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7250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速磁浮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其包括U形梁和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安装在U形梁内;所述U形梁内设置有接茬钢筋A;所述轨道梁的底部设有接茬钢筋B,所述接茬钢筋B与接茬钢筋A固定焊接,所述接茬钢筋A与接茬钢筋B的焊接处浇筑有支承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创新了轨道结构形式,通过U形梁与轨道梁的组合,大幅降低了预制工艺的难度和成本,将曲线地段,分二次施工,解决了曲线地段复杂的单轨梁制造问题,精调难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磁浮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

技术介绍

[0002]常导磁浮交通由于技术特性需求,列车是抱轨运行,现有技术是采用单轨高架结构,梁轨一体的轨道梁作为磁浮列车的支承结构和导向结构,轨道梁同时具有承重梁和轨道的功能,其优点是外观简洁,列车运行时科技感十足,有利于美化城市。
[0003]中国专利CN111206462A公开了一种U型磁浮轨道交通梁,包括外U形的梁体和置于该梁体内的U形或Π形的轨道支承;轨道支承的底部与梁体的底部连为一体;轨道支承的高度低于梁体的高度,且梁体的高度与列车地板平齐;梁体与轨道支承之间设置有安装通道;外U形的梁体的两臂为两个翼板,且在翼板的顶端都设有翼沿,把两个轨道交通梁并列拼接在一起后,在其中部,两个翼沿对接在一起,直接构成一个应急疏散通道,这样就不需要再额外搭建钢结构的应急疏散通道,但是,该专利技术在预制和安装轨道交通梁时需要较高的精度,要求施工现场一次到位,没有修改回旋的余地,而且梁体和轨道支撑一体式的设计使得预制工艺的难度和制造成本大幅增加,而且曲线地段,轨道形状复杂进一步增加了制造难度和成本。
[0004]上述该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U型磁浮轨道交通梁仅仅适用于中低速磁浮列车,无法应用于高速磁浮列车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
[0006]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其中:包括U形梁和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安装在U形梁内;所述U形梁内设置有接茬钢筋A;所述轨道梁的底部设有接茬钢筋B,所述接茬钢筋B与接茬钢筋A固定焊接。
[0008]优选的,所述接茬钢筋A与接茬钢筋B的焊接处浇筑有支承部。
[0009]优选的,所述U形梁的两臂为圆弧形翼板,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底板和底梁,所述圆弧形翼板的顶端设有上沿板,所述底梁下设置有桥梁支座。
[0010]优选的,所述U形梁在往返线路上并列设置,两个相邻的上沿板组成应急疏散逃生通道,其并列间距小于50mm时保持原态,大于50mm时设置填缝盖板。
[0011]优选的,所述U形梁内预埋有供电轨预埋套管,所述供电轨预埋套管位于U形梁底部的接茬钢筋A一侧或圆弧形翼板的侧壁上,其内设置有供电轨。
[0012]优选的,所述轨道梁还包括预埋在两端的轨道接缝功能件预埋套管和预埋在两侧底的长定子预埋套管,所述长定子预埋套管内设置有长定子。
[0013]优选的,所述轨道梁包括T形结构或π字形梁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T形结构包括两侧弧形的实心结构或空心箱室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U形梁按照直线地段或曲线地段要求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将轨道梁吊装进入U形梁中;
[0017]S2、用三维千斤顶调整轨道梁的中线和高程,把轨道梁底部的接茬钢筋与U形梁内的接茬钢筋焊接,绑扎箍筋,安装模板,然后灌注混凝土,形成多个牢固的支承部。
[0018]优选的,所述S1中曲线地段安装时,U形梁为倾斜状态,梁体按直线预制,折线摆放,使用三维千斤顶对底梁的一侧进行加高,但同一端两个桥梁支座安装面仍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的高速磁浮组合轨道通过U形梁与轨道梁的组合,大幅降低了预制工艺的难度和成本,将曲线地段,分二次施工,解决了曲线地段复杂的单轨梁制造问题,精调难的问题;
[0021]2)本专利技术的高速磁浮组合轨道通过U形梁和轨道梁组成的半封闭空间,降低了磁浮列车高速运行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音;
[0022]3)本专利技术的高速磁浮组合轨道通过轨道梁增加长定子安装功能,简化了功能件结构,降低了成本;
[0023]4)本专利技术的高速磁浮组合轨道通过轨道梁约束面与磁浮列车横向胶轮互为约束,磁浮列车停车前下降磁浮列车停车胶轮,在轨道梁的梁面上滑行直至停止,增加了高速磁浮列车在停车前的滑行功能和无悬浮停车功能,简化了控制功能,降低了运行能耗。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高速磁浮组合轨道与列车状态关系图;
[0025]图2为曲线地段组合轨道示意图;
[0026]图3为U形梁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两侧弧形轨道梁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U形梁往返线路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空心箱室轨道梁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π字形轨道梁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U形梁三维示意图;
[0032]图9为两侧弧形轨道梁三维示意图;
[0033]图10为磁浮列车功能部件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1、U形梁;1.1、圆弧形底板;1.2、圆弧形翼板;1.3、上沿板;1.4、底梁;1.5、供电轨预埋套管;1.6、接茬钢筋A;2、轨道梁;2.2、两侧弧形的实心结构;2.3、接茬钢筋B;2.4、轨道梁约束面;2.5、轨道接缝功能件预埋套管;2.6、长定子预埋套管;2.7空心箱室结构;2.8、π字形梁结构;3、磁浮列车;3.1、列车悬浮磁铁;3.2、磁浮列车横向胶轮;3.3、磁浮列车停车胶轮;3.4、列车地板;4、供电轨;5、长定子;6、桥梁支座;7、支承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例一
[0036]如图1

4和图8、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包括U形梁1和轨道梁2,所述轨道梁2安装在U形梁1内;所述U形梁1内设置有接茬钢筋A1.6;所述轨道梁2的底部设有接茬钢筋B2.3,所述接茬钢筋B2.3与接茬钢筋A1.6固定焊接。
[0037]接茬钢筋A1.6与接茬钢筋B2.3的焊接处浇筑有支承部7。
[0038]本实施例中,通过U形梁1内设置的接茬钢筋A1.6与轨道梁2底部设置的接茬钢筋B2.3进行固定焊接,然后在焊接处安装模板,最后灌注混凝土,形成多个牢固的支承部7,其中U形梁1使用模具预制,使用材料为钢筋、预应力钢筋、C50以上高强混凝土、预埋件等组合。
[0039]参照附图3和5,在实施例1中,进一步的:
[0040]U形梁1的两臂为圆弧形翼板1.2,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底板1.1和底梁1.4,所述圆弧形翼板1.2的顶端设有上沿板1.3,所述底梁1.4下设置有桥梁支座6。
[0041]U形梁1在往返线路上并列设置,两个相邻的上沿板1.3组成应急疏散逃生通道,其并列间距小于50mm时保持原态,大于50mm时设置填缝盖板。
[0042]U形梁1内预埋有供电轨预埋套管1.5,所述供电轨预埋套管1.5位于U形梁1底部的接茬钢筋A1.6一侧或圆弧形翼板1.2的侧壁上,其内设置有供电轨4。
[0043]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梁(1)和轨道梁(2),所述轨道梁(2)安装在U形梁(1)内;所述U形梁(1)内设置有接茬钢筋A(1.6);所述轨道梁(2)的底部设有接茬钢筋B(2.3),所述接茬钢筋B(2.3)与接茬钢筋A(1.6)固定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茬钢筋A(1.6)与接茬钢筋B(2.3)的焊接处浇筑有支承部(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梁(1)的两臂为圆弧形翼板(1.2),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底板(1.1)和底梁(1.4),所述圆弧形翼板(1.2)的顶端设有上沿板(1.3),所述底梁(1.4)下设置有桥梁支座(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梁(1)在往返线路上并列设置,两个相邻的上沿板(1.3)组成应急疏散逃生通道,其并列间距小于50mm时保持原态,大于50mm时设置填缝盖板。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一种高速磁浮组合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梁(1)内预埋有供电轨预埋套管(1.5),所述供电轨预埋套管(1.5)位于U形梁(1)底部的接茬钢筋A(1.6)一侧或圆弧形翼板(1.2)的侧壁上,其内设置有供电轨(4)。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波张蕾郭晓远张加林李晓静徐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