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和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座装置和安装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和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速磁浮轨道梁体之间的间隙一般为2mm,并且要求高速磁浮轨道梁体不允许产生整体位移,从而保证相邻钢架接触通电安全,因此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轨道交通部件,在现有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中,还使用一般的调高球型钢支座,由于上支座板与螺柱之间没有定位限制,可能引起高速磁浮轨道梁体产生整体位移,影响了相邻钢架接触通电安全性能,基于申请人于2022年3月15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安装方法。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对高速磁浮轨道梁体进行支撑的支撑座装置本体(1)、设置在支撑座装置本体(1)上的抱紧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组成部件位置进行锁定设置的方式把支撑座装置本体(1)和抱紧座装置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组成部件高度位置进行锁定设置的方式把抱紧座装置与支撑座装置本体(1)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其特征是:抱紧座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抱合座(2)和第二抱合座(3),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抱紧座装置和支撑座装置本体(1)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制位块(4)和第二制位块(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其特征是:在支撑座装置本体(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抱合座(2)和第二抱合座(3),在第一抱合座(2)与支撑座装置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制位块(4)并且在第二抱合座(3)与支撑座装置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制位块(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其特征是:支撑座装置本体(1)设置为包含有筒壳(11)、盖板(12)、支撑柱(13)、支座(14)、球芯(15)、上衬板(16)、下衬板(17)、上预埋件(18)和下预埋件(19)并且筒壳(1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下预埋件(19)联接,筒壳(11)设置为与支撑柱(13)的下端头容纳式联接并且盖板(12)设置为与支撑柱(13)套装式联接,盖板(1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筒壳(11)的敞口部接触式联接并且盖板(12)设置为通过螺钉与筒壳(11)联接,支撑柱(13)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支座(14)贯串式联接并且支撑柱(13)的上端端面的球壳凹槽体设置为通过下衬板(17)与球芯(15)的下端端面部联接,球芯(1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上衬板(16)与支座(14)的孔体底壁联接并且支座(14)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预埋件(18)联接,在支撑柱(13)的其中一个侧面部和支座(14)的下端端面其中一侧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抱合座(2)并且支座(14)的下端端面其中一侧部设置为与第一制位块(4)联接,在支撑柱(13)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和支座(14)的下端端面其中另一侧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抱合座(3)并且支座(14)的下端端面其中另一侧部设置为与第二制位块(5)联接,或,筒壳(1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盖板(12)设置为圆形环状体,支撑柱(13)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支座(14)设置为下端面具有盲孔的盘状体,球芯(15)设置为下端端面具有球形面和上端端面具有平面的块状体,上衬板(16)设置为片状体并且下衬板(17)设置为弧形片状体,上预埋件(18)和下预埋件(19)分别设置为具有支腿螺杆的架状体,或,支撑座装置本体(1)设置为还包含有位移箱部(101)和滑板部(102)并且移箱部(101)的孔体底壁设置为通过滑板部(102)与支座(14)的上端端面部联接,移箱部(10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预埋件(18)的下端端面部联接并且位移箱部(101)设置为下端面具有盲孔的盘状体,滑板部(102)设置为矩形片状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速磁浮轨道梁体的支撑座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抱合座(2)和第二抱合座(3)分别设置为包含有座部(21)、第一耳部(22)和第二耳部(23)并且在第一耳部(22)和第二耳部(23)上分别设置有通孔部(24),座部(21)的内侧面部、第一耳部(22)的上端端面部和第二耳部(23)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支撑座装置本体(1)接触式
联接并且通孔部(24)设置通过螺栓与支撑座装置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航,刘国,毕研美,胡莲生,郑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