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确定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复合地基承载力由桩体承载力和桩间土承载力两部分组合而成,现行的国家、行业和地方规范中,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桩间土承载力并没有明确规定计算方法。复合地基桩间土往往包含多层地基土,如何确定桩间土承载力一直是复合地基设计的难点,目前工程师在进行复合地基设计时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取基底土层的承载力;第二种方法是取各土层中最差的一层土的承载力;第三种方法是采用厚度加权平均所得的承载力代表值。以上三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第一种方法对于上硬下软的土层结构会导致工程偏于不安全,对于上软下硬的土层结构则偏于保守;第二种方法则会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第三种方法相对前两种虽然有了一定的优化,但不能反映复合地基实际受力的影响。因此,设计一种考虑复合地基实际受力影响、安全经济的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确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测的复合地基的桩间土进行分层;获取每一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所述桩间土在荷载作用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并计算所述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对于每一土层的深度的积分值;根据所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所述积分值,确定所述桩间土的承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一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包括:通过动力触探或者标准贯入原位测试方法,获取每一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桩间土在荷载作用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并计算所述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对于每一土层的深度的积分值,包括:基于Boussinesq应力方程,计算所述桩间土在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并计算所述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对于每一土层的深度的积分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令所述矩形均布荷载的长度为l,所述矩形均布荷载的宽度为b,所述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对应的深度为z;则所述桩间土在所述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为:其中,α表示所述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所述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对于每一土层的深度的积分值为:其中,z
i
表示第i层土层的底面所在的深度,z
i
‑1表示第i层土层的顶面所在的深度,A
i
表示所述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对于第i层土层的深度的积分值,i取正整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桩间土在荷载作用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并计算所述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对于每一土层的深度的积分值,包括:基于Boussinesq应力方程,计算所述桩间土在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并计算所述竖向附加应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昌意,李智文,李陆海,刘文献,吕业锋,何帆,黄夏寅,杜建成,彭斌,黄志华,刘智,张思怡,肖景平,马祖遥,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