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术的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13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术的头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提高头灯的适用性的问题。本用于手术的头灯通过在箍带的两端分别开设长条状的调节孔,在连接套上转动能穿设在调节孔内并使箍带两端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配合部,确保配合部转动调节箍带两端距离的时候能够始终位于调节孔内,提高调节便捷度的同时实现头围区域的大小调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适用性。适用性。

A headlamp for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手术的头灯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用于手术的头灯。

技术介绍

[0002]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介入治疗,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在头部佩戴头灯以增加手术区域亮度,保证手术操作的稳定性。头灯包括头灯和箍带,头灯固定在箍带上,箍带套设到医护人员的头部实现佩戴,但由于各医护人员的头围不同,统一规格的箍带无法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佩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手术的头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头灯的适用性。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手术的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套和呈条状的箍带,所述箍带的两端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呈长条状的调节孔,所述箍带的两端通过连接套连接并围合形成用于套设到头部的头围区,所述连接套上转动设置有穿设在所有调节孔内的调节部,所述调节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当调节部转动时能与调节部配合使箍带的两端相对靠近或远离的配合部。
[0005]箍带的两端通过连接套连接后形成能套设在头部的头围区,通过转动调节部,使箍带的两端相对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头围区域的大小,保证适用性;调节部位于调节孔内,调节部在转动调节头围区大小的过程中,调节孔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能与调节部配合限制箍带两端的调节行程,且相应地在调节过程中调节部不会从调节孔内脱落,使得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大幅度调节箍带两端的调节行程,从而保证本头灯在调节过程中的便捷度。
[0006]在上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中,所述连接套上具有贯通的连接通道,所述箍带的两端分别从连接通道的两端伸入且重叠设置。由于本方案是在箍带上开设调节孔,箍带的两端均伸入连接通道内,伸入后箍带的上下两侧均能与连接通道内壁接触抵靠,限制箍带在调节过程中的摆动幅度,而且重叠设置的箍带两端之间始终具有重合面,在调节部转动的时候,重合面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箍带两端在调节部的作用下稳定移动,同时重叠设置的箍带两端上的调节孔重叠使一个调节部能穿过两个调节孔内与两个调节结构配合实现箍带两端距离的调节,那么转动调节部就可以使箍带的两端同步移动,箍带上固定的头灯位置可以保持不变。
[0007]在上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中,所述配合部位于调节孔的一侧内壁上且两个调节孔内的配合部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侧孔壁上。两个相对设置的配合部均与调节部配合实现头围区的大小调节,调节部在朝一个方向转动时,使得箍带两端朝相反方向同步移动,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0008]在上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中,所述调节部为齿轮,所述配合部为能与齿轮啮合的从动齿。齿轮与从动齿啮合实现在调节部转动时调节头围区大小的同时调节部不转时即可
实现定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9]在上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中,所述连接套的截面呈方管状,所述连接套上位于头围区内的一侧面在箍带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另一侧面在箍带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连接套上位于头围区内的一侧面在箍带的两端连接后支撑箍带的两端,使箍带内侧面能贴合头围。
[0010]在上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中,所述连接套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卡接头灯电线的卡套。卡套的设计能够将头灯电线固定住,避免对医护人员产生干扰。
[0011]在上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中,所述箍带上具有两个凸出并呈长条状的稳定条,两个稳定条的凸出端之间通过调节套连接,所述调节套上转动设置有转动齿轮,两个稳定条的凸出端均设置有能与转动齿轮啮合且当转动齿轮转动时两个稳定条的凸出端之间可以相对靠近或远离的配合齿。两个稳定条之间通过调节套连接后能抵靠在颅顶位置,转动齿轮转动与配合齿啮合用以调节两个稳定条的凸出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以适配不同人群不同的颅顶高度,使得固定在箍带上的头灯能始终位于额头的位置,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0012]在上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中,每个稳定条的凸出端上均沿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长条孔,所述转动齿轮穿设在所有长条孔内,所述配合齿分别位于两个长条孔上相对的两侧孔壁。通过将配合齿设置在长条孔内,使长条孔的孔壁限制稳定条凸出端之间的移动行程,保证转动齿轮不会从长条孔内脱落。
[0013]在上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中,所述箍带的两端和所有稳定条上均沿长度方向标注有刻度。通过在箍带的两端和稳定条上标志刻度,起到调节参照的作用,便于医护人员快速调节并记忆头围区大小,便于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手术的头灯具有以下优点:将配合部设置在调节孔的孔壁内,调节部穿设在调节孔内,箍带的两端在相对靠近或远离的时候,调节部始终位于调节孔内,不会从调节孔内脱落,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大幅度调节头围区大小,调节会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头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去除连接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箍带;1a、调节孔;1b、配合部;1c、稳定条;1c1、长条孔;2、连接套;2a、调节部;2b、连接通道;3、头围区;4、卡套;5、头灯;6、调节套;7、转动齿轮;8、配合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用于手术的头灯包括呈条状的箍带1、固定的箍带1上的头灯5和截面呈方管状的连接套2,箍带1的两端上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箍带1的两侧面并呈长条状的调节孔1a,连接套2上具有贯通的连接通道2b,箍带1的两端分别从连接通道2b的两端伸入且重叠设置,连接套2上相对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调节部2a,本实施例中调节部2a为齿轮,调节部2a穿设在箍带1两端的调节孔1a内,从而形成能套设到头部的头围区3,每个调节孔1a的一侧内壁上一体成型有配合部1b,两个调节孔1a内的配合部1b分别位于相
对的两侧内壁上,本实施例中配合部1b为从动齿,齿轮和从动齿啮合,在齿轮转动的时候,箍带1的两端分别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箍带1的两端相对靠近或者远离从而实现头围区3的大小调节。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箍带1的一侧具有两条凸出并呈长条状的稳定条1c,两个稳定条1c的凸出端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孔1c1,两个稳定条1c的凸出端分别从调节套6的两端伸入,调节套6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转动齿轮7,转动齿轮7穿设在所有长条孔1c1内,每个长条孔1c1的孔壁上均设置有与转动齿轮7啮合的配合齿8,且两个长条孔1c1上的配合齿8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侧壁上,通过转动转动齿轮7来调节两个稳定条1c的凸出端之间相对靠近或远离,实现长度调节,连接后的两个稳定条1c能抵靠在颅顶位置,通过调节稳定条1c之间的位置,使得箍带1上的头灯5能够始终位于医护人员的额头位置,保证照明效果。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所有的连接套2上位于头围区3内的一侧面在箍带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另一侧面在箍带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以维持头围区3形状,且所有连接套2的另一侧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手术的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套(2)和呈条状的箍带(1),所述箍带(1)的两端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呈长条状的调节孔(1a),所述箍带(1)的两端通过连接套(2)连接并围合形成用于套设到头部的头围区(3),所述连接套(2)上转动设置有穿设在所有调节孔(1a)内的调节部(2a),所述调节孔(1a)的孔壁上设置有当调节部(2a)转动时能与调节部(2a)配合使箍带(1)的两端相对靠近或远离的配合部(1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2)上具有贯通的连接通道(2b),所述箍带(1)的两端分别从连接通道(2b)的两端伸入且重叠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1b)位于调节孔(1a)的一侧内壁上且两个调节孔(1a)内的配合部(1b)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侧孔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2a)为齿轮,所述配合部(1b)为能与齿轮啮合的从动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手术的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2)的截面呈方管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玉龙林婷婉冯英罗苏苏马玲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