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浆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32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浆阀,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为顶端敞口的薄壁壳体结构,下壳体上部配合安装有上壳体,并在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形成腔体,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下壳体底部设置有底开口,腔体内安装有软阀芯,软阀芯的壁面上设置有密封环口,密封环口与腔体的侧开口对应,软阀芯的内部旋转并密封安装有硬阀芯;上壳体顶面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上壳体与硬阀芯传动连接,硬阀芯通过底开口与外部连通,软阀芯通过密封环口与外部连通,硬阀芯在转动过程实现软阀芯与硬阀芯之间的连通和密封。通过软阀芯和硬阀芯旋转并密封安装实现排浆阀的排浆顺畅及排浆阀本体的良好密封。封。封。

A slurry discharg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浆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是一种排浆阀。

技术介绍

[0002]在浆液排放的
中,排浆阀的结构有多种,如球阀、蝶阀以及杆状的阀门,这类阀门通常阀芯与阀体之间直接接触,通过相对运动进行阀门的开闭功能的实现。由于所排放的浆液的成分组成多种多样,在阀门的实际使用时会出现残渣残留,阀门的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排浆阀门排浆效果不好,密封性不可靠的缺点,提供一种排浆阀,从而使排浆阀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稳定、排浆效果好、排浆密封可靠。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排浆阀,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为顶端敞口的薄壁壳体结构,所述下壳体上部配合安装有上壳体,并在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所述下壳体底部设置有底开口,所述腔体内安装有软阀芯,所述软阀芯的壁面上设置有密封环口,所述密封环口与腔体的侧开口对应,所述软阀芯的内部旋转并密封安装有硬阀芯;所述上壳体顶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上壳体与硬阀芯传动连接,所述硬阀芯通过底开口与外部连通,所述软阀芯通过密封环口与外部连通,所述硬阀芯在转动过程实现软阀芯与硬阀芯之间的连通和密封。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硬阀芯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硬阀芯内部沿水平倾斜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位于硬阀芯的侧壁并形成阀芯进口,所述流道的另一端位于硬阀芯的底部形成阀芯出口。
[0008]所述硬阀芯为分体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下硬阀芯,所述下硬阀芯上密封安装有上硬阀芯。
[0009]所述下硬阀芯的结构为:包括下阀芯本体,所述下阀芯本体为顶部敞口的圆柱形壳体结构,所述下阀芯本体侧壁开有侧通孔,与所述侧通孔相对的下阀芯本体底部开有底通孔,所述下阀芯本体底部上表面形成下凹结构的下半流道,所述下半流道的一端位于侧通孔的下方,所述下半流道的另一端与底通孔连通。
[0010]所述侧通孔上方的下阀芯本体内壁设置有配接凸台。
[0011]所述底通孔的下端外部设置有与底通孔同心的环状凸台。
[0012]所述下阀芯本体内壁设置有内装配平面。
[0013]所述上硬阀芯的结构为:包括上阀芯本体,所述上阀芯本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上阀芯本体顶部中心设置传动孔,所述上阀芯本体的底部形成上凹结构的上半流道,所述上半流道的一端位于上阀芯本体底部形成下弧口,所述上半流道的另一端贯穿上阀芯本体侧
壁并形成上弧口。
[0014]所述上硬阀芯的结构为:所述上阀芯本体外壁设置有外装配平面。
[0015]所述上弧口外侧的上阀芯本体上开有配接卡槽。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排浆阀内部设置软阀芯和硬阀芯的套装结构的结构,通过软阀芯和硬阀芯旋转并密封安装实现排浆阀的排浆顺畅及排浆阀本体的良好密封。
[0018]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19](1)分体式的硬阀芯结构,可节约加工成本。
[0020](2)硬阀芯内部设置有倾斜流道,可有效避免浆液残留于阀芯内部。
[0021](3)通过底开口对硬阀芯环状凸台的约束实现对硬阀芯的机械约束,可以防止因电控失效等情况下出现误排浆的状况。
[0022](4)电机采用微型直流电机,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上部视角)。
[0024]图2为本技术的轴测图(下部视角)。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视图(上部视角)。
[0026]图4为本技术的爆炸视图(下部视角)。
[0027]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轴测图(阀打开状态)。
[0029]图7为本技术的轴测图(阀关闭状态)。
[0030]图8为本技术硬阀芯的剖视图。
[0031]图9为本技术硬阀芯的爆炸视图(上部视角)。
[0032]图10为本技术硬阀芯的爆炸视图(下部视角)。
[0033]图11为本技术下硬阀芯的轴测图。
[0034]图12为本技术下硬阀芯的轴测图。
[0035]图13为本技术下壳体的轴测图(下部视角)。
[0036]图14为本技术软阀体的轴测图(上部视角)。
[0037]其中:1、下壳体;2、软阀芯;3、硬阀芯;4、上壳体;5、电机;
[0038]31、下硬阀芯;32、上硬阀芯;
[0039]101、底开口;
[0040]201、密封环口;
[0041]3101、下阀芯本体;3102、侧通孔;3104、底通孔;3105、下半流道;3106、内装配平面;3108、配接凸台;3109、环状凸台;
[0042]3201、上阀芯本体;3202、上弧口;3203、上半流道;3204、传动孔;3205、配接卡槽;3206、外装配平面;3207、下弧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4]如图1

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浆阀,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为顶端敞口的薄壁壳体结构,下壳体1上部配合安装有上壳体4,并在下壳体1与上壳体4之间形成腔体,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下壳体1底部设置有底开口101,腔体内安装有软阀芯2,软阀芯2的壁面上设置有密封环口201,密封环口201与腔体的侧开口对应,软阀芯2的内部旋转并密封安装有硬阀芯3;上壳体4顶面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上壳体4与硬阀芯3传动连接,硬阀芯3通过底开口101与外部连通,软阀芯2通过密封环口201与外部连通,硬阀芯3在转动过程实现软阀芯2与硬阀芯3之间的连通和密封。
[0045]如图8所示,硬阀芯3为圆柱形结构,硬阀芯3内部沿水平倾斜设置有流道,流道的一端位于硬阀芯3的侧壁并形成阀芯进口,流道的另一端位于硬阀芯3的底部形成阀芯出口。
[0046]如图8

图10所示,硬阀芯3为分体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下硬阀芯31,下硬阀芯31上密封安装有上硬阀芯32。
[0047]如图9

图12所示,下硬阀芯31的结构为:包括下阀芯本体3101,下阀芯本体3101为顶部敞口的圆柱形壳体结构,下阀芯本体3101侧壁开有侧通孔3102,与侧通孔3102相对的下阀芯本体3101底部开有底通孔3104,下阀芯本体3101底部上表面形成下凹结构的下半流道3105,下半流道3105的一端位于侧通孔3102的下方,下半流道3105的另一端与底通孔3104连通。
[0048]侧通孔3102上方的下阀芯本体3101内壁设置有配接凸台3108。
[0049]底通孔3104的下端外部设置有与底通孔3104同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所述下壳体(1)为顶端敞口的薄壁壳体结构,所述下壳体(1)上部配合安装有上壳体(4),并在下壳体(1)与上壳体(4)之间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所述下壳体(1)底部设置有底开口(101),所述腔体内安装有软阀芯(2),所述软阀芯(2)的壁面上设置有密封环口(201),所述密封环口(201)与腔体的侧开口对应,所述软阀芯(2)的内部旋转并密封安装有硬阀芯(3);所述上壳体(4)顶面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所述上壳体(4)与硬阀芯(3)传动连接,所述硬阀芯(3)通过底开口(101)与外部连通,所述软阀芯(2)通过密封环口(201)与外部连通,所述硬阀芯(3)在转动过程实现软阀芯(2)与硬阀芯(3)之间的连通和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阀芯(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硬阀芯(3)内部沿水平倾斜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位于硬阀芯(3)的侧壁并形成阀芯进口,所述流道的另一端位于硬阀芯(3)的底部形成阀芯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阀芯(3)为分体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下硬阀芯(31),所述下硬阀芯(31)上密封安装有上硬阀芯(3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硬阀芯(31)的结构为:包括下阀芯本体(3101),所述下阀芯本体(3101)为顶部敞口的圆柱形壳体结构,所述下阀芯本体(3101)侧壁开有侧通孔(3102),与所述侧通孔(3102)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王立东戴文娟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优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