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曲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8815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31
一种红曲的生产方法,其特点在于一种红曲的生产方法为改进的功能性红曲发酵工艺,该工艺生产设施简单,在同等规模和劳动力的条件下,其产量是普通生产方式的多倍以上,效率高,成本低,特别是药用指标性成分含量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功能性红曲菌种进行发酵,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可以获得多种不同类型的功能性红曲产品。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曲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曲发酵技术,尤其涉及作为药物和保健品的中药红曲生产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曲是我国的传统发酵产品,长期应用于食品着色及作为药用。1979年以来,日本远藤章从红曲发酵液中发现并分离得到了一系列可显著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的活性物质 Monacolin类化合物,其中以Monacolin K的活性最为显著。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红曲能有效降低体内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具有显著的降胆固醇及降血脂的作用。红曲中Monacolin类化合物的发现使红曲被作为天然药物中抑制胆固醇合成和降血脂的首选药物,并受到世人瞩目。
[0003]传统红曲生产工艺以大米为固态培养基固态发酵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的先进优化和改造发酵工艺获得理想菌株,通过固态发酵条件的研究,确立最终的固态发酵工艺参数,解决了接种红曲菌种后发酵产量低,质量不稳定,容易受杂菌污染,生产过程无法有效控制通风、温度、湿度、红曲色价和活性成分低,桔霉素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在药用指标Monacolin类化合物产量低,质量不稳定,容易受杂菌污染,生产过程无法有效控制通风、温度、湿度、红曲色价和活性成分低,桔霉素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红曲生产工艺,利用该工艺可以大大的降低劳动强度、缩短中药红曲发酵周期,提高药用指标Monacolin类化合物产量,稳定质量,生产过程有效控制通风、温度、湿度,提高红曲色价,减少桔霉素污染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中药红曲生产工艺包括。
[0006]红曲菌种发酵工艺采用以下工艺:菌种培养:将活化菌种接种到含有无菌培养基(葡萄糖5

10%、蛋白胨1

5%、玉米浆0.5

3%,所述的比例为占培养基总质量的质量比)的一级发酵罐中,接种量为3%~10%,搅拌速度60
‑ꢀ
100r/min,通气量0.6~5m3/h,罐压保持在0.05Mpa,25

30℃培养24~48h,通过一级发酵罐透视窗观察,菌量稍多,菌丝体呈絮状、球状或团状,菌液微粘稠。将一级发酵罐中的菌液通过灭菌的管道压到含有无菌培养基(葡萄糖5

10%、蛋白胨1

5%、玉米浆0.5

3%)的二级发酵罐中,转移量为3%~10%,搅拌速度60

100r/min,通气量0.6~5m3/h,罐压保持0.03
‑ꢀ
0.08Mpa,25

30℃培养24~48h,通过二级发酵罐透视窗观察,菌量较多,菌丝体呈絮状、球状或团状,菌液粘稠,备用;接种:种子液制备从菌种斜面上,取红曲霉孢子1

5环,接种到100mL锥形瓶中(内装种子培养基50mL),置于转速100

150r/min、温度25

30℃的恒温摇床上培养至溶液开始变红,得到摇瓶种子液。
[0007]红曲生产工艺采用以下流程:按照红曲生产的主料(大米)

浸泡

沥干

蒸煮

凉饭

装瓶

灭菌

接种

发酵

烘干

检验

包装

成品工艺流程生产发酵,浸泡:将大米倒入不锈钢洗润槽内,用纯化水淘洗干净后放去浓水,再在洗药池内加水漫过槽内大米,浸泡 12~16h,至手搓易碎,沥水晾至松散;蒸制:将大米倒入蒸药箱的不锈钢筐格内,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亮,设定蒸制温度和时间,打开蒸汽开关,通入蒸汽进行蒸制,蒸汽压力0.1

0.3Mpa,达到100℃后继续蒸30min,摊药厚度≤10cm,蒸制后的大米应内无生心。蒸制完成后,从蒸箱内取出,将大米摊晾、打散;罐装:将蒸制打散的大米,用不锈钢铲勺或适宜的器具罐装入三角烧瓶中,每瓶装 200~300ml烧瓶刻度,用白布(边长20cm左右的正方形)作内衬,牛皮纸(边长20cm左右的正方形)外裹,盖住瓶口,再用绳子扎紧,放置到物料架上;灭菌:将装有大米的三角烧瓶放入灭菌柜体内,于蒸汽压力0.1

0.3Mpa,温度121℃的条件下,灭菌20分钟/次;接种:在超净工作台内操作,解开每个三角烧瓶的扎绳,打开封盖的封口布及牛皮纸,将预备好的菌液用合适的器具,由瓶口灌入到三角烧瓶内,每瓶灌入菌液为瓶内大米基质量的 8~12%之间,约20~30ml;在最短时间内把灌入菌液的大米基质用原来的封口布、封口纸封好瓶口,并用捆扎绳扎紧,按数依序放置到货物架上;发酵:发酵采用变温培养,前3天为高温培养,温度控制在28~32℃,湿度控制在50~80%培养,每天进行翻曲,保证氧气供应充足,使菌体快速生长;后3

5天为低温培养,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控制在50~80%培养,每天翻曲一次,以防菌丝破坏,有宜散热均匀。发酵周期根据含量合格与否,决定是否继续或终止发酵;发酵期间每天记录温湿度2~4次;干燥:把从固态发酵工序转过来的红曲中间品,放置到烘药箱的盛药盘内,摊药厚度2~4cm,用热风循环烘箱进行干燥,干燥温度:60~70℃,干燥时间:3~4小时;干燥过程中每5分钟排湿30秒;干燥后红曲含水分标准不得过12%;包装:根据包装生产指令及待包装品(半成品)状态标记,领取内包装材料、外包装材料、标签等。
[0008]以上工艺环节设计的部分步骤可以参考以下参数进行理解,如该红曲生产工艺包括红曲菌种发酵和红曲菌种接种生产发酵步骤,所述的红曲菌种发酵步骤采用二级发酵发酵,所述的二级发酵中的一级发酵罐采用无菌培养基质量比为葡萄糖5

10%、蛋白胨1

5%、玉米浆0.5

3%,接种量为3%~10%,搅拌速度60

100r/min,通气量0.6~5m3/h,罐压保持在 0.05Mpa,25

30℃培养24~48h条件发酵;所述的二级发酵中的二级发酵罐采用无菌培养基为无菌培养基质量比为葡萄糖5

10%、蛋白胨1

5%、玉米浆0.5

3%的二级发酵罐中,转移量占二级发酵罐中培养基总质量比为3%~10%,搅拌速度60

100r/min,通气量0.6~5m3/h,罐压保持0.03

0.08Mpa,25

30℃培养24~48h条件发酵;所述的红曲菌种接种生产发酵按照大米主料、浸泡、蒸煮、放凉、灭菌、接种、发酵、烘干、成品工艺流程生产发酵;所述的红曲菌种接种生产发酵中接种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红曲生产工艺包括红曲菌种发酵和红曲菌种接种生产发酵步骤,所述的红曲菌种发酵步骤采用二级发酵发酵,所述的二级发酵中的一级发酵罐采用无菌培养基质量比为葡萄糖5

10%、蛋白胨1

5%、玉米浆0.5

3%,接种量为3% ~10%,搅拌速度60

100r/min,通气量0.6~5m3/h,罐压保持在0.05Mpa,25

30℃培养24~48h条件发酵;所述的二级发酵中的二级发酵罐采用无菌培养基为无菌培养基质量比为葡萄糖5

10%、蛋白胨1

5%、玉米浆0.5

3%的二级发酵罐中,转移量占二级发酵罐中培养基总质量比为3% ~10%,搅拌速度60

100r/min,通气量0.6~5m3/h,罐压保持0.03

0.08Mpa,25

30℃培养24~48h条件发酵;所述的红曲菌种接种生产发酵按照大米主料、浸泡、蒸煮、放凉、灭菌、接种、发酵、烘干、成品工艺流程生产发酵;所述的红曲菌种接种生产发酵中接种菌液量为大米基质量的8~12%;所述的红曲菌种接种生产发酵中发酵采用变温培养发酵,前3天为高温培养,温度控制在28~32℃,湿度控制在50~80%培养,后3

5天为低温培养,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控制在50~80%培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红曲生产工艺包括红曲菌种发酵和红曲菌种接种生产发酵步骤,所述的红曲菌种发酵步骤采用二级发酵发酵,所述的二级发酵中的一级发酵罐采用无菌培养基质量比为葡萄糖5%、蛋白胨1%、玉米浆0.5%,接种量为3%,搅拌速度60r/min,通气量0.6m3/h,罐压保持在0.05Mpa,25℃培养24条件发酵;所述的二级发酵中的二级发酵罐采用无菌培养基为无菌培养基质量比为葡萄糖5%、蛋白胨1%、玉米浆0.5%的二级发酵罐中,转移量占二级发酵罐中培养基总质量比为3%,搅拌速度60r/min,通气量0.6m3/h,罐压保持0.03Mpa,25℃培养24条件发酵;所述的红曲菌种接种生产发酵按照大米主料、浸泡、蒸煮、放凉、灭菌、接种、发酵、烘干、成品工艺流程生产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锋李芳耿科英吴雪黄鹏葛晓丽张振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