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取代磷酰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40913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7

取代磷酰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7

取代磷酰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RAS蛋白是一种具有固有GTP酶活性的膜结合蛋白,可被许多细胞外刺激激活,在GDP结合(关)的状态与GTP结合(开)的状态间循环。当其处于GTP结合(开)状态时能激活下游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免疫等一系列过程。
[0003]RAS蛋白家族包括三种高度同源的异构体:KRAS(Kirsten rat sarcoma virus oncogene)、HRAS(Harvey rat sarcoma virus oncogene)和NRAS(Neuroblastoma ras oncogene),KRAS包含2种可变剪接变异体:KRAS4A和KRAS4B。RAS家族蛋白具有较弱的内源性GTPase活性和较慢的核苷酸交换率(Hunter et al.Mol.Cancer Res.2015,13(9):1325

1335)。
[0004]RAS基因突变激活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所有肿瘤患者中有27%患者发生RAS突变(Hobbs GA,et al.J Cell Sci.2016,129(7):1287

1292)。其中KRAS突变频率最高,占比为86%(Cox,Adrienne D.et al.Nat Rev Drug Discov.2014,13(11):828
‑<br/>851)。大约90%的胰腺癌、30%

40%的结肠癌和15%

20%的肺癌中都存在KRAS

4B突变,该突变也存在于胆道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膀胱癌、肝癌、骨髓性白血病和乳腺癌中(Liu P,et al.Acta Pharm Sin B.2019,9(5):871

879)。KRAS基因突变的最常见方式是点突变,常见的有KRAS

G12D(41%)、KRAS

G12V(28%)和KRAS

G12C(14%)突变。突变的KRAS会影响其与GTP酶活化蛋白(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GAP)的结合能力,从而抑制GAP诱导的GTP水解。随着GTP酶水解能力下降,GTP逐渐积累,KRAS更易与GTP结合,进而使KRAS大多处于激活状态,诱发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0005]RAS蛋白从失活态到活化态的转变,涉及GDP的释放和GTP的结合,GDP的释放需要鸟苷酸交换因子(GMP exchange factor,GEF)的参与,如SOS(Son of Sevenless)蛋白。SOS蛋白于1992年在果蝇中首次发现,是RAS和Rac蛋白的GEF,在RAS和Rac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类有两种SOS同源体——SOS1和SOS2,两者在结构和序列上高度相似,有70%的同源性,但在生物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SOS1蛋白由13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C端含有一个富含脯氨酸的结构域,该结构域可与RAS通路中的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owth factor receptor

bound protein 2,Grb2)相互作用,Grb2与SOS1相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可将SOS1带至细胞膜RAS蛋白附近。SOS1与RAS的相互作用涉及SOS1的两个结构域:CDC25结构域和REM结构域。CDC25结构域具有核苷酸交换的活性位点,REM结构域包含一个能结合RAS

GTP并导致CDC25结构域变构激活的位点(Pierre S,et al.Biochem Pharmacol.2011,82(9):1049

1056)。SOS1可通过催化交换将GDP转化为GTP,GTP通过RAS发生水解,然后激活下游信号,引起相应的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0006]特异性SOSl抑制剂可抑制SOS1与KRAS

GDP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少活化状态的KRAS

GTP的形成。KRAS

GTP水平的减少会导致下游MAPK信号的减少,在野生型和多种KRAS
突变类型中均起作用。SOS1小分子抑制剂BAY

293能有效降低肿瘤细胞中的突变的KRAS和野生型KRAS活性(Hillig,Roman C.et al.Proc Nat Acad Sci USA.2019,116(7):2551

2560)。勃林格殷格翰开发的SOS1抑制剂BI

3406和BI

1701963,能够与SOS1的催化结构域结合,阻止其与KRAS的相互作用,减少KRAS

GTP的形成,抑制KRAS驱动的多种癌症细胞增殖。SOS1抑制剂与MEK抑制剂联用,能够显著降低KRAS信号传导,并通过互补作用机制提高抗肿瘤活性(Hofmann,Marco H,et al.Cancer Discov.2020:CD

20

0142)。据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披露(AACR Annual Meeting,April 27
th
2020)BI

3406以时间依赖性的抑制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存在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风险,因此开发无细胞色素P450抑制,优势是无CYP3A4抑制的SOS1抑制剂更有临床价值,BI

1701963及与MEK抑制剂曲美替尼联合疗法均已进入临床研究。
[0007]除癌症以外,SOS1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也与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N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约20%的NS患者中SOS1出现突变,这些突变分布在SOS1的6个结构域。SOS1突变的患者表现出卷发和外胚层异常的表型特征。CDC25结构域中的突变可直接增加SOS1的GEF活性,诱导RAS/ERK通路的超活化(Jos
é
M Rojas,et al.Genes Cancer.2011,2(3):298

305)。心面皮肤综合征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心肌病群的一种,有研究报道在该病中存在SOS1的突变(Narumi,Yoko,et al.J Hum Genet.2008,53(9):834

841.)。1型遗传性齿龈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病因与SOS1的富含脯氨酸的结构域突变有关(Jang SI,et al.J Biol Chem.2007,282(28):20245

20255)。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7

取代磷酰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其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水合物、溶剂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其中,R1为R
11
、R
12
各自独立地为C1‑
C6烷基或C1‑
C6烷氧基;所述C1‑
C6烷基、或所述C1‑
C6烷氧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13
取代,所述R
13
为选自下列的取代基:羟基、氨基、硝基、卤素、氰基;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或者,R
11
、R
12
与它们连接的磷原子一起形成取代基其中,环B为4

8元碳环、4

8元烯环或4

8元杂环;R
a
分别独立地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取代基:羟基、氨基、硝基、卤素、氰基、C1‑
C6烷基、3

8元环烷基;所述C1‑
C6烷基、或所述3

8元环烷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m为1、2、3或4;R2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取代基:羟基、氨基、硝基、卤素、氰基、其中,Y为不存在或选自下列的基团:Y为不存在或选自下列的基团:R
21
、R
22
、R
23
、R
24
各自独立地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取代基:C1‑
C6烷基、3

8元环烷基、4

8元杂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所述C1‑
C6烷基、所述3

8元环烷基、所述4

8元杂环烷基、所述C2‑
C6烯基、所述C2‑
C6炔基、或所述C1‑
C6烷氧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L为不存在或选自下列的基团:C1‑
C6烷基、3

8元环烷基、4

8元杂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所述C1‑
C6烷基、所述3

8元环烷基、所述4

8元杂环烷基、所述C2‑
C6烯
基、所述C2‑
C6炔基、或所述C1‑
C6烷氧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M为不存在或选自下列的取代基:羟基、氨基、硝基、卤素、氰基、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所述C1‑
C6烷基、或所述C1‑
C6烷氧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环A为不存在或选自3

15元环烷基或4

15元杂环烷基、5

15元芳环基或5

15元杂芳环基;R
b
分别独立地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基团:羟基、氨基、硝基、卤素、氰基、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2‑
C6酰胺基、C1‑
C6酯基、C1‑
C6羰基;所述C1‑
C6烷基、所述C1‑
C6烷氧基、所述C2‑
C6酰胺基、所述C1‑
C6酯基、或所述C1‑
C6羰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n为1、2、3或4;R3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卤素、氰基、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3

8元环烷基、4

8元杂环烷基;所述C1‑
C6烷基、所述C1‑
C6烷氧基、所述3

8元环烷基、或4

8元杂环烷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R4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卤素、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3

8元环烷基;所述C1‑
C6烷基、所述C1‑
C6烷氧基、所述3

8元环烷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R5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卤素、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所述C1‑
C6烷基或所述C1‑
C6烷氧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R6为5

8元环烷基、或5

8元芳环基、或5

10元杂芳环基;所述5

8元环烷基、或所述5

8元芳环基、或5

10元杂芳环基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取代:羟基、氨基、硝基、卤素、氰基、

SF5、C1‑
C6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3

8元环烷基、4

10元杂环烷基、

SO2‑
C1‑
C6烷基;所述羟基、氨基任选地被C1‑
C6烷基、3

8元环烷基或4

10元杂环烷基取代;其中,所述C1‑
C6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3

8元环烷基、4

10元杂环烷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所述R
f
为选自下列的取代基:羟基、氨基、硝基、卤素、氰基、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3

8元环烷基、3

8元卤代环烷基、4

10元杂环烷基、C1‑
C6酰基、C1‑
C6羰基、C1‑
C6砜基、C1‑
C6卤代砜基;所述杂环烷基或杂芳环基中,杂原子选自N、O、S和P中的一种或多种,杂原子数为1

3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7

取代磷酰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其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水合物、溶剂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其特征在于,当R2为Y为不存在,L为不存在,环A为6元杂环烷基时,R
b
分别独立地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基团:羟基、氨基、硝基、卤素、氰基、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2‑
C6酰胺基、C1‑
C6酯基;所述C1‑
C6烷基、所述C1‑
C6烷氧基、所述C2‑
C6酰胺基或所述C1‑
C6酯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
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n为1、2、3或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7

取代磷酰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其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水合物、溶剂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其特征在于,R1为其中,R
11
、R
12
各自独立地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较佳地,R
11
、R
12
各自独立地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7

取代磷酰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其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水合物、溶剂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其特征在于,基团为选自下列的取代基:自下列的取代基:自下列的取代基:R
a
分别独立地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取代基:羟基、氨基、硝基、卤素、氰基、C1‑
C6烷基、3

8元环烷基;所述C1‑
C6烷基、或所述3

8元环烷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R
a1
为C1‑
C6烷基、3

8元环烷基;所述C1‑
C6烷基、或所述3

8元环烷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f
相同或不同;所述R
f
为选自下列的取代基:羟基、氨基、硝基、卤素、氰基、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3

8元环烷基、3

8元卤代环烷基、4

10元杂环烷基、C1‑
C6酰基、C1‑
C6羰基、C1‑
C6砜基、C1‑
C6卤代砜基;m为1、2、3或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7

取代磷酰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其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水合物、溶剂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其特征在于,基团为选自下列的取代基:为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其中,Y、L、M、R
b
、n、环A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7

取代磷酰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其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水合物、溶剂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其特征在于,在基团中,基团为其中,环D、环E各自独立地选自:3

15元环烷基或4

15元杂环烷基、5

15元芳环基或5

15元杂芳环基;R
b
、n定义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较佳地,环D、环E各自独立地选自:3

10元环烷基或4

10元杂环烷基、5

8元芳环基或5

8元杂芳环基;n为1、2、3或4;R
b
分别独立地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基团:卤素、C1‑
C6烷基、C2‑
C6酰胺基、C2‑
C6酯基、C2‑
C6羰基;所述C1‑
C6烷基、所述C2‑
C6酰胺基、所述C2‑
C6酯基、或所述C2‑
C6羰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g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g
相同或不同;其中所述R
g
为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7

取代磷酰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其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水合物、溶剂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其特征在于,基团为其中,Y为R
23
为氢;环A为3

6元环烷基、4

10元杂环烷基或5

8元杂芳环基;所述杂环烷基或杂芳环基中,杂原子选自N、O或S,杂原子个数为1

3个;当杂原子为多个时,所述杂原子相同或不同;较佳地,环A为5

6元杂环烷基;所述杂环烷基中,杂原子选自N或O,杂原子个数为1个或2个;当杂原子为多个时,所述杂原子相同或不同;R
b
分别独立地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基团:卤素、C1‑
C6烷基、C2‑
C6酰胺基、C2‑
C6羰基;所述C1‑
C6烷基、所述C2‑
C6酰胺基、所述C2‑
C6酯基、或所述C2‑
C6羰基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多个R
g
取代;当取代基为多个时,所述R
g
相同或不同;其中所述R
g
为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或3

8元环烷基;较佳地,R
b
分别独立地为氢或选自下列的基团:C1‑
C6烷基、C2‑
C6酰胺基、C2‑
C6羰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军常少华王洪强李群丁肖华雷四军张辛杨俊李莉娥
申请(专利权)人: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