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冷媒泄露监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976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42
本申请涉及冷媒泄露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冷媒泄露监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细管一连通于进料管中部和出料管中部;通过细管二连通于储存罐和输出设备;通过细管三连通于细管一中部和细管二中部;在细管一和细管二的连接处安装第一压力表;在细管二上安装第二压力表,并使得第二压力表位于细管二、细管三的连接处与储存罐之间;开启抽泵,记录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通过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变化来确定泄露处。本申请能够便于发现冷媒的泄露并快速确定泄露处。并快速确定泄露处。并快速确定泄露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冷媒泄露监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冷媒泄露监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冷媒泄露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制冷系统包括储存罐、抽泵和输出设备,抽泵的一端通过进料管连通于储存罐,抽泵的另一端通过出料管连通于输出设备,抽泵能够将储存罐内储存的高压冷媒输送至输出设备内,以便输出设备将冷媒输送至指定的位置。
[0003]因工作环境的限制,进料管和出料管的长度一般均较长,进料管和出料管容易因密封不严或管道破损而导致冷媒泄露,此时抽泵将无法向输出设备提供足量的冷媒,从而影响了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
[0004]但是,由于冷媒的泄漏过程较为缓慢,工人往往难以察觉,故工人无法及时上报故障以进行维修,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发现冷媒的泄露并快速确定泄露处,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冷媒泄露监测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冷媒泄露监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制冷系统冷媒泄露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细管一连通于进料管中部和出料管中部;S2、通过细管二连通于储存罐和输出设备;S3、通过细管三连通于细管一中部和细管二中部;S4、在细管一和细管二的连接处安装第一压力表;S5、在细管二上安装第二压力表,并使得第二压力表位于细管二、细管三的连接处与储存罐之间;S6、开启抽泵,抽泵将储存罐内的冷媒输送至输出设备内,冷媒在输送过程中将促使出料管内部和输出设备内部形成负压,进料管内的部分冷媒将通过细管一流入到出料管内,细管一内的部分冷媒将通过细管三和细管二流入到输出设备内,储存罐内的部分冷媒将通过细管二流入到输出设备内,此时记录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S7、若进料管位于储存罐和细管一之间的部分发生泄露,则进料管内的部分高压冷媒将通过泄露处流出,外部低压空气将通过泄露处进入到进料管内,储存罐内的部分冷媒将依次通过细管二、细管三、细管一和进料管进入到抽泵内,抽泵对细管一、细管二和细管三的吸力将变小,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将共同变小且数值相等;S8、若进料管位于抽泵和细管一之间的部分发生泄露,则进料管内的部分高压冷媒将通过泄露处流出,流入到细管一内的冷媒将变少,外部低压空气将通过泄露处进入到进料管、出料管和输出设备内,出料管内和输出设备内形成的负压将变小,抽泵对细管一、
细管二和细管三的吸力变小,故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将共同变小,且第一压力表的压力数值的下降幅度将大于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的下降幅度;S9、若出料管位于抽泵和细管一之间的部分发生泄露,则出料管内的部分高压冷媒将通过泄露处流出,外部低压空气将通过泄露处进入到出料管内,储存罐内的部分冷媒将依次通过细管二、细管三、细管一、进料管和抽泵进入到出料管内,因出料管内部压力大于外部空气压力,故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将共同变大且数值相等;S10、若出料管位于输出设备和细管一之间的部分发生泄露,则出料管内的部分高压冷媒将通过泄露处流出,外部低压空气将通过泄露处进入到出料管内,因出料管内部压力大于外部空气压力,故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将共同变大,且第一压力表的压力数值的上升幅度大于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的上升幅度;S11、通过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变化来确定泄露处。
[0007]可选的,通过处理器耦接于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并通过报警器耦接于处理器,当第一压力表和/或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发生变化时,第一压力表和/或第二压力表将向处理器发射泄露信号,处理器将控制报警器报警。
[0008]可选的,在进料管位于储存罐和细管一之间的部分安装耦接于处理器的第一警示灯,当处理器感应到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共同变小且数值相等时,处理器将控制第一警示灯点亮。
[0009]可选的,在进料管位于抽泵和细管一之间的部分安装耦接于处理器的第二警示灯,当处理器感应到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共同变小,且第一压力表的压力数值的下降幅度大于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的下降幅度时,处理器将控制第二警示灯点亮。
[0010]可选的,在出料管位于抽泵和细管一之间的部分安装耦接于处理器的第三警示灯,当处理器感应到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共同变大且数值相等时,处理器将控制第三警示灯点亮。
[0011]可选的,在出料管位于输出设备和细管一之间的部分安装耦接于处理器的第四警示灯,当处理器感应到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共同变大,且第一压力表的压力数值的上升幅度大于第二压力表的压力数值的上升幅度时,处理器将控制第四警示灯点亮。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储存罐;2、抽泵;3、输出设备;4、细管一;5、细管二;6、细管三;7、第一压力表;8、第二压力表;9、处理器;10、报警器;11、第一警示灯;12、第二警示灯;13、第三警示灯;14、第四警示灯;15、进料管;16、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制冷系统冷媒泄露监测方法。如图1所示,一种制冷系统冷媒泄露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细管一4连通于进料管15中部和出料管16中部;S2、通过细管二5连通于储存罐1和输出设备3;S3、通过细管三6连通于细管一4中部和细管二5中部;S4、在细管一4和细管二5的连接处安装第一压力表7;S5、在细管二5上安装第二压力表8,并使得第二压力表8位于细管二5、细管三6的连接处与储存罐1之间;S6、通过处理器9耦接于第一压力表7和第二压力表8,并通过报警器10耦接于处理器9;S7、在进料管15位于储存罐1和细管一4之间的部分安装耦接于处理器9的第一警示灯11;S8、在进料管15位于抽泵2和细管一4之间的部分安装耦接于处理器9的第二警示灯12;S9、在出料管16位于抽泵2和细管一4之间的部分安装耦接于处理器9的第三警示灯13;S10、在出料管16位于输出设备3和细管一4之间的部分安装耦接于处理器9的第四警示灯14;S11、开启抽泵2,在抽泵2的作用下,储存罐1内的冷媒将依次通过进料管15、抽泵2和出料管16进入到输出设备3内,冷媒在输送过程中将促使出料管16内部和输出设备3内部形成负压,进料管15内的部分冷媒将通过细管一4流入到出料管16内,细管一4内的部分冷媒将通过细管三6和细管二5流入到输出设备3内,储存罐1内的部分冷媒将通过细管二5流入到输出设备3内,此时记录第一压力表7和第二压力表8的压力数值;S12、若进料管15位于储存罐1和细管一4之间的部分发生泄露,则进料管15内的部分高压冷媒将通过泄露处流出,外部低压空气将快速通过泄露处进入到进料管15内,储存罐1内的部分冷媒将依次通过细管二5、细管三6、细管一4和进料管15进入到抽泵2内;因进料管15内部压力大于外部空气压力,故外部低压空气将容易进入到进料管15内,导致抽泵2对细管一4、细管二5和细管三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冷媒泄露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细管一(4)连通于进料管(15)中部和出料管(16)中部;S2、通过细管二(5)连通于储存罐(1)和输出设备(3);S3、通过细管三(6)连通于细管一(4)中部和细管二(5)中部;S4、在细管一(4)和细管二(5)的连接处安装第一压力表(7);S5、在细管二(5)上安装第二压力表(8),并使得第二压力表(8)位于细管二(5)、细管三(6)的连接处与储存罐(1)之间;S6、开启抽泵(2),抽泵(2)将储存罐(1)内的冷媒输送至输出设备(3)内,冷媒在输送过程中将促使出料管(16)内部和输出设备(3)内部形成负压,进料管(15)内的部分冷媒将通过细管一(4)流入到出料管(16)内,细管一(4)内的部分冷媒将通过细管三(6)和细管二(5)流入到输出设备(3)内,储存罐(1)内的部分冷媒将通过细管二(5)流入到输出设备(3)内,此时记录第一压力表(7)和第二压力表(8)的压力数值;S7、若进料管(15)位于储存罐(1)和细管一(4)之间的部分发生泄露,则进料管(15)内的部分高压冷媒将通过泄露处流出,外部低压空气将通过泄露处进入到进料管(15)内,储存罐(1)内的部分冷媒将依次通过细管二(5)、细管三(6)、细管一(4)和进料管(15)进入到抽泵(2)内,抽泵(2)对细管一(4)、细管二(5)和细管三(6)的吸力将变小,第一压力表(7)和第二压力表(8)的压力数值将共同变小且数值相等;S8、若进料管(15)位于抽泵(2)和细管一(4)之间的部分发生泄露,则进料管(15)内的部分高压冷媒将通过泄露处流出,流入到细管一(4)内的冷媒将变少,外部低压空气将通过泄露处进入到进料管(15)、出料管(16)和输出设备(3)内,出料管(16)内和输出设备(3)内形成的负压将变小,抽泵(2)对细管一(4)、细管二(5)和细管三(6)的吸力变小,故第一压力表(7)和第二压力表(8)的压力数值将共同变小,且第一压力表(7)的压力数值的下降幅度将大于第二压力表(8)的压力数值的下降幅度;S9、若出料管(16)位于抽泵(2)和细管一(4)之间的部分发生泄露,则出料管(16)内的部分高压冷媒将通过泄露处流出,外部低压空气将通过泄露处进入到出料管(16)内,储存罐(1)内的部分冷媒将依次通过细管二(5)、细管三(6)、细管一(4)、进料管(15)和抽泵(2)进入到出料管(16)内,因出料管(16)内部压力大于外部空气压力,故第一压力表(7)和第二压力表(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颂张天庆张凯丽游小强朱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太宇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