构件。
[0018]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中,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包括混凝土衬砌模型;所述将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中每个施工部件的编号赋予相应施工部件所对应的实体构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9]根据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采用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中每个施工部件所对应的实体部件,对混凝土衬砌进行施工;
[0020]沿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设置多个观测点,每间隔一定时间观测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在每个观测点位置的高度;
[0021]将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在每个观测点位置的高度,输入至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中。
[0022]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中,所述验算模型数据库包括混凝土衬砌变形验算模型;
[0023]所述将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在每个观测点位置的高度,输入至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4]根据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在每个观测点位置的高度,通过所述混凝土衬砌变形验算模型,对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的变形情况进行验算;
[0025]当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的变形情况通过验算,则判定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0026]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在每个观测点位置的高度,通过所述混凝土衬砌变形验算模型,对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的变形情况进行验算,包括:
[0027]根据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在每个观测点位置的高度,通过所述混凝土衬砌变形验算模型,确定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在每个观测点位置的变形量;
[0028]将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在每个观测点位置的变形量与所述混凝土衬砌变形验算模型中规定的最大变形量进行比较,如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在每个观测点位置的变形量均小于所述最大变形量,则判定所述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衬砌的变形情况通过验算。
[0029]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中,所述多种类型的施工部
件包括模板、顶拱桁架、花篮螺杆、贝雷桁架和受力螺栓。
[0030]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包括:通过施工部件数据库存储并管理多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其中,每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对应设置有多个施工规格,所述施工规格为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与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相关的关键参数取值;从所述施工部件数据库中选取每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并选取相应类型的施工部件的施工规格;通过验算模型数据库存储并管理针对多种类型的施工部件的验算模型;针对所选取的每个类型的施工部件,从所述验算模型数据库中选取针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验算模型,根据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施工规格通过相应的验算模型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性能进行验算;当任一类型的施工部件的性能未通过验算,从所述施工部件数据库中重新针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选取施工规格;根据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新的施工规格,通过相应的验算模型进行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性能的验算;根据每个类型的施工部件在通过验算时所对应的施工规格,通过施工模拟模块将所述多个类型的施工部件组装在一起,构成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可以实现对于混凝土衬砌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提高混凝土衬砌的施工质量。
[003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施工部件数据库存储并管理多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其中,每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对应设置有多个施工规格,所述施工规格为决定相应类型施工部件性能的关键参数取值;从所述施工部件数据库中选取每种类型的施工部件,并选取相应类型的施工部件的施工规格;通过验算模型数据库存储并管理针对多种类型的施工部件的验算模型;针对所选取的每个类型的施工部件,从所述验算模型数据库中选取针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验算模型,根据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施工规格通过相应的验算模型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性能进行验算;当任一类型的施工部件的性能未通过验算,从所述施工部件数据库中重新针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选取施工规格;根据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新的施工规格,通过相应的验算模型进行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性能的验算;根据每个类型的施工部件在通过验算时所对应的施工规格,通过施工模拟模块将所述多个类型的施工部件组装在一起,构成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任一类型的施工部件的性能未通过验算,重新针对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施工规格进行人为设定;当根据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人为设定的施工规格,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性能通过验算时,将相应类型施工部件的人为设定的施工规格存储至所述施工部件数据库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类型的施工部件在通过验算时所对应的施工规格,通过施工模拟模块将所述多个类型的施工部件组装在一起,构成模拟的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生成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中每个施工部件的编号;根据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收集或制作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中每个施工部件所对应的实体部件;将所述混凝土衬砌施工系统模型中每个施工部件的编号赋予相应施工部件所对应的实体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任长春何金星初立师蒋文强郑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