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930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包括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和恒压恒速供给组件,所述恒压恒速供给组件连接设于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内,所述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包括保护外壳、万向轮、伸缩拉手、卡扣、提手和防撞护角,所述恒压恒速供给组件包括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口、供气腔、加压泵、输气管、三通、限流阀、缓冲腔、液压推杆和活塞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以连接供气容器对实验提供稳定环境的、能够在更换容器时保证实验过程中的供气不会中断的、需要对仪器进行携带时方便快捷的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置。置。

A constant pressure and constant speed gas supp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精密实验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实验操作过程中会经常需要恒压、恒速的环境,特别是精密度要求高的小型实验,而目前实验人员一般通过减压阀、气球、重物压等方式实现,然而上述各种方式都不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实验环境,往往造成实验的失败、实验的重写性不好,同时,当实验过程需要长时间供给时,一些气体的存储容器不足以支撑实验的完成,中途需要对供气容器进行更换,这也会造成实验中的供气中断,不能有效连续恒压恒速的完成实验过程,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浪费了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并且这类实验仪器在搬运的过程中往往较为麻烦,没有一个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连接供气容器对实验提供稳定环境的、能够在更换容器时保证实验过程中的供气不会中断的、需要对仪器进行携带时方便快捷的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的一种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包括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和恒压恒速供给组件,所述恒压恒速供给组件连接设于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内,所述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包括保护外壳、万向轮、伸缩拉手、卡扣、提手和防撞护角,所述万向轮连接设于保护外壳底部,所述伸缩拉手竖直连接设于保护外壳一外侧面,所述卡扣连接设于伸缩外壳顶部,所述提手连接设于保护外壳顶部,所述防撞护角包裹连接设于伸缩外壳各拐角处,所述恒压恒速供给组件包括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口、供气腔、加压泵、输气管、三通、限流阀、缓冲腔、液压推杆和活塞板,所述进气口、出气口与排气口依次贯穿设于保护外壳同一侧面,所述供气腔连接设于保护外壳上半部且与进气口相连,所述加压泵连接设于缓冲腔一旁,所述输气管连接设于加压泵与出气口之间,所述三通镶嵌连接设于输气管上,所述限流阀镶嵌连接设于出气口与三通之间,所述缓冲腔连接设于保护外壳内部下方且与排气口与三通相连,所述液压推杆连接设于缓冲腔与排气口相对内侧壁上,所述活塞板竖直连接设于液压推杆顶端。
[0005]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为底部铰接设置,所述卡扣为连接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护角材质为硬质橡胶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三通与输气管相连端为可关闭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推杆极限位置为小于三通连接处设置。
[0009]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除供气容器之外内部采用多个腔体配合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在气体充足情况下的恒压恒速供给,还能在换气的时候短时间不间断供气,避免了需要长时间供气时更换容器断气
的情况,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便携的设计也使装置使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方案一种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方案一种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3]其中,1、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2、恒压恒速供给组件,3、保护外壳,4、万向轮,5、伸缩拉手,6、卡扣,7、提手,8、防撞护角,9、进气口,10、出气口,11、排气口,12、供气腔,13、加压泵,14、输气管,15、三通,16、限流阀,17、缓冲腔,18、液压推杆,19、活塞板,20、上壳体,21、下壳体, 22、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

2所示,本方案的一种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包括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1和恒压恒速供给组件2,所述恒压恒速供给组件2连接设于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1内,所述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1包括保护外壳3、万向轮4、伸缩拉手 5、卡扣6、提手7和防撞护角8,所述万向轮4连接设于保护外壳3底部,所述伸缩拉手5竖直连接设于保护外壳3一外侧面,所述卡扣6连接设于伸缩外壳顶部,所述提手7连接设于保护外壳3顶部,所述防撞护角8包裹连接设于伸缩外壳各拐角处,所述恒压恒速供给组件2包括进气口9、出气口10、排气口11、供气腔12、加压泵13、输气管14、三通15、限流阀16、缓冲腔17、液压推杆18和活塞板19,所述进气口9、出气口10与排气口11依次贯穿设于保护外壳3同一侧面,所述供气腔12连接设于保护外壳3上半部且与进气口9相连,所述加压泵13连接设于缓冲腔17一旁,所述输气管14连接设于加压泵13 与出气口10之间,所述三通15镶嵌连接设于输气管14上,所述限流阀16镶嵌连接设于出气口10与三通15之间,所述缓冲腔17连接设于保护外壳3内部下方且与排气口11与三通15相连,所述液压推杆18连接设于缓冲腔17与排气口11相对内侧壁上,所述活塞板19竖直连接设于液压推杆18顶端。
[0016]其中,所述伸缩外壳包括上壳体20和下壳体21,所述上壳体20与下壳体 21之间为底部铰接设置,所述卡扣6为连接设于上壳体20与下壳体21之间设置;所述防撞护角8材质为硬质橡胶设置;所述三通15与输气管14相连端为可关闭设置;所述活塞推杆与缓冲腔17内壁间粘接设有密封胶圈22;所述液压推杆18极限位置为小于三通15连接处设置。
[0017]具体使用时,将进气管与供气容器相连接,将出气管与供气环境相连接,排气口11为常关设置,开始供气前,首先使气体充满供气腔12,随后即可开启加压泵13进行供气,当压力达到要求后通过限流阀16并由出气口10进行供给,压力溢出时多余气体进入缓冲腔17内并暂时存储,随后当需要进行换气时,关闭三通15上的进气端,液压推杆18驱动活塞板19将缓冲腔17内气体进行短时供给,更换完毕供气容器后即可继续供给,除供气容器之外内
部采用多个腔体配合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在气体充足情况下的恒压恒速供给,还能在换气的时候短时间不间断供气,避免了需要长时间供气时更换容器断气的情况,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便携的设计也使装置使用更加灵活。
[0018]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压恒速气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和恒压恒速供给组件,所述恒压恒速供给组件连接设于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内,所述多功能防护移动组件包括保护外壳、万向轮、伸缩拉手、卡扣、提手和防撞护角,所述万向轮连接设于保护外壳底部,所述伸缩拉手竖直连接设于保护外壳一外侧面,所述卡扣连接设于伸缩外壳顶部,所述提手连接设于保护外壳顶部,所述防撞护角包裹连接设于伸缩外壳各拐角处,所述恒压恒速供给组件包括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口、供气腔、加压泵、输气管、三通、限流阀、缓冲腔、液压推杆和活塞板,所述进气口、出气口与排气口依次贯穿设于保护外壳同一侧面,所述供气腔连接设于保护外壳上半部且与进气口相连,所述加压泵连接设于缓冲腔一旁,所述输气管连接设于加压泵与出气口之间,所述三通镶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吴荣鑫孙延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八方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