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9647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优化方法,包括划分管控分区、下垫面分类、GIS软件海绵多因子适宜性评价、管控分区控制目标分解、地块目标计算机模型优化、管控分区控制目标复核、指标分解完成等,根据各管控分区的目标值动态调整各地块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科学合理的将总体目标最终分解到各地块指标,具体实施时更加科学合理,可达性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规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应作为“强制性指标”予以执行,通过构建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针对各类地块和道路提出不同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和设计指引,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达到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根据每个管控分区的用地性质,分解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将相关区域指标或目标分解到每个街区和每条城市道路,明确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化、城市道路和城市水系的海绵性要求和主要措施指标体系,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约束条件。
[0003]海绵城市建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实现方式多种多样,需通过深入分析城市建设区域建设情况,摸清城市不同区域内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后,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才能科学合理制定可实施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
[0004]如何将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分解到管控分区时,从科学性、公平性、可达性的角度,每一个管控分区都须承担起年径流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总体目标分解方面,根据建设区域海绵建设现状分析,结合开发建设强度、场地坡度、水系等分布情况等因素,采用GIS软件识别适宜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区域,通过Infoworks ICM软件优化,使得制定的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能满足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总体目标,合理确定各管控分区的分区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其次,在分区目标分解方面,根据用地性质明确各类型地块的初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制定各类型地块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优化策略,采用Infoworks ICM软件优化,使得地块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能满足各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具体来说分为以下步骤:(1)划分管控分区,根据地形、汇水路径和排水规划划分管控分区,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控制单元;(2)下垫面分类,根据法定图则统计各管控分区内各类型下垫面规划用地面积,包括一类二类居住用地、三类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快速路及干道)、道路(支路)、广场、物流仓储用地、市政及交通设施用地、绿地等;(3)GIS软件海绵多因子适宜性评价,选取坡度、绿地率、水面率、建成区比例、建设强度五个因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接王开春吴连丰关天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